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苏州四大园林指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与留园。苏州古典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主,分别体现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建筑艺术风格,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沧浪亭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以假山为中心环列建筑;狮子林由元代天如禅师创建,以湖石假山群著称;拙政园为明代王献臣所建,水面占比达3/5体现明代自然风格;留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以建筑组合多样性为特色。</p> <p class="ql-block">平江路是一条沿平江河而建的历史老街,北起东北街,南至干将东路,全长1606米,总面积约116.5公顷。其整体布局与南宋《平江图》基本一致,保持“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及“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江南水城风貌,为苏州古城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拙政园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园南为住宅区,体现典型江南地区传统民居多进的格局。园南还建有苏州园林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园林专题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此地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宏)寺。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馈)……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拙者)的“政”事。园建成不久,王献臣去世,其子在一夜豪赌中,把整个园子输给徐氏。</p> <p class="ql-block">苏州博物馆,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府,本馆占地面积约10700平方米,是收藏、展示、研究、传播苏州历史、文化、艺术的地方性综合性博物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元旦2006年10月6日,由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本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2021年9月25日,苏州博物馆西馆开放试运行。截至2022年,苏州民俗博物馆馆藏文物34011件/套,珍贵文物9734件/套,其中一级品222件/套,二级品829件/套,三级品8683件/套。</p> <p class="ql-block">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距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僧天如禅师为纪念其师中峰禅师建菩提正宗寺, 元末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因园内“林有竹万固,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中峰禅师曾倡道天目山狮子岩,取佛书“狮子吼”之意,易名为狮子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