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代的两盏灯

王代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深冬的冀中平原上,朔风呼啸,天寒地冻。年仅12岁的我肩负着背包,跟着队伍,徒步行走在茫茫的夜色之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徒步串联又叫长征,是红卫兵运动的最后一个阶段。学生们希望通过身体的磨练来体验和学习老一辈的革命精神,从而证明自己并净化心灵提升觉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空漆黑一片,大地一片漆黑,脚下是坚硬的土路,远处是没有尽头的黑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突然,我看见遥远的地平线上有一盏灯,漆黑的夜晚不知道距离有多远。在万径人踪灭的冬夜,它像一颗孤独的星星挂在天边,它指引着方向,它是我们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呀走,不知道走了多久,那盏灯还是那么遥不可及。寒冷、疲劳和睡意不断地侵蚀着我的意志。我还是一个少年,承受巨大的压力。周围什么都没有,停下来绝无生路。我咬紧牙关,埋下头,不再看那盏可望而不可及的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这样走到凌晨才找到可以休息的村庄。农户给我们点亮了一盏用废瓶子做的煤油灯,火苗只有黄豆那么大,微弱的光线之下什么也看不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夜的两盏灯让我终身难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远处的那盏灯是一种希望,够不着却充满了诱惑;身边的这盏灯让我回到现实之中:那是一个极度贫困的年代,缺吃少穿,温饱的问题尚不能解更遑论其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两盏灯虽然很暗,却照亮了我的稚嫩的心田,让我这个生长在北京部队大院里衣食无忧的小学生在300多公里的徒步行军中,对虚拟和现实的社会有了初步的认识:一个在前方引路,却虚无缥缈;一个给现实光明,却黯淡无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生活就是这样,希望虽然渺茫但一定要努力争取,现实虽然黯淡必须要学会自己发光。除此之外,还有它法吗?</p> <p class="ql-block"><b><i><u>文革期间的我</u></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