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深化学校教学改革,加强区域间教育教学交流,推动课堂教学方式变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宿迁实验小学和睢宁南门学校于10月29号举办了教育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先是宿迁实验小学孙老师执教《穷人》。孙老师围绕“三学三融”展开教学,教学设计以课本为核心,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建构,例如在词语教学中“将词语分成环境、人物两组”,凸显了小说在环境、人物方面的描写特点。课堂聚焦小说三要素,体会人物形象。不仅为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的优质平台,更带来了一场兼具深度的语文教学盛宴。</p> <p class="ql-block"> 在“三学三融”校际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四年级张晨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可能性》示范课。</p><p class="ql-block"> 课堂上,张老师通过直观的“摸球”实验,引导学生在小组探究中发现概率的奥秘。学生们分组合作,记录实验数据,讨论交流,在实践中理解“可能”“一定”“不可能”的数学概念。</p><p class="ql-block">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探究能力,更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鲜活有趣。</p> <p class="ql-block"> 纪梦汝老师执教了四上《Project 1 My weekly plan》。本节课以“帮助陈帆优化周计划”为核心情境,围绕“How to make your weekly plan well?”的核心问题展开教学,环节设计层层递进:首先呈现陈帆“周一至周五规律、周末无序”的周计划,依托真实场景巩固复习第一至第四单元相关英语表达;接着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探究周末计划优化方向,最后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动手制作个人周计划海报。整节课以情境贯穿始终,既扎实落实语言知识的复习与运用,又自然渗透科学规划时间的意识,实现了语言学习与生活教育的有机融合。</p> <p class="ql-block">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胡新猛老师和曹伟老师分别就小组合作学习和人工智能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做了经验分享。这两场讲座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学习到了为什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曹老师带着我们认识了一些先进的人工智能软件,并且让我们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最后宿迁学校的老师们和我们南门学校的老师,一起进行教学方面的经验交流和学习,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期待两校之间的交流一直持续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