<p class="ql-block"> 丹东市第一菜库位于振安区九连城镇套外村辛套线路边,建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是城市居民的菜篮子。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年代,菜库就是百宝箱,为丰富百姓餐桌起到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菜库过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隶属于丹东市蔬菜公司,后转隶丹东市盐业公司。在大力推行市场经济的浪潮里,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在第一菜库年久失修,窖库破损不堪,完全荒芜,已经彻底沦为危房。菜库破败弃管,像是无主房产,但是,法院的一纸公告,向世人宣告,它作为不动产标的物,已被查封。</p> <p class="ql-block"> 这里曾是这座城市鲜活的后勤枢纽,<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城市餐桌的后方战场,也是计划经济时代里最踏实的保障。</span>如今却成了被现代生活绕开的孤岛,囤积着太多无人翻阅的往事,就是在网络十分发达的今天,也无法检索到有关“菜库”的只言片语。</p> <p class="ql-block"> 整片建筑群被藤蔓和杂草层层包裹,像大地慢慢将它收回怀抱。斑驳的墙面布满风化的痕迹,有些地方甚至塌陷出黑洞般的缺口。站在这里,听不到人声,也听不到车鸣,只有风吹过枯枝的窸窣和天空盘旋着的乌鸦偶尔在鸣叫。时间仿佛在这里停摆,又仿佛正以极慢的速度,将它彻底抹去。</p> <p class="ql-block"> 一丛丛杂草、一棵棵榆树、柳树等生命力极强的植物在砖的缝隙中顽强的生长着。它或许见证过菜库最繁忙的年月——秋末冬初,卡车满载着萝卜、土豆、大白菜等冬储物资驶入库区,工人们争先恐后,喊着号子卸货、理菜,把库房堆得满满当当,像一座座小山。那时的冷,是带着希望的冷;如今的冷,是寂静的冷,是无人踏足的冷。</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刚下过雨,</span>小路湿漉漉的,我骑着单车,迎着灰天的光,走在回家的路上,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沉默不语的红砖库房,层装满了百姓的期望。枯树静立,电线横跨头顶,像五线谱,却奏不出时代的音符。这条路--辛套线,曾是菜库与城市之间的动脉,是政府与百姓的连心桥,如今,只通向了回忆。</p> <p class="ql-block"> 现如今的“菜库”,成了时间的遗物,静默地伫立在荒草之中,等待被彻底风化。这趟探寻,没有找到当年的账本,也没有遇见亲历的老人。但每一块砖、每一扇窗、每一根枯枝,都在诉说过往。丹东市第一菜库,早已不在供应体系内,却仍在以废墟的方式,储存着一段城市的集体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