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小时候生活在小山村,那里四面环山,每两座山之间有一条沟。东西两座山之间是一条大沟,出沟可以到316国道。</p><p class="ql-block"> 村庄坐落于东北方的山上,对面几百米是另一座山,我们叫它“对面子”。对面子的山上几乎全是是洋槐树,除此之外有几颗野杏树,春天的时候杏花开了,万绿丛中一堆一堆的粉色,格外显眼。</p><p class="ql-block"> 一年级那年阳春三月,杏花落后不久,长出了小毛杏。那日下午放学,我丢下书包,便上了“对面子”,在山根上去不远处,有一颗小杏树,那时的我又瘦又小,双手抓着树干,双腿往树上一缠,像毛毛虫一样,一收一缩就爬上去了,在树尖上有个树杈,本来是上去摘毛杏的,没想到站在树杈上摇曳比摘杏更有意思。</p><p class="ql-block"> 双脚一踩,双手用力的摇啊摇!伴着微风仿佛自己起飞了,越摇越带劲儿。突然,爷爷在对面的院子附近看见了树上的我,连忙大喊:碎嚓伙(方言:小家伙)赶忙下来,摇断了不得了!爷爷越喊,我摇得越带劲儿,还大声回话说:爷,爷,看!这颗树柔韧的很,左摇右晃它都没事儿!没吵了,再摇一阵就下来了!爷爷笑着说:那你千万扶好,下来的时候小心点。我大声地说:晓滴了。</p><p class="ql-block"> 说完爷爷坐在原地看我继续摇,别说摇了一会儿,胳膊就没劲儿了,摘了几颗小杏,麻溜的下树下坡过河回家,边走边吃小杏,酸得脸都抽到一起了,听小伙伴儿们,都把稚嫩的杏仁塞在耳朵里“抱小鸡”,是这样喊的:抱,抱,抱鸡娃哩,抱鸡娃哩……不停地喊,知道纯白色的小杏仁变成了棕色从耳朵里掏出来。</p><p class="ql-block"> 我好奇地问爷爷,就是一颗小杏仁怎么就能抱出小鸡呢?谁发明的这种游戏,骗小孩子?看,我喊了半天“抱鸡娃”,口水都喊干了,掏出来也还是杏仁,只是颜色变了,杏仁也没变成鸡娃啊!爷爷笑着说:狗娃儿,真会问,只是打了个比方,把杏仁放到耳朵里暖热了,就像鸡蛋被母亲暖热了,就孵出小鸡了。我跟爷爷说:那就给我几颗鸡蛋,让我拿去孵小鸡好了,比这种没意思的把式有意思多了。爷爷说:抱鸡娃,那可不是用来耍的,要挑鸡蛋,还要找母鸡。</p><p class="ql-block">过了几天,家里真的孵小鸡了,爷爷教我选鸡蛋,选母鸡。过了半个月真孵出了小鸡。那之后,我再也玩儿过用杏仁抱小鸡的游戏。</p><p class="ql-block">后来慢慢长大了,暑假会去后沟山里打野杏,有时候还会爬树,那个树比小时候的大多了,但有很多树杈比较好爬。</p><p class="ql-block">最后一次爬树,是在07年暑假,那年杏子胜收,我爬到了一颗大杏树的树尖,树底下的大人都指着我开玩笑:你看人家那谁,跟你同龄的,娃都生下了,你还跟个娃娃头一样在爬树。我假装没听见,在树上摘杏吃。</p><p class="ql-block">下树的时候,有点艰难啊,一不小心就会被树杈挂住衣服裤子,我对他们说:这树不好下啊!然后有位阿姨说了句:上树容易下树难啊!突然脑袋里就出现了一个人生场景:是啊,上树就像上坡路,虽然也难但看的清楚前方的路,可是下树的时候虽然感觉容易,但却是倒着下的,看不到后面的路,只能凭感觉,才能平稳落地,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踩空,或者是被树枝划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