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寒山寺始建于南朝梁代,因唐代高僧寒山得名,现存建筑多为清代遗存。</p><p class="ql-block"> 它位于苏州城外,因唐代诗人张继的经典诗作“枫桥夜泊”而闻名遐迩。</p> <p class="ql-block"> 回忆起学生时代,每当走进寒山寺,有一种敬畏之心,对着把守大门的四大金刚肃然起敬。那时寺院的布局建筑比现在简单得多。敲钟不像现在要排队买门票。</p> <p class="ql-block"> 利用国庆回苏探亲,我又一次踏进这个古老而又陌生的寒山寺。眼前除了密密麻麻的游客外,增多了不少新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个全透明的玻璃作品富于创新意识。</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前,虔诚的信男善女高举起香把,双目微闭,口中不停地喃喃自语。无非祈愿平安健康,全家人和睦幸福,亦或生意兴隆,万事如意……</p> <p class="ql-block"> 寒山寺的钟声悠扬而深沉,它穿越千年回荡在姑苏城外上空,携寒山寺的传说,轻拂过心间。</p><p class="ql-block"> 钟声随风送,心驰神往觅清幽;为世间祈福,烦恼忧愁随之消散。</p> <p class="ql-block"> 清澈见底的池塘上架起了小桥,彩色的鱼儿追逐客流,摇头摆尾,竟然忘记了这里是座寺庙。</p> <p class="ql-block"> 1996年重建的普明宝塔高42.2米,为唐代建筑艺术研究提供了实物依据。它融合佛教文化与古典园林风格。</p> <p class="ql-block"> 我站在寺内寒山、拾得的塑像前,静默片刻。寺庙墙壁上布满历代文人题跋石刻,目不暇接,成为信徒与游客静心凝神的视觉焦点。 </p> <p class="ql-block"> 寒山寺的钟声、香火与古建筑营造出独特的禅意空间。寺内大雄宝殿、藏经楼等殿宇布局严谨,佛像与碑刻艺术展现佛教庄重感。</p><p class="ql-block"> 回廊墙体上众多的石刻碑贴,更彰显了寒山寺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游客驻足观看。</p> <p class="ql-block"> 我绕开人流,沿中轴线布局的山门、普明宝塔(仿唐木结构)来到藏经楼。</p><p class="ql-block"> 这里灯火通明,书架上排满了佛经及相关书籍。中间空出一大块地方,摆着桌椅,那是为抄写佛经的朋友准备好了。</p> <p class="ql-block"> 作为佛教圣地的寒山寺,增添这个自助项目为信徒学习提供方便,为游客了解佛法搭建一个平台,相当及时,符合民意。</p><p class="ql-block"> 在梵音缭绕,香烛摇曳的寒山寺内,心灵得以沉静,禅意深浓,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禅思静悟四个字,以禅意氛围和历史文化底蕴著称。禅思静悟的体验,除了抄写经书养心修禅外,还体现在建筑、文化活动及精神氛围各个方面。</p> <p class="ql-block"> 寒山寺最有名的三个典故是:和合二仙的传说、张继《枫桥夜泊》诗的创作以及唐僧取经塑像的由来,分别象征和谐友爱、诗意愁绪与佛法传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