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奏响文明劝导之歌

老柳

摄影/编辑: 柳卫平 <p class="ql-block">秋日的桃江,细雨如丝,我吃完早餐后回返东方新城居住处,遇见了一群手臂上带着鲜红袖章的小区“文明劝导队员”巡查队。这里没有名胜古迹的喧嚣,却有家园守望的静水流深。最打动我的,这是一群平均年龄逾六十岁的志愿者,这是一群有爱心且有正义感和正能量团队。他们不是行政管理员,也不是城管工作人员,而是自发组织的业主——由退休教师刘永光先生牵头,组成的一支“文明劝导队”,用脚步丈量家园的温情。</p> <p class="ql-block">东方新城物业公司大厅里灯光柔和,刘永光站在队伍前面,向大家宣布今天劝导的流程程和巡游路线。他戴着那顶熟悉的帽子,制服整洁,臂章上的“文明劝导”四字被岁月磨得有些褪色,却依旧清晰。</p><p class="ql-block">墙上挂着几面锦旗,办公桌上堆放着巡查记录本,每一页都记满了问题点位和整改建议。他讲得很认真,像当年带学生那样一丝不苟。这支队伍没有经费,没有编制,可他们有比制度更牢固的东西——一份对家园的深情。</p> <p class="ql-block">她们并肩走在湿漉的街道上,红袖章在灰蒙的雨色里格外醒目,像一簇不灭的火苗。有人提着购物袋,有人撑着伞微微侧身避让行人,劝导队员步伐不急不缓,仿佛这场雨不是阻碍,而是他们日常仪式的一部分。每周四,无论晴雨,他们都会从小区物业集合,走过商铺林立的街道,穿行于车流与人潮之间,用温和却坚定的声音提醒人们:慢一点,让一让,文明就在这些细碎的停顿里。</p> <p class="ql-block">值勤巡查活动日,他们定时定点来到东方新城小区物业公司签到,在刘永光老师的组织下集中开完短会,确定巡查路线,统一出发开始巡游。</p> <p class="ql-block">他们在雨中行走的身影,坚定而温和。78岁的高爷爷推着小车,手持红色劝导旗走在前面;有人撑伞前行,袖章上“文明劝导”四字清晰可见。街道湿漉漉的石板映着斑驳光影,身旁是“东方新城”的招牌与现代楼宇,而他们的存在,让这个小区多了几分人情的厚度。无论是银行门前、住宅楼下,还是商业街口,都能看到他们耐心指引的身影。一位老人轻声提醒骑车的年轻人:“慢点,孩子,雨天路滑。”那语气不像执法,倒像长辈叮咛。</p> <p class="ql-block">今天他们来到了东方新城小区的地理石碑前,队员们要求我给他们团队拍张合影,我欣然答应。将此时此刻定格精彩瞬间。</p> <p class="ql-block">雨丝斜织,老人们走在湿滑的小区道上,脚步稳健。他们不穿制服,却自有威仪;不执权杖,却赢得尊重。一把把伞下,是六十岁以上的人生,也是最鲜活的社区温度。有人笑说他们是“银发护卫队”,可他们从玄耀自己在“守护”的功劳,只谦虚的说:“我们住这儿,就得管点事儿,因为这是我们的家园,每个人必须爱护和遵守规则。”</p> <p class="ql-block">推着小车的队员高爷爷,总爱在后备箱里备着几把伞和反光贴。“谁车停得不规矩,咱贴个条提醒,不伤和气。”他说这话时,正弯腰在一辆挡住消防通道的车窗上夹上温馨提示卡。他们见违规停放的车辆,查看车辆停放的电话号码,顺便打个电话,通知车主即时把违停车开走。雨滴顺着伞沿滑落,打湿了他们的裤脚,但他们浑不在意。这样的细节,日复一日,成了小区最踏实的底色。</p> <p class="ql-block">回到室内,我看到墙上挂满锦旗与证书,长桌旁的会议仍在继续。他们讨论着下周的巡查路线,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问题点位。一位队员低头书写,帽檐下的神情专注如学者。那本打开的笔记,像极了这个群体的缩影:朴素、认真、不求回报。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页页手写的记录,像时间的年轮,刻着这群普通人对家园的执守。</p> <p class="ql-block">那本摊开的笔记本,里面有队员们每次活动的签到记录,横线纸上字迹工整,日期、姓名、问题点位、整改建议,一一列明。它不像台账,更像一封写给社区的情书——用最冷静的笔触,表达最滚烫的关怀。</p> <p class="ql-block">这场旅行让我明白,最美的风景不在山水之间,而在人心深处。一座城的文明,原来可以由一群普通人撑起一把把伞,在雨中默默前行。他们不是英雄,却让平凡的日子有了光。当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是这些白发的身影,用脚步丈量出社区的温度,用一声声叮咛,奏响了最动听的文明之歌——那是属于东方新城的,邻里守望的晨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