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沧州,每帧皆惊艳之八——沧州百狮园

信天翁

<p class="ql-block">‌离开了铁狮子和旧城遗址公园,便来到了百狮园,这是位于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大运河畔的一座以狮文化为主题的生态公园,占地470余亩,免费开放,以101尊形态各异的石狮雕塑为核心特色,融合运河文化与休闲功能,是沧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成果。‌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的运河渡口和古墓遗址,2021年通过生态修复项目建成开放,成为展示沧州“狮城”文化的标志性景点。</p> <p class="ql-block">沧州百狮园处于沧州市运河区大运河著名的“几”字形河道处,占地470余亩,由沧州东塑集团承建,是一座集生态、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城市公园。其核心特色是狮文化主题‌。园内共有101尊石狮雕塑(部分为铁狮),形态涵盖威武雄狮、憨态幼狮等,按“寻狮”“静狮”“趣狮”“望狮”四大主题路线分布,复刻明清时期沧州及全国各地的经典狮雕,展现狮城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沧州百狮园利用8米高差缓坡地形,设计渡口前街、南关渡口、滨水栈道、沧曲书舍(雍正年间古学堂遗址)、缙园、古莲池等10余处景观,以海棠为主种植本地绿植树种,实现四季花开。‌‌沿运河步道漫步,狮子的元素随处可见:路灯是狮首造型,栏杆柱顶蹲着迷你石狮,连指示牌的边框都刻着狮纹。走到园子深处的观狮台,视野豁然开朗——运河对岸的沧州老城轮廓隐约可见。</p> <p class="ql-block">狮子原产于非洲、西亚,西汉时通过丝绸之路首次作为贡品进入中原,但并未大规模普及。真正让狮子形象扎根中国的是佛教,佛教将狮子视为“护法神兽”,其形象随佛教造像(如石窟、寺庙)传入,成为石雕艺术的重要题材。狮子进入到中国之后,中国工匠逐渐将狮子形象本土化,从早期写实风格,发展出如故宫铜狮般“威严喜庆”的独特造型,最终成为象征权力与吉祥的经典石雕符号。</p> <p class="ql-block">截至2025年10月,全国以“百狮园”命名的景区主要有三个,除最火的沧州百狮园外,还有福建惠安百狮园和山西晋中百狮园,每个地点都有其独特的石狮文化和历史背景。石狮作为狮子文化的载体,具有丰富历史价值和象征意义。这座依京杭大运河而建的沧州百狮园,以“百狮”为名,却不止于百头狮子,更像一座露天的狮文化博物馆,把沧州“狮城”的底蕴铺在了运河之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