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重阳”之敬老礼仪

一年10班

<p class="ql-block">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为传承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感悟重阳节的文化内涵,泉州实小洛江校区一年10班以“我们的节日·重阳”为主题,开展了一场生动有趣的重阳节敬老礼仪班队课,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感恩,懂得践行。</p> <p class="ql-block">  课堂伊始,班主任播放了精心准备的重阳节主题短视频。视频里,秋菊绽放、登高望远的画面,搭配着“重阳节为何要敬老”“古人如何过重阳”的趣味讲解,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大家睁大眼睛认真观看,时不时与身边同学小声交流,对“重阳节”这个古老的节日有了初步的直观认知。</p> <p class="ql-block">  视频结束后,班主任接过“课堂接力棒”,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述敬老节的由来。从战国时期的“登高避灾”,到魏晋时期的“赏菊饮酒”,再到如今成为“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班主任结合历史小故事,将重阳节的演变脉络娓娓道来,让孩子们明白:重阳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承载着中华儿女对长辈的尊敬与关怀的“敬老节”,敬老爱老是刻在我们血脉里的文化基因。</p> <p class="ql-block">  “听完故事,大家觉得怎么做才是‘敬老’呢?”随着班主任的提问,课堂进入了“畅所欲言话敬老”环节。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分享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要听爷爷奶奶的话,不惹他们生气!”“看到外公外婆拎东西,要主动帮忙拿!”“给奶奶捶捶背,陪爷爷下棋,他们肯定很开心!”“吃饭的时候要先给长辈盛饭,让长辈先动筷子!”稚嫩的话语里满是真诚,一个个简单却温暖的想法,汇聚成110班孩子们对“敬老”的理解,也让“孝”的种子在心中悄悄发芽。</p><p class="ql-block"> 班队课的最后,班主任向全体同学发出“重阳实践倡议”:希望大家把课堂上学到的“敬老”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孩子们齐声答应,眼神里充满了期待,纷纷表示要做家里的“小小敬老员”。</p> <p class="ql-block">  从“听故事、说想法”到“动手做、暖心行”,孩子们把课堂上的感悟转化为实际行动——一句“您辛苦了”、一杯温热的开水、一次轻柔的捶背、一双洗净的双脚,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饱含着对长辈的尊敬与爱意。家长们纷纷用照片记录下这些温馨瞬间,画面里,长辈们的笑容格外灿烂,孩子们的身影格外认真,浓浓的亲情在小小的家中流淌。</p> <p class="ql-block">  这节班队课,让110班的孩子们真正懂得了“敬老”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点滴行动。孩子们在付出中收获了快乐,在陪伴中学会了感恩,也让中华“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在实践中代代相传,温暖了这个重阳,更照亮了孩子们的成长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