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这里保留着侗族传统建筑风貌,《国家地理》描述它为“时光边缘的古村落”,誉为“侗乡第一寨”。</p>  <p class="ql-block">寨门入口</p>  <p class="ql-block">进入寨门就是肇兴侗寨的核心街道,全长900多米, 街道两旁商店林立,是寨内的主要商业区域。</p>  <p class="ql-block">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小河穿寨而过。侗寨最具特色的是鼓楼、风雨桥、侗族大歌,并称“侗乡三宝”。</p>  <p class="ql-block">肇兴侗寨其建寨历史可追溯至北宋年间。肇兴侗寨分内姓外姓,对外全为陆姓侗族,分为五大房族,建立起五个寨子。按侗族的习俗,每一族姓都要建一座专属的鼓楼,于是就有了“仁、义、礼、智、信”五座形态各异的鼓楼。家族里重要的事情都要在鼓楼下进行商议。</p>  <p class="ql-block">肇兴侗寨因鼓楼而闻名,凭借五座鼓楼赢得了侗寨博物馆的美誉,被誉为“鼓楼之乡”。2001年肇兴侗寨鼓楼群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p>  <p class="ql-block">↓仁团鼓楼,七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1.7米,占地面积6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义团鼓楼,十一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5.8米,占地面积81.6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礼团鼓楼,十三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1.37米,占地面积133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智团鼓楼,九重檐八角歇山顶,高14.9米,占地面积77.3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信团鼓楼,最为高大、华丽。十一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4.37米,占地面积136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在古时候,它还是侗族人传递紧急信息的“烽火台”。</p>  <p class="ql-block">鼓楼上的门楣、檐板、檐角、楼脊大多装饰着图腾,主要以龙、蛇、龟、鱼、虎等为主,这些都是肇兴人民尊崇的对象。</p>  <p class="ql-block">风雨桥,又称花桥。在穿寨而过的小河上,建有五座花桥,与鼓楼相配套。风雨桥和鼓楼一样,是侗族木构建筑艺术的精华。</p>  <p class="ql-block">风雨桥,可用来遮蔽风雨,供人休憩,还是青年男女恋爱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桥廊上绘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奇花异草等内容的五彩图案。</p>  <p class="ql-block">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p>  <p class="ql-block">肇兴不仅仅是鼓楼之乡,更是歌舞之乡。侗族有语言,但没有文字,侗族大歌是一种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多声部合唱音乐。2009年,侗族大歌被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p>  <p class="ql-block">侗族服饰,色彩斑斓,富有明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在侗寨内闲逛,随处可见当地独特的非遗文化扎染蜡染手艺作品。</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经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 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也曾是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分会场之一。</p>  <p class="ql-block">街道的桥上还有一个自由菜市场,卖各种蔬菜水果,临水而居的侗寨人,仍然过着他们平常的生活,并没有因为成为旅游景点而影响他们。</p>  <p class="ql-block">寨子周边是绿意盎然的田野,稻花飘香,空气清新。</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时,主街道人来人往,好不热闹。</p>  <p class="ql-block">大街上随处可见穿着侗族服装旅拍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肇兴侗寨灯火璀璨,鼓楼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庄重美丽。</p>  <p class="ql-block">寨门对面山坡的观景台,步行约5分钟,这里可以俯瞰整个侗寨的全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