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29日,全体参训学员怀揣求知之心,走进南宁十四中这片育人的沃土,开启了一场富有深度的实践性学习与沉浸式观摩之旅。郭建荣副校长以深厚的教育情怀,向我们娓娓道来学校的基本概况。从师资配置到课程架构,从管理机制到育人目标,一幅立体而生动的治学图景徐徐展开,令人心生敬意。郭建荣副校长进一步阐述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发展脉络,强调“唤醒生命,守望成长”的办学追求。在娓娓道来的讲述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一所优质学校的成长轨迹,不仅是数据的积累,更是理念的沉淀与坚守。</p> <p class="ql-block"> 郭建荣副校长带领我们追溯南宁十四中悠久的发展历程,从初创时期的筚路蓝缕,到今日的蓬勃发展,学校始终坚守教育初心,砥砺前行。历史的回响,映照出教育者代代相传的使命担当我。在党建专题介绍中,学校以“红色引擎”引领发展航向,将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起“党建+育人”的创新格局。党旗飘扬处,教育初心愈发坚定,组织力量在校园深处生根发芽。</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进学校电视台,现代化的设备与学生自主运营的模式令人耳目一新。这里是校园声音的传播窗口,更是学生展现才华、锻炼能力的青春舞台,彰显着“涌泉文化”下生命成长的活力与自信。独特的“涌泉”校园文化,让人耳目换然一新。在校园的每一处角落,我们感受着教育的温度,聆听办学智慧的流淌,体悟德育理念的润泽。</p> <p class="ql-block"> 蒙裕劲副校长围绕“校本研修助力学校发展的实施策略与研究”作专题分享。他结合实践案例,深入剖析校本研修如何成为教师成长的助推器、教学质量提升的引擎,为我们在办学管理上提供了宝贵启示。校本研修的三大核心要素——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在蒙副校长的讲解中清晰呈现。这三者如三股清流汇聚成河,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不断向前,成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坚实根基。</p> <p class="ql-block"> 在交流环节,学员韦文杰积极提问,围绕校本研修的落地机制与实施难点与校方深入探讨。思想的碰撞激荡出智慧的火花,展现了研修学习中“共学共思、互促共进”的良好氛围。学员韦文杰在总结中深情表示,此次学习不仅拓宽了视野,更深化了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他感慨于一所学校文化生成的不易,也坚定了自己回校后深耕校园文化建设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 临别之际,郭建国副校长亲切地与全体学员道别,言语中饱含教育同仁间的真挚情谊与殷切期望。他勉励大家将“十四中经验”带回岗位,化为推动本地教育发展的实际行动。学员们在校门口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一张张求知若渴的面庞与满载收获的笑容。随后,大家依依不舍地踏上返程之路,心中却已种下一颗颗“寻道优求、德学共涌”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 31号学员韦文杰心得:通过此次学习,我对南宁十四中“涌泉文化”的“产生—酝酿—形成”全过程有了深刻理解。校园文化的培育非一日之功,需长期积淀、精心提炼,方能凝练为学校的精神灵魂,滋养一代代师生。</p> <p class="ql-block"> 32号学员黄浩思心得体会:南宁十四中在校园建设中注重环境育人与文化浸润的融合,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尤其是“涌泉文化”的具象化呈现,让精神有载体,让德育有温度,值得我们深入借鉴与推广。</p> <p class="ql-block"> 33号学员何有奇心得体会:校本研修的三大要素——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教师成长的三大支柱。此次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学校质量的持续提升,离不开扎实有效的校本研修机制,它是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p> <p class="ql-block"> 34号学员韦政周心得体会:南宁十四中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建引领不仅增强了教师队伍的凝聚力,也为立德树人提供了坚强保障,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与实践。</p> <p class="ql-block"> 35号学员牙政锋心得体会:校本教研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路径。南宁十四中通过制度化、常态化、主题化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教学改进。我深刻体会到,唯有深耕教研,方能实现教育质量的可持续发展。</p> <p class="ql-block">责任编辑:第七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培训日期:2025年10月29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