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邯郸

不真

<p class="ql-block">  邯郸,一座三千年从未改过名字的城市。三千年,多少王朝更迭,城市易名。而它,从战国赵都到今日邯郸,名字一如初见,三千年未改其名。这不是固执,更是底气。漫步城中,从“邯郸学步”到“完璧归赵”,与成语典故不期而遇,方才惊觉,原来我们一直在它的文化脉络里行走。一座被严重低估的古都。致敬,邯郸。</p> <p class="ql-block">  邯郸丛台公园虽然是4A景区,但是却是燕赵古地之名胜,素有“河北十大文化旅游名胜”之称。走进邯郸丛台公园,高矗雄伟壮观的武灵丛台就在眼前。邯郸武灵丛台,二千多年前的宫殿建筑,赵武灵王阅兵的地方。战国赵国军事与文化中心。邯郸地标,李白、杜甫曾在此一赋诗的地方。还有许多战国遗产与清朝重建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  武灵丛台是公园的标志性建筑,历史可追溯至战国时期,始建于赵武灵王时期(公元前325—前299年),距今已有2300多年,最初用于军事操演和宫廷娱乐,是赵王检阅军队与观赏歌舞的重要场所,作为赵国“胡服骑射”改革的象征,丛台见证了赵国通过吸收北方游牧民族军事技术实现强盛的历史。‌‌下层北门内嵌乾隆皇帝隆庚午秋作《登丛台》诗碑存的石碑御笔:“传闻好事说丛台,胜日登临霁景开。丰岁人民多喜色,高楼赋咏谢雄才。襟漳带沁真佳矣,雪洞天桥安在哉。烟树迷茫间井富,为筹元气善滋培。”</p> <p class="ql-block">丛台公园,这个历史与自然交织的地方,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敬畏与留恋。这里不仅是一个供人游览的去处,更是一部可以细细品味的历史长卷,将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灵动完美融合,让人在不经意间感受到时光的流转。</p> <p class="ql-block">  北门下来,走近丛台,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仿佛每一块砖,都像是在诉说着赵国时期的辉煌与沉浮。每一处景观都伴随着一个历史小故事,丛台,作为古趙文化的象征,屹立于此,彰显着这座城市的古老与辉煌。如湖心岛上的望诸榭六角攒尖式建筑,红柱碧瓦,为纪念燕国名将乐毅所建。</p> <p class="ql-block">  从赵武灵王的雄风到秦始皇的出生地,每一处景观都承载着历史文化的沉淀……。 丛台公园,这个历史与自然交织的地方,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敬畏与留恋。这里不仅是一个供人游览的去处,更是一部可以细细品味的历史长卷,将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灵动完美融合,让人在不经意间感受到时光的流转。</p> <p class="ql-block">  园内的秦始皇出生地纪念馆,详情的介绍了他的一生。秦始皇(公元前259年一前210年),赢姓,赵氏,名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完成了中国首次大一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秦朝。 玄鸡一一赢姓图腾,秦赵祖先的象征。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帝王,他在位期间统一了六国,建立起空前辽阔的大秦帝国,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p> <p class="ql-block">  秦始皇出生于邯郸(赵国),9岁离开回秦国,13岁继承王位,21岁加冕亲政,22岁亲政后铲除嫪毒、吕不韦等权臣,巩固权力,32岁再到邯郸,39岁号称皇帝,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陆续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首个中央集权王朝,自称“始皇帝”。</p> <p class="ql-block">  邯郸学步:战国时代,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到赵国都城邯郸去,看到邯郸人走路的姿态很美,就跟着学起来,结果不但没有学好,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到家乡。后来这个故事演化为成语,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也丢掉了。在邯郸市区中心地带有一座学步桥,传说燕国少年就是在这里学邯郸人走路的。</p> <p class="ql-block">  学步桥是河北邯郸的拱券型石桥,因“邯郸学步”的典故而闻名 。学步桥全长33米,面宽8.3米,通高7.8米。桥为三孔拱券式石板桥,每孔跨度为6.2米,高为2.4米,拱券顶部外各雕有一只俯视河水的吞水兽。桥下设有三大孔,两侧附设四个小孔拱券,每孔跨度为1.5米,高2米。桥面两侧各有19块栏板和18根望柱,栏板上雕人物走兽,柱头上分别雕有石狮、石猴等神兽。学步桥原为木质浮桥,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知县王曰善拿出俸银倡捐,将其改建为石拱桥,并根据庄子《秋水》篇的寓言故事,命名为“学步桥”。</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邯郸道,从学步桥到回车巷,全长约二公里,每一处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故事,仿佛在诉说着古城邯郸.历史的沧桑。</span>总说偏爱一座城,大抵是因为城里有能戳中人心的小确幸,于我而言,来邯郸的这份确幸,一半藏在成语故事里,一半便是喜欢这邯郸道上的“邯郸微笑”。</p> <p class="ql-block">  漫步邯郸道,一步一景,一眼千年。每一块石板都镌刻着时光的痕迹,每一盏灯火都映照出历史的低语。在这里,岁月不再遥远,风云变幻皆在眼前流转,仿佛只需驻足片刻,便能听见古人的脚步与心跳。</p> <p class="ql-block">  成语文化融入城市建设,邯郸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成语元素,如光明大街被打造为“成语一条街”,学步桥、回车巷等景区也全方位展示成语文化,还有100多部公交车成为移动的“成语主题展馆”,让成语文化融入市民生活。</p> <p class="ql-block">  站在廊桥上,欣赏邯郸道的美景,仿佛置身于一幅画卷之中,令人心旷神怡漫步邯郸道,感受脚下的每一块石板所承载的历史记忆,仿佛在与古人对话。古时的奔驰,如今的繁华,邯郸道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却始终保持着那份独特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华灯初上,古城如诗卷徐展,灯火阑珊处,人影绰约如画中行。青石板路映着流光,仿佛一步踏入千年前的战国梦境,繁华与静谧在此刻交织,心随景动,梦亦成真。邯郸道,古称串城街,是太行山东麓绵延千年的历史脉络。自夏商初现,至战国鼎盛,曾为赵国都城的交通要道,贯通燕魏,承载风云。如今的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全长2公里,总面积达35万平方米,串联学步桥、回车巷等18处人文景观,战国侠风犹存,明清书院静立,现代光影流转,古今交融,风华绝代,宛如一幅行走的文明长卷。</p> <p class="ql-block">  参观游览响堂山石窟,响堂山石窟又名响堂寺石窟,位于河北邯郸市西南侧的峰峰矿区,是国内的佛教石窟,也是河北省规模大的石窟。佛窟造像始建于南北朝北齐年间,经过历代修建规模盛大,现存有16窟佛窟和众多佛像,是华北地区访古游玩、拜佛祈福的一处胜地。如今游玩响堂山石窟,分为南北响堂山两处,两处相距约15公里,另外北响堂山石窟附近还有一处水浴寺也被称为小响堂石窟。</p> <p class="ql-block">  北响堂山石窟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最初开凿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北齐时期(公元550-577年)由文宣帝高洋主持开凿,是继《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之后新开凿的大型石窟群,被誉为“中国三大皇家石窟之一”。</span>距今约1500年。现存石窟20多座,摩崖造像450余龛,大小造像5000余尊。</p> <p class="ql-block">  作为连接都城邺城与别都晋阳的礼佛休憩地,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续凿,现存9座主窟及725尊佛像。石窟以中心方式塔庙窟为主,核心洞窟包括北洞;(大佛洞)中洞和南洞。大佛洞最大,开凿年代最早,是响堂山石窟的标志性洞窟。</p> <p class="ql-block">  北响堂山石窟群属于北齐建筑的有长乐寺、大佛洞、释迦洞、刻经洞和宋洞正壁雕刻。号称“河朔第一古刹“的”常乐寺由北齐文宣帝高洋所建,遗址位于鼓山脚下,与响堂山石窟遥望,原有建筑毁于大火。</p> <p class="ql-block">  石窟的建造有独特的艺术特色。采用塔形柱、覆钵式塔顶等独特结构,融合佛教与建筑艺术,体现北朝晚期向唐代写实风格的过渡。佛像造型丰圆,衣纹轻薄,面部表情庄严,展现北齐高超的雕塑技艺。1922年曾发现300尊佛像真容,但遭盗墓破坏。《北响堂山石窟》与《常乐寺》(河朔第一古刹,现为遗址)相邻,《常乐寺碑记》记载了其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  财神殿内供奉财神,是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可以参观和祈福的地方‌。常乐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始建于北齐时期,最初名为石窟寺,后在北齐天统年间改名为智力寺,直到北宋嘉祐年间才最终定名为常乐寺并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  邯郸市博物馆是邯郸市市级综合性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2020年11月13日,新馆正式开馆。新馆总建筑总面积30679平方米,建筑总高35.5米,分为地下1层,地上6层。地下一层为多功能厅和地下车库等;一层为观众综合服务大厅和青少年体验中心;二层为临时展厅;三层为“甘丹”风华——邯郸历史文化基本陈列;四层为磁州窑展、古代佛教造像石刻展、古代钱币展等专题陈列展厅;五层、六层配备有文物保护实验室、办公科研用房等。</p> <p class="ql-block">  常设陈列:有“‘甘丹’风华——邯郸历史文化陈列”“邯郸古代石刻艺术陈列”“方圆世界——中国历代钱币陈列”“磁州窑瓷器陈列”等。其中,“甘丹”风华——邯郸历史文化陈列展示了邯郸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邯郸古代石刻艺术陈列以单体造像文物、复原景观和图片的形式,展现了邯郸境内自北朝以来的石刻、造像艺术;方圆世界——中国历代钱币陈列展示了中国货币发展的历史及邯郸地区发行的货币;磁州窑瓷器陈列回顾了磁州窑产生发展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一层为观众综合服务大厅和青少年体验中心;二层为临时展厅;三层为“甘丹”风华——邯郸历史文化基本陈列;四层为磁州窑展、古代佛教造像石刻展、古代钱币展等专题陈列展厅;</p> <p class="ql-block">  广府古城,位于河北省永年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自然景观。据记载,广府古城始建于隋末,经过元明两代的增修,形成了规模。古城因其完备的城墙和护城河而备受关注,成为了中国平原地区城墙、护城河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城之一。如此宽阔的护城河,应该是全国数第一了。</p> <p class="ql-block">  历史悠久的广府古城,让我体会到了河北省邯郸的魅力。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旅行体验。</p> <p class="ql-block"> 广府古城简图,由图可以看出来,古城被环抱在宽阔的水域之中。广府古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北方水乡、风光秀美,太极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独一无二的古城、水城、太极城。</p> <p class="ql-block">  古城墙气势恢宏,古朴沧桑。城墙高10米,厚8米,它的城墙总周长有九里十三步之说,四门九城楼,基本修复,保存完好。东南角楼造型秀丽阳和门外面风景优美,旅游商区繁华热闹。</p> <p class="ql-block">  太极城:广府古城是杨式、武式太极拳发源地,诞生了杨露禅和武禹襄两大门派太极拳创始人,是闻名遐迩的太极之乡,太极拳圣地,太极拳从广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p> <p class="ql-block">  品尝地道的邯郸菜,享受邯郸没事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一部邯郸史,半部成语书”,邯郸像一座活着的成语博物馆,藏着1500余条成语典故。邯郸道更是一条串起三千年历史成语街。漫步在邯郸道的青石路上,回车巷、李景濂故居,邯山书院,邯郸学步里那个执着学步态的燕人,胡服骑射中赵武灵王革新的魄力,还有负荆请罪里廉颇与蔺相如的将相和……,仿佛每一步都能踩中一段历史。1500多条成语出自古城邯郸,彰显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福兴高趙邯郸道,这座城市的辉煌历史与灿烂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诠释。</p>

邯郸

丛台

历史

石窟

成语

陈列

古城

学步

广府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