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去悼念朋友,于是想到祭祀中的各种形式,并想到了墓志铭。</p><p class="ql-block"> 可能墓志铭是西方的舶来物,在我的观察中,大多数国人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墓志铭,而且基本没有概念,也没有这种习惯。</p><p class="ql-block"> 就我的理解,墓志铭和座右铭应该同是人们应该关注并具有的可以表达心境的文字,特别是墓志铭是镌刻在墓碑上的文字,用于纪念逝者、概括其生平或表达生者的哀思。夸大地说,它既是个人生命印记的浓缩,也是社会文化、历史观念和生死哲学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更重要的是,墓志铭可以作为生者与逝者的对话载体,既承载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又折射出人类对生死、记忆与永恒的思考。在有限的文字中,为无限的生命留下注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查了一下历史,无论是古埃及的墓志铭(如金字塔内的铭文),还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墓志铭,都兼具宗教与纪念功能,强调灵魂永生。</p><p class="ql-block"> 而中国墓志铭始于汉代,早期刻于石碑(墓志),内容涵盖家世、生平、功业等。</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现代的刘胡兰的墓志铭——生的伟大死的光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期由于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许多逝者的评价经常处在变动中,无法盖棺论定。因此多数公墓不容许有个性化的雕塑,墓志铭也同样如此。 </p><p class="ql-block"> 如太原市的双塔陵园,我多次和管理者探讨能否为父母立一个雕塑,但都被严肃地告知:陵园是公共场所,因此视觉标准是一律化,便于陵园的庄重和美观。</p><p class="ql-block"> 如此,无语。</p><p class="ql-block"> 逝者得到亲属的永远的纪念,也会让每一个瞻仰的世人感到对逝者尊重。从某种意义上说,逝者的生命得到了延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虽然墓志铭被淡化,但是仍有杰作,在闻名世界的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一块名扬世界的墓碑。在这块墓碑上,刻着这样的一段话:</p><p class="ql-block">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种祭祀文化,每个墓志铭背后都应该有个真实的人,有一段故事,有一个自我评价或是社会评价。它既是一次向内的凝视,也是一次对自我的深度剖析。一个好的、实事求是的墓志铭,不仅让逝者得到亲属的永远的纪念,也会让每一个瞻仰的世人感到对逝者尊重。从某种意义上说,逝者的生命得到了延续。</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墓志铭在我心目中非常重要,我曾经在俄罗斯的占地7.5公顷的新圣女公墓中,看到了埋葬在此的2万6千多俄罗斯历代的精英和骄傲(还包括中国的王明),每个逝者的墓前既有象征意义的雕塑,又有体现逝者深刻的墓志铭,墓主的灵魂与其艺术形式巧妙结合,形成了墓园文化。</p><p class="ql-block"> 从再生的角度看,新圣女公募不是告别生命的地方,而是重新解读生命、净化灵魂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 我也近古稀之年,如果将寿命锁定在80岁(可能有些奢侈),还有3346天或是80304个小时,不免已经进入开始回望人生的频道了。</p><p class="ql-block"> 我欣赏单田芳先生的墓志铭:且听下回分解,这里面有多少不甘,有多少无奈,还有一种壮志未酬的自我唏嘘。</p> <p class="ql-block"> 在经常性的复盘中,也想找到一个表达自己的一生的主题词,并企图用哲人的眼光为自己下个定语,为自己做一个实事求是的墓志铭。</p><p class="ql-block"> 而这并不在于希望被他人记住,而是关乎自己对人生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而且也不是告别生命,而是提醒自己如何更清醒和自由地活着。</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想想这件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