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行7 天水仙人崖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五月的山风拂过耳畔,仙人崖的静谧如古寺晨钟,在心间轻轻回荡。这一程,与友同行,踏着青石步道,穿行于峰峦叠翠之间,仿佛步入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这里没有喧嚣,唯有林泉清响与檐角风铃应和,诉说着千年佛缘与自然灵秀的交融。</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仙人崖是麦积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核心子景区之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东南,距麦积山石窟约15公里。仙人崖建筑群始建于南北朝,历经唐、宋、明、清修缮,现存北魏晚期塑像、明代罗汉堂及清代壁画,兼具自然奇秀与人文底蕴,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石窟寺庙群,是研究晚期宗教艺术与三教融合的重要实物。景区以“三崖、五峰、六寺”为核心景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崖五峰:东崖、西崖、南崖依方位分布,玉皇峰、宝盖峰等五峰环抱,寺观建于峰顶或飞崖之下,形成“十八罗汉朝玉帝”的天然奇观。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寺遗存:包括木莲寺、灵应寺等,其中灵应寺为明代永乐皇帝赐名,曾是韩王朱松府第的家庙,现存明清殿宇27座、塑像197尊,部分建筑(如西崖大佛殿斜梁)为唐代遗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景区游览路线图标注非常清楚,我们按照推荐路线,从景区入口→仙人湖→千佛崖(南崖)→罗汉堂(东崖)→灵应寺(西崖),沿途可串联麦积山石窟、净土寺等周边景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仙人湖是麦积山峡谷中的湖泊,湖光山色与石窟寺庙相映,构成“仙水湖光”景观。仙人湖如镜嵌于群山之中,大坝横卧,碧波不兴。湖光映天,忽觉身心俱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崖的千佛崖始建于北魏时期,重建于宋、元、明。这是在高约7.50米、宽约23.1米的天然崖面上雕凿的小佛龛群。现存15排整齐划一的小龛,约有一千多个,原来每个佛龛内部都有一个神态各异的小佛像历经沧桑大多数己经不存在了。它与麦积山133窟里小千佛形式完全一样! 立于中间的是贤劫千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崖左侧因修建有舍利塔数座而得名舍利崖。舍利塔依托天然崖壁地形错落分布,塔体多为砖石结构,以单层覆钵式或楼阁式为主,塔身简洁古朴,部分塔身上刻有佛教题材的浮雕或经文,讲解说是宋代至明清时期的建筑特征。舍利塔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象征,与周围的东崖、献珠峰等自然景观融合,形成“天人合一”的景观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着山坡行走,游客已经融入到原始森林和峡谷溪流之中。南崖壁上凿刻的佛龛、洞窟、造像如蜂窝状有序排列,在宁静幽深中多了一点神秘感。仙人崖雅丹地貌特点的红色黄色中还夹杂着历史沉淀下来的黑色,似乎这里也曾有过烽火硝烟;以及雨水冰雪消融冲刷孕育出的绿色苔痕。南崖是这样,东崖亦是如此。罗汉堂、梯子洞不仅是在呈现在崖壁上的艺术,它们更加深入地植入大山的内部,开凿出可以供奉神仙、容留信徒的殿堂,在没有机械化作业的时代,这些应该也是百年工程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崖罗汉堂依岩而刻,风化斑驳却神态犹存,令人想起《水经注》所载“山川蕴灵,必托梵宇以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木桃道蜿蜒穿林,步步皆景,步步生禅,梯子洞陡峭幽深。梯子洞是明代崖阁式洞窟,利用崖面凹陷部位,悬空开凿而成。从东至西,由石莲洞、三佛洞、罗迦洞三洞组成。窟内塑像有披发仙人、三世佛、朱元璋子嗣及清代书法家王了望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崖古建筑群最集中、面积最大、佛殿数量最多的区域,其天然形成的崖穴长约90-116.4米、深10-20.1米,可容纳数千人,14座殿宇依崖而建,形成“上峰下洞”的独特景观。佛、道、儒在这里各自吸引着信徒,灵应寺里体会一段由尘入静的心路;娘锦庙,香火袅袅,传说此地曾有高僧结庐修行。</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殿宇内保存有唐、宋、明、清各代佛像100余尊,其中大佛殿的西北角斜梁架经鉴定为唐代屋架遗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大佛斜倚半躺半卧,好一幅悠闲自我的姿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崖的核心建筑为灵应寺(仙人崖的通称),殿内悬有“云联祗树浮金屋,香散天花满法堂”木刻对联,印证了历史上香火鼎盛的景象。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仙人崖作为是唯一保存完好的明代皇族家庙的地方,现存的部分泥塑可追溯至北魏晚期,从南北朝延续至今的宗教、建筑、雕塑等多元文化遗产,与松涛共成清籁,与巍巍仙人崖浑然一体,与崖下仙人湖湖光相映,三崖对峙间,峰峰耸峙如聚,一线天光垂落,恍若天地私语。此处非人间,乃仙所居处。</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