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上的桥知多少

龙叔

<p class="ql-block">上海的苏州河从外环线至黄浦公园段全长约21公里,目前共有34座桥梁,涵盖历史保护建筑、现代交通桥及慢行桥等类型。‌</p> 1.外白渡桥 <p class="ql-block">1856年始建,1907年建成现桥,南起于南苏州路,北止北苏州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p> 2.乍浦路桥 <p class="ql-block">1873年工部局建木桥,1927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别名二摆渡桥,桥南接虎丘路,北连乍浦路,上海优秀历史建筑。</p> 3. 四川路桥 <p class="ql-block">清末始建,1922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悬臂梁结构,别名里摆渡桥,北接虹口区四川北路,南接黄浦区四川中路,因位于邮政局(旧称)大楼南,俗称“邮政局桥”。</p> 4. 河南路桥 <p class="ql-block">1885年始建驼峰式六孔木桥,历经多次改建,2009年重建通车,为5孔拱形连续梁桥,<span style="font-size:18px;">典型的欧式风情桥,</span>是苏州河上重要的景观桥梁。桥北面为虹口区河南北路,桥南面为黄埔区河南中路,别名三摆渡桥、天后宫桥。</p> 5. 山西路桥 <p class="ql-block">山西路桥(慢行桥),原为六孔木桥,1956年,原桥因其陈旧而被拆除。直到2006年,河南路桥改建时,为方便行人过河,才建造了现在的山西路桥。</p> 6. 福建路桥 <p class="ql-block">清康熙年间建石闸,1864年建木桥,多次改建,2007年底新桥竣工,别名老闸桥,桥北面为静安区福建北路,南面为黄浦区福建中路。</p> 7. 浙江路桥 <p class="ql-block">1906年建成,是我国现在仅存的几座鱼腹式简支梁钢桁架的老桥之一。2015年桥身钢结构骨架被整体移出维修并复位,<span style="font-size:18px;">恢复原始风貌。该桥</span>南起于黄浦区浙江中路,北止于静安区浙江北路,上海市市级文物。</p> 8. 西藏路桥 <p class="ql-block">1853年始建木桥,俗称泥城桥。2004年重建,新桥的装饰仍保存其原来的风格又包含现代元素,使西藏路桥变为苏州河上一座景观桥。该桥南起于黄浦区西藏中路,北止于静安区西藏北路。</p> 9. 乌镇路桥 <p class="ql-block">乌镇路老桥为6孔木结构桥,在抗战中毁于战火。1948年重建,为钢筋混凝土简支架桥梁,原桥于1997年拆除重建,新桥为单跨钢管系杆拱桥,于1999年5月建成。乌镇路桥南接新闸路,北连乌镇路。</p> 10. 新闸桥 <p class="ql-block">1803年(清嘉庆八年)始建,后经多次改建,最终于2000年改建为穿过式钢桁架拱形桥。该桥北起于光复路大统路路口,南止于新桥路新闸路路口。</p> 11. 成都路桥 <p class="ql-block">成都路南北高架桥是成都路桥与南北高架的组合桥梁。此处本无桥。上海于1993年10月起建设南北高架路,因南北高架需跨越苏州河至成都北路而诞生了这座崭新的成都路南北高架桥。此桥采用的是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p><p class="ql-block">作为苏州河上车流量最多的一座桥,后续的建设中紧贴两边又增加了上下匝道桥,形成12条车道。在桥西侧建有慢行道和行人上下桥头堡设施。</p> 12. 恒丰路桥 <p class="ql-block">1903年初建为木桁架结构,名汇通桥,多次重建,1987年在其东侧建现桥,以恒丰路得名。恒丰路桥南接石门二路,北连恒丰路。</p> 13. 昌平路桥 <p class="ql-block">2020年12月6日建成通车,该桥造型“宛若明眸凝望着苏州河”,因而得名“苏河之眼”。</p> 14. 普济路桥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前普济路叫通济路,与海防路之间,历史上只有小船摆渡,无桥梁。1996年因长寿路扩建工程,解决民众上下班,行人的通行问题而动工新建此桥,1997年10月普济路桥竣工,为非机动车和行人专用桥,但引桥是禁止行人通行的。</p> 15. 安远路桥 <p class="ql-block">该桥始建于2022年,设计独特,采用C形走向和双塔拉索结构,主桥实现一跨过河,不设水中墩。是一座连接西苏州路与安远路的慢行桥。</p> 16. 长寿路桥 <p class="ql-block">1951年开工,1953年竣工,新中国成立后苏州河上建造的第一座桥,1998年进行改建,新建的南北复桥设置在老桥左右,形成三桥并列的独特景观,东接天目西路,西连长寿路。</p> 17. 百合桥 <p class="ql-block">百合桥于2025年9月26日正式开放通行,是目前苏州河上最年轻的一座桥,连接普陀区与静安区,是苏州河上首座独塔悬索人行桥,呈“人”字形布局,全长245.75米,配备无障碍电梯和螺旋梯,融入苏州河慢行系统‌。</p> 18. 昌化路桥 <p class="ql-block">该桥于上海解放初期建成,时称归化路桥,于1957年改名为昌化路桥,1974年9月改建成钢筋混凝土桩基拱肋吊杆桥,2000年11月拆除重建,于2001年12月重新通车,<span style="font-size:18px;">连接着“中远两湾城”和市中心区。</span></p> 19. 江宁路桥 <p class="ql-block">建于1929年,又名造币厂桥,多次拆除又重建,2012年建成通行。江宁路桥南接江宁路,北连普陀区光复西路。</p> 20. 西康路桥 <p class="ql-block">西康路桥。十九世纪中叶,此处为一渡口,曰小沙渡。上海市路政局于1981年撤渡建桥,命名为西康路桥,服务于两岸行人。2011年,在正常服役30年后,经检测评定,该桥技术状况为较好状态。2015年,经景观改造后开放通行。西康路桥北通光复西路,南连西康路,长48米,宽4.4米,为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结构。</p> 21. 镇坪路桥 <p class="ql-block">镇坪路桥于2007年开工建设,全长660米,其中桥梁长度200米,共分5跨,主跨47米,一跨过河。桥宽25.6米,设双向4车道。南北引桥东侧各设置一座人行梯道,桥型为梁桥。</p> 22. 宝成桥 <p class="ql-block">1930年捐资建造五孔木桥,1971年改建拓宽为钢筋混凝土的行人桥,别名叶家宅路桥,苏州河上唯一一座双曲拱梁人行桥。</p> 23. 武宁路桥 <p class="ql-block">始建于1956年,2000年进行重建,重建后结构形式为3跨钢结构箱型截面连续梁,2009年完成中西合璧景观改造工程,2024年3月完成景观综合提升工程。</p><p class="ql-block">桥头堡顶部4座雕塑代表孕育、萌生、成长和希望,象征苏州河的柔情和胸怀;堡身卷草纹枝繁叶茂、生气勃勃,寓示蓬勃发展和繁荣昌盛。端柱石榴卷草纹和缠枝葡萄纹硕果累累,展示经济和社会建设巨大成就。桥栏杆柱的梅、兰、竹、菊图案和栏杆宝瓶吉祥莲花纹饰寓意四季安康,象征对国泰民安的美好祈盼。灯柱墩采用12生肖图案,两两相对、逢六循环,取六道轮回、天人合一之意。桥铭牌富贵牡丹图案和机非隔离墩鲤鱼跃龙门纹饰等都蕴含幸福吉祥的寓意和祝福。</p> <p class="ql-block">武宁路桥。武宁路桥作为连接普陀区苏州河南北两岸的要道,1956年建成,1967年曾进行改建,2000年扩建,2008年再次改建,并配合世博会的要求对整个桥体进行“中西合璧”的景观整治。4座立柱采用艾奥尼克式立柱风格,高达27米的桥头堡使其整座桥梁从周围环境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们的视觉焦点。桥头堡顶部用铜浇注,表面贴金的分别代表孕育、萌芽、成长、希望的雕塑。</p> 24. 曹杨路桥 <p class="ql-block">始建于1928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又名三官堂桥,也叫过曹家渡桥,</span>20世纪40年代在该桥西侧又建造了一座桥,叫曹家渡西桥,两桥相距200余米,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先后拆除。1976年8月在该处重建钢筋混凝土桥,于1980年12月建成通车。</p> 25. 华政桥 <p class="ql-block">华政桥(人行桥)。苏州河上唯一一座用单位名称命名的桥,就是“华政桥”。华政桥在曹杨路桥上游约800米处,连接着苏州河两岸的华东政法大学校区。</p> 26. 凯旋路桥 <p class="ql-block">凯旋路桥原名铁路桥。1915年民国政府交通部着手建设沪杭铁路,为了使火车通过苏州河,就在现桥址建了一条钢结构桥梁,由于是供火车通行的桥梁,所以就称其为“铁路桥”。1997年后沪杭线改由外围通行,原来的铁路不再通行铁路,有关方面就将其建设成为轨道交通线,并在现址并列新建了一座贯通凯旋路和凯旋北路的桥梁,定名凯旋路桥,于2000年建成。</p> 27. 中山西路桥 <p class="ql-block">1927年初建,名中山路3号桥,1993年内环高架建设时,改建为中山西路东桥和西桥,形成三桥并行格局。</p> <p class="ql-block">中山西路东桥</p> <p class="ql-block">最高为内环高架桥</p> <p class="ql-block">中山西路西桥</p> 28. 强家角桥 <p class="ql-block">强家角桥。强家角桥所在的河段曾经是苏州河的最后一个渡口。1827年南岸强家角村富裕人士,捐资建造了强家角渡口,在两岸设有木质大转盘,用绳索牵引木船过河。1937年上海沦陷,人工拉船渡口停运,抗战胜利,摆渡船改为燃煤小火轮。1997年轮渡码头东侧建成一座人行桥,桥长51米,宽5.5米,拱形钢梁与乌镇桥相似,同年12月16日苏州河上最后一个渡口停运。</p> 29. 古北路桥 <p class="ql-block">古北路桥。古北路桥是苏州河上跨径最大的桥梁。过去这一带行人过苏州河交通主要依靠强家角轮渡。20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距强家角渡口较远的行人交通不便的问题,于1985年建设了一条钢筋混凝土可推行自行车的一跨式钢梁人行桥,定名大渡河路桥。原桥长44米,标髙7.9米,桥宽4.7米。2005年12月,为了适应上海市地名办作出“新建的跨苏州河桥梁名字均应与桥梁所接南侧道路相一致”的规定,大渡河路桥更名为古北路桥。古北路桥于2004年着手改建,并对原大渡河路人行桥实施拆除。2007年4月桥梁提前3个月竣工通车,并正式定名为古北路桥。古北路桥全长735米,桥梁长度为411米,其中跨越苏州河部分长度为154米,主跨跨径达70米。</p> 30. 泸定路桥 <p class="ql-block">建于2010年,南起长宁区威宁路天山路交叉口,北至普陀区泸定路云岭东路交叉口。</p> 31. 真北路桥 <p class="ql-block">真北路桥(中环线)。真北路桥原是木结构桥,始建于1932年,1964年拆除后重建钢筋混凝土桥,因近北新泾镇,故又取名为北新泾桥。2000年起上海建设中环高架路,在建造苏州河高架桥的同时,对真北路桥进行了系统性的改造。由原来的一座桥改成两座桥——中环真北路南向北桥和中环真北路北向南桥。</p> 32. 剑河路桥 <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10日建成通车,连接普陀区真光路与长宁区剑河路的跨苏州河公路桥。</p> 33. 祁连山南路桥 <p class="ql-block">建于2008年,北起于普陀区祁连山南路云岭西路路口,南止于长宁区淞虹路金钟路路口,桥面为双向六车道。</p> 34. 外环吴淞江桥 <p class="ql-block">建于1998年,线路北起于外环沪宁立交,南止于外环北翟路立交;全长495.44米,主桥长145米,宽39米,桥面为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p> 谢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