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百科》第1181期,2025年10月30日 从“灰色幽灵”到幽灵传说,玛丽女王号邮轮的荣耀与传奇, 长滩, 美国加州

ORIOོNོ

《JS百科》编者的话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年龄会让脚步慢下来,但不会让好奇的心停下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JS百科》编者的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25年9月5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今天开始,《JS百科》迎来了第五个年头。从每日一篇,到如今每五天一期,我们在节奏的调整中学会了细水长流,把每一篇内容打磨得更温润细致。回望这一路,360多万读者人次的关注与鼓励,像是一盏盏灯,在岁月的长河中为我们照亮前行的方向。每一期的编辑,翻译与注解,都是一次与世界的深情握手——从雪山到荒漠,从古迹到花园,我们与读者一同走过了无数风景与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八十岁的我俩,依然怀着年轻时的好奇与热望,坐在键盘前,为下一篇作品而微笑。年岁带来了眼睛的花、手的慢,却带不走那份在文字和照片中发现美的热情。我们常记起那句澳大利亚原住民的谚语——“我们都是这个时代,这个地方的访客……”,这不仅是我们的信念,也是《JS百科》存在的意义:用好奇心和爱,采撷世界的光与色,滋养心田,并在分享中,让美在彼此之间延续。愿未来的日子,我们依旧在这条探索与分享的路上,与《美篇》的每一位朋友并肩前行。</span></p> 开启今日百科之旅 <p class="ql-block">《JS百科》第1181期,2025年10月30日</p><p class="ql-block"> 从“灰色幽灵”到幽灵传说,玛丽女王号邮轮的荣耀与传奇, 长滩, 美国加州</p> <p class="ql-block">英文音频</p> <p class="ql-block">From 'Grey Ghost' to ghost stories. The glory and legend of the RMS Queen Mary, Long Beach, California, USA</p><p class="ql-block">She was never meant to fade away. When the RMS Queen Mary sailed in 1936, she stole the spotlight across the Atlantic—an Art Deco liner that broke speed records and carried celebrities, royalty, and dignitaries. War transformed her from a floating palace into the 'Grey Ghost,' stripped of luxury and loaded with Allied troops. In 1967, after 30 years at sea, she retired to Long Beach, where her decks now serve as hotel corridors, guided exhibits, and a living monument to maritime history.</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ut her legend did not dock with her anchors. Over the years, guests and crew have spoken of echoes in empty corridors, footsteps reverberating on metal floors, and the laughter of a child near the deserted pool. Ghost tours highlight these eerie stories, though historians note that deaths aboard were due to natural causes, with no murders ever recorded. Today, the Queen Mary stands as both a heritage landmark and a stage for folklore. So, is she haunted? There are no records confirming it, yet the whispers keep her stories very much alive.</p> <p class="ql-block">从“灰色幽灵”到幽灵传说,玛丽女王号邮轮的荣耀与传奇, 长滩, 美国加州 </p><p class="ql-block">她注定不会被遗忘。1936年,“玛丽女王号”(RMS Queen Mary,见译注)首次横渡大西洋时,便夺尽风采。这艘装饰艺术风格的巨轮打破了航速纪录,承载过无数名流、皇室成员与政要。二战期间,她的身份从“海上宫殿”骤然转变为“灰色幽灵”,奢华尽数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装载盟军部队的使命。1967年,航行30年后,她退役停泊在加州长滩。如今,她的甲板化身为酒店走廊、导览展区,成为一座活生生的海事历史纪念碑。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但她的传说并未随锚链一同沉寂。多年来,游客与船员都声称曾在空荡的走廊里听到回声,在金属甲板上听见脚步回荡,甚至在荒废的泳池边传来孩童的笑声。如今的“鬼魂之旅”常常以这些诡异故事为卖点,但历史学家指出,船上所有死亡事件均因自然原因,从未有过谋杀记录。今天的“玛丽女王号”既是历史的地标,也是传说的舞台。那么,她真的闹鬼吗?没有任何档案能够证实,但那些低语般的传闻,依旧让她的故事历久弥新。</p> <p class="ql-block">(译注:照片中的这艘雄伟的巨轮,正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远洋客轮之一——玛丽女王号(RMS Queen Mary)。她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客船,以及世界上最豪华、最快的远洋客轮之一。她如今静静停泊在美国加州长滩(Long Beach),夜色下的灯火辉映,使人几乎能听见昔日的海浪拍舷与舞曲回荡。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艘当建造时被称为“534 号船体”的船于1930年12月由英国著名的昆纳德航运公司(Cunard Line)在克莱德河上开始建造。1934年, 玛丽女王陛下将534号船体命名为玛丽女王号 。1936年该船正式下水。她全长310米,排水量80774 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客船。她在四个锅炉房安装了24台Yarrow锅炉,在两个机舱安装了4台Parsons涡轮机。锅炉在371°C的温度下提供每平方英寸400磅(28 巴)的蒸汽,为四个螺旋桨提供最大212000 马力(158000 千瓦)的功率,每个螺旋桨以200RPM转动。总共建造耗资350万英镑( 1750万美元) ,该款数相当于2024年的 3.2 亿美元。是当时世界上最豪华、最快的远洋客轮之一。</p> <p class="ql-block">玛丽女王号上的设施,包括两个室内游泳池、美容院、图书馆和三个托儿所、一个音乐工作室、一个报告厅、多个祷告室、与世界任何地方的电话连接、室外板网球场以及狗窝。船上最大的房间是主餐厅,高三层,由宽柱固定。船上有许多装有空调的公共房间。其内部装饰融合了当时最顶级的装饰艺术(Art Deco)风格:大理石楼梯、金色雕花、手工木镶板与水晶吊灯无不彰显皇家气派。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36年5月27日, 玛丽女王号从南安普敦开始了她前往纽约的处女航。大部分时间里她都高速航行,直到大雾迫使航速在渡河的最后一天降低,并于1936年6月1日抵达纽约港。在首航的年代,她是上流社会的“海上宫殿”,英王、政要、好莱坞明星皆曾在甲板上举杯。</p> <p class="ql-block">然而,战争改变了一切。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40年3月,她被征用,启程前往澳大利亚悉尼。在那里,它被改装成一艘运兵船,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士兵运送到英国。在改装过程中,船体、上层建筑和烟囱均被漆成海军灰色,以防敌机侦察。由于她的新颜色,加上她极快的速度,她被称为“灰色幽灵”。为了防止磁性水雷, 在船体外部安装了一个消磁线圈 。在内部,客舱家具和装饰都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固定的三层木制铺位,后来又被折叠式铺位取代。</p> <p class="ql-block">玛丽女王号和伊丽莎白女王号成为当时参加战争的最大、最快的军舰。每一次航行通常可搭载多达一万五千人,并且经常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下前行。她速度惊人,可超过30节,能单独横渡大西洋而避开潜艇。她在一次任务中竟一次运载超过16000名士兵,至今是世界纪录保持者。玛丽女王号的高速和曲折航线使得德国潜艇几乎不可能抓住它们。最危险的一次发生在1944年5月25日,当时一艘德国潜艇U-853 发现了玛丽女王号并潜入水中试图进行攻击,但关键时刻,玛丽女王号加速前进在潜艇之前,跑过了 U 型潜艇。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战争期间,玛丽女王号载着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三次横渡大西洋,与盟军官员会面。他在乘客名单上被登记为“上校典狱长”。 1943年的一次横渡中,丘吉尔和他的幕僚策划了诺曼底登陆计划,并签署了诺曼底登陆宣言。玛丽皇后号以其惊人的隐秘航行和庞大运力,为盟军胜利立下汗马功劳,被视为战争英雄。丘吉尔后来曾说过,玛丽女王号和伊丽莎白女王号“在大西洋海战中挑战了希特勒主义的愤怒。如果没有她们的帮助,最终胜利的日子无疑会被推迟。”而另外一方,由于它对盟军的重要性,德国的阿道夫·希特勒曾向潜艇舰长悬赏100万德国马克和德国最高军事荣誉骑士十字勋章橡树叶希望击沉她们。到二战结束时,玛丽女王号和伊丽莎白女王号已携带超过 80万名士兵,穿越世界海洋96万公里以上。</p> <p class="ql-block">战后,她再度恢复原有的辉煌装饰,重新成为豪华邮轮。然而,随着喷气时代的来临,她于1967年10月31日最后一次从南安普敦启航,载有1093名乘客和806名船员。在绕合恩角航行后,她于12月9日抵达长滩,完成了第1001次也是最后一次横渡北大西洋后光荣退役。据统计,在其航行历史上,共载客2112000多人,航行距离超过6102998 公里。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然后,她被改建为漂浮的酒店与博物馆,安置在长滩。令人耐人寻味的是,自那以后,关于她的“幽灵传说”也层出不穷:有乘客声称听见舞厅里传来钢琴声、甲板上传来脚步声,甚至在旧机舱看到穿旧军装的幽影。于是,她从昔日的“灰色幽灵”,又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幽灵船”。</p> <p class="ql-block">玛丽女王号作为旅游景点 、酒店、 博物馆和活动设施永久停泊在长滩。如今她既是历史的纪念碑,也是传奇的象征,承载着人类最浪漫的航海梦与最严酷的战争记忆。夜色下的她依然优雅、庄严,仿佛在向世人低语——岁月会老去,但荣耀与传奇永不沉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