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职场印记:藏在时光里的几则逸闻趣事</b><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孔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br>退休快一年了,有时放空独处时,脑海里会不经意闪现出年轻时的一些碎片化趣事;怕忘记,我就会在手机备忘录里记上一笔,想着什么时候兴致来时提笔分享给大家。今天闲来无事,一时兴起,就拿出几段我自认为比较另类或有趣的故事分享给大家。<br><br>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期;所讲述的都是我在彭泽县农业银行工作期间所亲身经历的事情。<br><br><b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乐观信用社的“老鼠稀饭”</b></div><br><br>大概是1984年秋天吧,我和县农行人事监察股及信用合作股一行4人,到乐观信用社办理一起内部员工经济案件(1996年前信用社由农行代管),当时往返交通不便,我们下乡是住在信用社临时客房的,条件那不是一般的简陋。有一天早晨洗漱后,我们几个在信用社门口闲聊着等早餐,忽然带队的张股长悄悄把我拉到一边,很神秘的跟我说:“小孔啊,今天早餐你一定不要吃稀饭哈”!我很奇怪地反问:“为什么呀”?张说:“叫你别吃你就别吃沙”!我也只好说:“哦哦”。<br><br>早餐准备好了,信用社程主任过来叫我们进去吃饭,走进烟熏漆黑的厨房,我看到油腻的八仙桌上摆放着从外面小吃店买来的馒头、油条和几样小菜,程主任正拿着蓝边大碗从灶台的铁锅里给每个人盛稀饭,第一碗给老张,老张马上说:“我不吃稀饭”,程说:“大早上怎么不吃稀饭”?老张说:“我一直不吃稀饭”,另外两个同事也没觉得异样,都接过稀饭自顾自吃了起来,等递稀饭给我时,我赶忙说:“我一般也不大吃稀饭”,我拿过一个空碗,并望了望老刘,他脸颊隐晦似扯了一下。<br><br>吃过早饭,时间还早,我们都在门口空地上散步,老张这时当着大伙面跟我说:“小孔啊,你知道我为什么叫你不要吃稀饭吗”?我说:“不晓得”,这时,监察上的老李也好奇地凑过来说道:“是呀,你们早饭怎么会不吃稀饭呢”?这时老张狡黠地笑了笑说:“你们不知道,我今天早上起来到厨房去打水洗脸刷牙,从水缸里一瓢打起来一只大死老鼠呀,吓得我要死,早上稀饭肯定是用水缸的水煮的”,这时老李就问:“老鼠呢”?老张说:“我当时吓得将老鼠连瓢一起丢回水缸里了”,老李一听马上胃有反映,边吐边恶心的说道:“老张你这人怎么这样啊!你后来又到哪洗漱的呢”?老张说:“我到公社那边水井旁洗的呀”,老李非常生气的说:“你明知水缸里泡了死老鼠,而且还是用这水煮了稀饭,你就应该提前告诉大家这锅稀饭不能吃了呀!”老张只是略显尴尬的:“呵呵呵”。<br><br>正说时,另一个年龄和我相仿的小王一直在旁边:“呸呸呸”,在不停地吐口水,想强行把早饭呕吐出来,我就走过去帮着拍打他的背部,他抬起头问我:“老孔,吐不出来会中毒吧”?我当时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随口就给他出了一招:“赶快猛抽烟,应该可以杀毒”,他一听,看了看我,转身就往外跑,不一会就从供销社那边卖了5盒好像是芒果牌的香烟,边走还边吸上了,见到我还分了我两盒。自此,这个原本从不抽烟的好后生,因我一句话而逐渐成为了一名老烟枪,只是不知他现在戒了没有。<br><br><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江芜号客舱里的“裸体男人”</b></div><br><br>彭泽县位居江西省北部偏东隅,鄱阳湖大桥未建成之前,陆路交通是极为不便。好在上天赠予彭泽60多公里的长江岸线,走水路是彼时小城人们外出的重要选择。打我记事起,每年暑期,我一般都会搭乘当时的安庆班轮去九江的公公婆婆家度暑假。说起安庆班,现在依稀只记得那是条上下两层冒着黑烟的小火轮,唯有船上油汪汪的梅干菜扣肉饭和焦黄脆甜的沙琪玛至今仍记忆犹新。<br><br>时间转至八十年代中期的某一天,几声起伏响亮的汽笛声划破小城上空,一艘大型客轮缓缓停靠到彭泽港务码头,江芜号中型客轮的停靠,一时间成了轰动小城的头条新闻,标志着彭泽水路客运上了一个崭新台阶。相较安庆班轮,芜湖中轮无论是运载能力、运行区间和舒适程度都发生了质的提升。一段时间,县里人们无论因公因私出行更多愿意选择江芜号轮船。<br><br>恕我缀琐,言归正题。我今天要讲的这则故事,大约发生在1987年冬季,时经县行行务会决定,由我牵头一行三人前往南京为全行员工置购一批风衣。记得其时江芜号中轮舱位票非常紧俏,我是提前打电话给港务站的汪黑皮,要他帮我留好三张三等舱到南京的票。出发当天,我先去找汪黑皮拿上票,又不忘到码头旁边的王蛇饭店打包了一些卤味熟食和酒水。<br><br>随着启航汽笛响起,我们开启了2天1晚的长江之旅。当暮色漫过江面时,舱里渐渐热闹了起来。舱室不大,四张上下铺左右排开,暖气管子在墙角微微发烫,把初冬的寒气隔在窗外。当我准备拿出餐食时,舱里另外三位男性乘客早已在铺位和椅子上摆放好了各自的酒菜,后经打听得知那位老者是南京某厂退休师傅,另两位是安徽芜湖的生意人。我这边卤味摆开,酒瓶启封,我给老李和自己各斟上满满一杯酒,开喝!酒杯碰撞声清脆悠扬。同行的赵姐平时就滴酒不沾,我对她也只能是说:赵姐多吃菜哈。几杯酒下肚,话题便从工作聊到家常,从老李十多年军旅联想到我未竞遺憾,从彭泽的棉船米酒说到南京的洋河大曲,声音伴着窗外隐约的波浪声,格外熨帖。<br><br>当船经停安徽铜陵后,我们舱室新进了两位客人,一位是个身材发富面庞酱红的中年男子,另一位是个年轻小伙子看似中年男子的随行下属。两人归置好行李后,年轻人赶忙将之前提着罩有一块沙布的竹蓝子,放到中年男子所坐下铺旁边,等我拿眼瞧过去,呵!装的也是酒和下酒菜。哈哈,这下好了,8个人的舱室除了赵姐一人外,7个男人都属好酒之徒!现在想起那舱室空间应该是酒香萦绕,不饮酒者也会被熏醉吧!<br><br>当我们几个吃喝差不多结束了,铜陵上来的那位中年人却酒兴正隆,其间,我瞄了几眼,年轻人好像只喝了一二小杯就吃上了饭,中年男子一边与年轻人嘟囔着什么,一边大块朵颐大口喝酒,看其作派我们几个也没与他搭讪,只是小声顾自闲聊着。等我从船舷抽完烟进来,再看向他们那边,一瓶白酒己见底了,年轻人正在收拾着,还不忘为中年男子端上保温杯,后又在洗脸池拧了把毛巾给中年男子擦洗,两人的话其实也不多。舱里暖气烘得人浑身暖融融的,见时间也不早了,大家都纷纷洗漱完准备上各自铺位休息了,赵姐睡的下辅正巧就在中年男子的对面。<br><br>夜深了,江芜号平稳地行驶在暗夜的江面上,舱室里鼾声与江水声交织,我躺在自己上铺上,闻着还留着酒香、卤味与体味的特混气息很快也进入了梦乡。不知道睡了几个小时,我的身体好像被人急促地摇晃着,当我睁开迷糊的双眼,看到老李站在我铺位跟前,我急忙问道:老李怎么了?老李用手指了指中年男子的铺位说:你快看看,那家伙!我忙起身借着舱室留下的一盏灯光,往下一看,嚯!那老家伙一丝不挂赤条条地仰卧在床铺上,肥硕的肚腩随着自己如雷的鼾声上下起伏抖擞着,我转身就蹬了几脚随行年轻人的床头,那小伙子也是从睡梦中给抮醒的,一时也蒙圈了,抬头问道:干嘛干嘛呢?我指了指说:你看你看!他翻身一看不禁:唉呀!着急忙慌跳下床俯过身想扯起那裸睡胖子床上的毛毯,可毯子被那货硕大的屁股压着,拽了几次根本抽不出来,小伙子只好转身把自己铺位的毯子拿过来,全幅抖开,迅速遮盖住那仍在酣睡中的全裸身子。此时,我听到那住南京老者哼唧道:喝什么酒,丢不起人的丑哟!我又不经意地看了看赵姐那边,只见她侧身面朝舱壁好似熟睡中一般。<br><br>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江面上,舱室里的人们就已陆续起来洗漱和活动了,赵姐己早早出去溜达了,我泡好茶刚坐到赵姐铺位,就见那位裸睡者也醒了,看似要起床,可能是手在毯子里摸了一下,只见其脸部瞬间显露出一种怪异复杂的表情,接着马上垂着眼睑,自顾自地在毯子里悉悉索索好一阵子,方才掀开毯子,穿上外衣外裤,起身很快走出了舱室。他一离开,老者就开腔了:像他这样的人啊,不宜在外面喝酒呀!老李应附道:他应该是过量喝酒外加舱内暖气燥热搞的!待到那两位返回舱室后,大家心照不宣,谁也没再提及昨晚那一幕了,室内的空气也好似尴尬地滞流与对峙着,全没了昨晚那酒香弥漫的和畅!<br><br>如今,因交通方式的多元化与高速化,长江客运功能早已丧失,但那段岁月里,长江作为 “黄金水道” 通江达海的便捷,以及承载着无数人的出行故事,早已深深镌刻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里,成为彭泽这座江边古城独特<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div><br><b>作者简介:<br></b><br><br>孔健,江西省彭泽县人,原市级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管。从业四十多年,写过大量金融研讨性论文在国家级和省级行业期刊发表。近两年,退休后,他喜好阅读和写作,注重对一些故人往事、一些趣味生活细节的叙述与呈现,文风独特,平淡有趣,希望通过真实的表象给读者带来快感和思想认同。<br><br><b>第十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br><br>投稿邮箱<br><br>furongguowenhui@163.com</b><br><br>主题不限,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请勿投已发布在其他微信公众平台上的作品。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br><br><b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