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十月的风带着微凉,拂过皇藏峪的山林,仿佛也吹散了城市里的喧嚣。我们一行人在领头杨的带领下,踏入这片被誉为“汉兴福地”的国家森林公园。天空虽阴云密布,却更添几分山野的静谧与深邃。古木参天,石阶蜿蜒,远处山峦起伏如墨染,红灯笼在传统建筑檐角轻轻摇曳,像是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大家在景区入口前合影,笑声在林间回荡,这一瞬,旅程的疲惫都被山间的清气一扫而空。</p> <p class="ql-block">深入林中,一只色彩鲜艳的猴子雕像悄然出现在路边,它戴着红帽、系着蓝领结,坐在石上,仿佛正准备给我们讲一段山中的传说。它那生动的表情逗得几位同伴驻足拍照,也让我想起小时候听老人说,这山里曾有灵猴护林,是刘邦避难时得过的帮手。虽不知真假,但在这片古老森林里,连石头都像是藏着故事,何况一只会“说话”的猴子呢?</p> <p class="ql-block">再往里走,树影婆娑,灯笼串串如秋日的果实,悬在枝头,橙黄交织,点亮了幽深的小径。一座古亭静立林间,飞檐翘角,檐下挂着写满诗句的牌匾,风一吹,字句仿佛也随叶影轻晃。我们坐在亭中歇脚,有人轻声念出一句“山深不知处,唯有清风知”,引得大家会心一笑。这哪里是景区?分明是一卷缓缓展开的山水诗。</p> <p class="ql-block">途中遇见一棵古树,树干粗壮得需三人合抱,树下红绸缠绕,随风轻舞。几位游客静静伫立,有人伸手轻抚树皮,像是在与一位老友对话。天空依旧阴沉,却压不住这份庄重的宁静。我忽然明白,这棵树不只是风景,它是时间的见证者,是刘邦藏身时倚靠过的荫凉,也是千年来无数人祈愿的寄托。</p> <p class="ql-block">沿着石阶缓行,一座古庙隐现于林深处。红柱雕梁,门前立着一块介绍牌,讲述着瑞云寺的千年香火。一位男子站在台阶上,背影沉静,仿佛也被这古意感染。我不由放轻脚步,生怕惊扰了这份沉淀已久的安宁。</p> <p class="ql-block">山路上,一块木质指示牌立在岩壁旁,箭头指向“皇藏洞”“拔剑泉”“仙人桥”。我们依着指引前行,脚下的栈道在林间起伏,两旁植被茂密,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领头杨笑着说:“咱们今天走的,可是汉高祖当年逃命的路。”一句话,让这趟徒步多了几分传奇色彩。</p> <p class="ql-block">终于抵达皇藏洞。三五同伴站在刻着“皇藏洞”的石碑旁合影,背景是陡峭的岩壁和苍翠的树木。有人模仿刘邦藏身的姿态,引得众人哄笑。山风从洞口吹出,带着一丝凉意,仿佛两千年前的惊魂未散,而今却成了我们口中的趣谈。</p> <p class="ql-block">一位女伴坐在洞口的岩石上,笑着指向石碑,阳光恰好透过树叶洒在她肩头。她身后,几位游客正低头读着碑文,有人轻声讨论着那段楚汉之争的历史。我站在一旁,看着这画面,忽然觉得,历史从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此刻我们脚下的石阶、眼前的山岩、耳边的风声。</p> <p class="ql-block">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皇藏洞前,有人微笑指向石碑,有人攀在岩边拍照。山崖粗糙,绿树成荫,阳光斑驳地洒在石阶上,生机盎然。这一刻,探险与休闲交织,历史与当下交融,谁说旅行只是看风景?分明是在走一段前人走过的命途。</p> <p class="ql-block">两位同伴手持登山杖,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身旁的标牌清晰写着“皇藏洞”。他们步伐稳健,神情专注,仿佛真在追寻那段隐匿于山林的帝王往事。我跟在后面,脚步也变得坚定起来——这不仅是徒步,更像是一场与历史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石阶蜿蜒,一位穿粉色外套的女士站在高处,面带微笑,身后是“皇藏洞”的石碑与苍翠山林。她举起手机,将这一刻定格。我站在她身旁,望向远方,只见群山如屏,林海如浪,心中不禁感叹:这片土地,藏得住帝王,也留得住人心。</p> <p class="ql-block">又一组游客在石碑前驻足,女子手持紫色登山杖,男子静立身旁,两人望着洞口若有所思。他们不说话,却像是在与历史低语。我悄悄拍下这一幕,不是为了炫耀到过哪里,而是想记住——在这片山林中,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沉静。</p> <p class="ql-block">阳光穿过树叶,在岩石间投下斑驳光影。一位同伴站在林间,手轻触岩壁,姿态自然,仿佛在与山对话。这一刻,人与自然的距离消失了,只剩下呼吸与风声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有人走进洞穴深处,站在绿树掩映的岩洞中,微笑着轻抚石壁。她说:“摸一摸,沾点帝王气。”大家笑作一团,但谁又能否认,站在这曾庇护过开国之君的地方,心中不泛起一丝敬畏?</p> <p class="ql-block">“皇藏洞”前,合影的人络绎不绝。一位穿橙色外套的女士手指标识牌,笑容灿烂。我们这群人,从四面八方而来,因一场旅行聚在一起,却在这山林间,找到了共同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石阶上,一位男士站在“皇藏洞”碑前,身后游客三三两两,穿行于岩壁与绿植之间。他抬头望了望洞口,轻声说:“当年他躲在这儿,一定没想到,两千年后,这儿成了人们打卡的地方。”我笑了,是啊,历史从不遥远,它就藏在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里。</p> <p class="ql-block">途中经过一面红墙,上书“南墙”二字,旁边还有黑色枝状图案,古朴而神秘。一位女士站在墙前,微笑着指向文字,墨镜后的眼神透着好奇。我们纷纷上前拍照,有人说:“撞过南墙才知回头,来这儿,也算沾点智慧。”</p> <p class="ql-block">一棵古树前,一位男士轻抚树干,红绸在风中轻舞。他没说话,但那份虔诚却感染了周围的人。树有灵,山有魂,走在这片土地上,谁又能不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入口处的牌坊高耸,红灯笼高挂,两侧“福”字迎风招展。我们再次回到起点,回望这一路:有山、有林、有洞、有史,更有笑声与感动。这不只是13日安徽全景游的最后一站,更是一场心灵的归途。</p> <p class="ql-block">传统建筑前,游客们拍照、交谈,热闹非凡。飞檐下,石狮静立,仿佛守护着千年的故事。而我们,不过是这漫长岁月中的一瞬过客,却因一次行走,与历史有了交集。</p> <p class="ql-block">归途中,一对夫妇手挽手走在灯笼拱廊下,光影斑驳,笑声轻扬。我们跟在后面,脚步也慢了下来。这一路,看过太多风景,但最动人的,始终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p> <p class="ql-block">林间小溪潺潺,一位女子坐在刻字石上,红衣醒目,神情安然。她不赶路,只是坐着,仿佛在等风,等光,等一个顿悟的瞬间。我悄悄走过,不忍打扰,却在心里记下了这份宁静。</p> <p class="ql-block">古亭前,一位穿粉色运动服的女士驻足微笑,龙纹飞檐在她身后熠熠生辉。她没说话,但那笑容,已道尽了对这片山水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绿意盎然的林中,一位围彩色围巾的女士站在小路上,面带微笑,仿佛与整片森林达成了默契。她轻轻转身,融入林间,像一片叶,悄然归于自然。</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古建筑前的红灯笼次第亮起,照亮了归途。我们站在灯下,回望这一天的足迹,心中满是满足。皇藏峪,不只是一个名字,它是一段历史,一种气息,一场与自然、与过往的深情邂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