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八年的三月,寒意还未散尽,五日六日连续两场鹅毛大雪把村子裹得严严实实,又是天寒地冻,地上的积雪足有十几公分厚。7 日那天早上,阳光突然冲破云层,洒在雪地上反射出刺眼的光,晃得人睁不开眼,谁也没想到,这格外明朗的晨光里,藏着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p><p class="ql-block"> 刚放下早饭的碗筷,家里的广播喇叭就响了,乡里的通知指名道姓叫我,要求上午九点前必须赶到乡政府开会。我心里犯起嘀咕,我在村里干了九年,从普通的群团干到村定职任经济合作社当家副社长,从没听过这种 “点名开会” 的事。可军令如山,我赶紧推出自行车,深一脚浅一脚踩在积雪里,车轮碾过雪面发出 “咯吱咯吱” 的声响,像是在为未知的前路伴奏。</p><p class="ql-block"> 赶到乡政府办公室时,乡秘书没多寒暄,只说让我直接去党委书记办公室。推开门,汤书记、李乡长和工业公司经理正坐在里面,三双眼睛齐刷刷看向我,我心里更纳闷了,赶紧打过招呼坐下。汤书记没绕弯子,开口就说:“经乡党委研究决定,调你离开村里的岗位,去鞭炮厂当厂长”</p><p class="ql-block">这话像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我瞬间懵了。那鞭炮厂我知道,是邻村的村办企业,早就因为违规生产,特种行业许可证被县消防股吊销了,停产好几个月不说,还欠着职工工资、材料款,连乡信用社和农经站的贷款加起来都有十几万 —— 在八十年代,这可是个能压垮人的数字。原来乡里是想接管这个烂摊子,把它转为乡办企业,原班子只留一个总账转出纳,其余人全解散,让我来挑这个大梁。</p><p class="ql-block"> 从村当家副社长到企业法人,这一步跨得太大了。可看着领导们信任的眼神,我没犹豫,接下了这份担子。那年我 27 岁,成了全乡 18 家乡办企业里最年轻的法人,命运的齿轮,就在那个雪后的上午,悄悄转向了新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在鞭炮厂的八年,是我最拼的八年。我每天第一个到厂,最后一个离开,车间里的每道工序都摸得门清。安全生产是头等大事,我重新制定了规章制度,手把手教工人规范操作;职工工资欠了那么久,我咬着牙跑市场、找销路,先把工资给大家补上;为了打开局面,我带着技术骨干研发新产品,从包装到配方反复琢磨,又骑着自行车跑遍周边市县的供销社,一笔笔谈订单。</p><p class="ql-block">慢慢地,厂里的情况有了起色。亏损的窟窿一点点补上,欠的外债全还清了,厂房也翻新扩建了,账面上的利润越来越多,职工脸上的笑容也多了。看着厂子从 “烂摊子” 变成 “香饽饽”,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p><p class="ql-block">后来,乡里看中我懂经营、会管理,又调我去工业公司,和同事们一起筹建印染厂。可天不遂人愿,遇到不可抗力,项目不得不下马。我没泄气,又转去建筑施工单位,从看不懂图纸的门外汉,一点点学起,跟着老工程师跑工地、算工程量,硬是把自己熬成了内行的管理者。</p><p class="ql-block">一九九七年七月,为了孩子能在县城读好书,我忍痛辞掉了建筑单位的领导职务,去县城一所初中当寄宿生管理员。再后来,保险公司招聘网点法人,我又抓住机会,成了既抓管理又抓业务的负责人,直到退休。</p><p class="ql-block">回头看,一九八八年那个雪后的早晨,就像人生路上的一个路标。如果没有那次调动,我或许会在村干部岗位上干一辈子。可命运给了我一个难题,也给了我一个机会 —— 正是那次 “赶鸭子上架”,让我逼自己走出舒适区,在不同的岗位上摸爬滚打,才活成了后来连自己都没想到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吃过的苦、熬过的夜、跑过的路,都成了最珍贵的财富。而那个雪后晨光里的转折点,永远刻在我心里,提醒着我: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30日午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