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歳在乙巳,是歳國慶76周年慶典和傳统中秋佳節恰喜慶相逢。雙節既過,各地如潮遊人漸次歸郷。趁此秋光大好,於10月10日開始離津赴華東地區作一次説走就走的自由暢行。</p> <p class="ql-block"> 一一合肥篇(一)</p><p class="ql-block"> 合肥是一座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其歷史可追溯至秦漢時期,西漢元狩元年(前122年)置合肥縣。其名係指南淝河和東淝河交滙於此的地理特征。北魏-酈道元在其所著《水經注》中稱為“施合為肥”。</p><p class="ql-block"> 其後歷經三國重镇,隋唐廬州治所,明清省會變遷,至新中國成立後於1952年正式定為安徽省省會至今。素有“三國故地,包拯家郷”之稱。是江淮地區政治事事中心。</p> <p class="ql-block"> 從天津西站乘高鐵,經過四個多小時到達合肥南站。華東金秋行開始。</p> <p class="ql-block"> 三國時期這裏是曹魏和孫吳對峙的前綫,是雙方相互征伐戰事不斷的古戰塲。而今已成為市民、遊人休憇遊樂的公園。</p> <p class="ql-block"> 合肥<逍遥津公園>正門。</p><p class="ql-block"> 門楣上懸掛黑底金字<古逍遥津>匾(上)為晚清大臣陸潤庠書。</p><p class="ql-block"> 陸潤庠(1847——1915年)字鳳石,号雲洒、固叟。元和(今蘇州)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狀元。歷任國子監祭酒,山東學政。後任工部尚書、吏部尚書。官至太保,東閣大學士,體仁閣大學士。辛亥後留清宫任溥儀老師。</p> <p class="ql-block"> 園内主體雕塑為三國曹魏大將张遼提槍跨馬戒装像。</p><p class="ql-block"> 張遼(169一一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少時為雁門郡吏。中平五年(188年)被并州刺史丁原召為從事。興平元年(194年)從吕布攻曹操於兖州。</p><p class="ql-block"> 吕布敗亡後感曹操之義降曹,任中郎將。(在《三國演義》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門樓吕布殞命》中對張遼、吕布,曹操及劉備在此故事中的心理及語言、動作有極精彩有趣的描述 。讀者諸君可一參閱。) </p><p class="ql-block"> 建安五年(200年)在曹操與袁紹的“官渡之戰”中數有戰功,後升任蘯冦將軍。建安十三年(208年)進駐合肥。</p><p class="ql-block"> 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戰,遼以800將士襲擊東吳十萬大軍,直冲至孫權主帥旗下,吳軍崩潰 ,張遼追擊,大破吳军。自此張遼威震江東。曹丕即位後轉為前將軍,受封晉陽侯。</p><p class="ql-block"> 黄初三年(222年)帶病攻吳,卒於江都,謚剛侯。 </p> <p class="ql-block"> 塑像底座正面首行<威震江東>。碑文記述了張遼勇冠三軍,大敗孫權威震逍遥津的戰鬦過程。</p> <p class="ql-block"> 合肥之戰中孫權十萬大軍被張遼所破。孫權在甘寧、凌统等人保䕶下突出重圍,逃至一小橋邊,橋板已被拆掉丈余。權驚慌失措,幸得牙將谷利,請孫權將馬後退幾步,然後猛着一鞭,馬一躍而過,權得以脱險。故名此橋為“飛騎橋”。</p> <p class="ql-block"> 在合肥最繁華的商業步行街,有一小巷名“飛騎巷”,巷口有孫權縱馬飛躍的金屬雕像一尊。</p> <p class="ql-block"> 園中逍遥湖景色,天藍水清波瀾不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逍遥湖上逍遥舟,碧水微澜任我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昔日殺伐征戰地,而今大衆賞心悠。</span></p> <p class="ql-block"> 渡津橋</p><p class="ql-block"> 一橋横跨,長虹卧波。</p> <p class="ql-block"> 2021年合肥市中共廬陽區委、區人民政府,鑄鼎記述此園之由來。古代私家園林之幾經興廢,新時期公園之多方維䕶、修繕,提升功能,成為人民群衆的遊樂休憇之所。</p> <p class="ql-block"> 園中最高仿古建築一一逍遥閣。閣高22米,明三暗五,一層懸<逍遥閣>竪匾。</p><p class="ql-block"> 下面廣塲市民正在操練太極拳。</p> <p class="ql-block"> 閣内二層裝飾。下中為藻井,下右為漢代風格的圖案。</p> <p class="ql-block"> 閣内第三層四壁有莊子《逍遥游》全文。兹録其首:</p><p class="ql-block"> 北溟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鹏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p><p class="ql-block"> 此為鯤化而為鵬所由來。</p> <p class="ql-block"> 公園深處偶見一小巧精緻古建,月門上方有<籧(Qu)莊>小匾。飛檐翹角,芭蕉、翠竹點綴其間,門前一小石拱橋,红色燈籠懸掛檐下,饒有情致。</p><p class="ql-block"> 此莊始建於清-光緖三十年(1904年)係清末外交家龔心釗為其父龔照瑗(字仰籧)所建。</p><p class="ql-block"> 2021年經合肥市廬陽區政府按照“修舊如舊”原則改造後重新開放。</p> <p class="ql-block"> 過小橋,穿前堂,見院内有古戲台一座。其上一匾<籧庄听音>原來這裏不定期會有京劇、黄梅戲等戲曲演出。是一處兼具古典園林與現代文化功能的景點。</p> <p class="ql-block"> 回到前堂,是一間清雅的茶社。竹桌竹椅盡顯江南竹韵。室雅可人,遂入座歇息,清茶一盞沁人心脾,煩熱頓消。</p> <p class="ql-block"> 離開籧莊漫步出園,邊行邊問,走進市井煙火普通人的日常。穿過一個地下通道不覺已來到合肥市著名的商業步行街。華燈初上,店招通明,人流如織,繁華祥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初到合肥,半日匆此。</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