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肺癌转移是病情进展的重要表现,早期发现转移信号并及时干预,能有效延缓病情、延长生存期。从中医 “癌毒循经扩散、气血瘀滞” 的视角来看,肺癌转移的信号本质是癌毒侵袭其他脏腑、经络受阻的外在表现,以下 4 个信号出现 1 个就需高度警惕,尽早排查。</p><p class="ql-block">第一个信号是不明原因的骨痛。中医认为 “肾主骨生髓”,肺癌癌毒可循气血流注骨骼,导致骨络瘀阻、骨失濡养,引发疼痛。这种疼痛多为持续性隐痛、胀痛或刺痛,常见于肋骨、脊柱、骨盆、四肢骨骼,与活动无关,休息后难以缓解,夜间或凌晨可能加重。部分患者还可能伴随肢体麻木、活动受限,甚至出现病理性骨折,容易被误诊为骨质疏松、关节炎。一旦出现无明确外伤史的骨痛,需及时通过骨扫描、CT 排查是否为肺癌骨转移。</p><p class="ql-block">第二个信号是持续咳嗽、咯血加重或出现新的呼吸道症状。肺癌本身会引发咳嗽,但当癌毒转移至胸膜、纵隔或侵犯气道时,咳嗽会变得更加剧烈、频繁,且多为刺激性干咳,止咳药效果不佳;同时可能出现咯血增多、痰中带血加重,或伴随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 “癌毒壅滞肺气、脉络受损” 的表现,肺气失宣则咳嗽不止,瘀血内阻则脉络破裂出血,若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症状,需警惕局部转移或病情进展。</p><p class="ql-block">第三个信号是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乏力加重。肺癌本身是消耗性疾病,癌毒转移后会进一步耗伤正气、掠夺身体气血营养,导致全身能量不足。患者会出现体重莫名减轻、双腿酸软无力、稍微活动就累,甚至 “抬不动腿”,同时可能伴随食欲极差、精神萎靡、面色萎黄等表现。中医认为这是 “正气亏虚、气血生化无源” 的结果,正气被癌毒持续消耗,无法濡养脏腑、肌肉,若短期内体重下降明显或乏力感加重,需排查是否存在远处转移。</p><p class="ql-block">第四个信号是其他脏腑异常表现。肺癌癌毒可通过血液、淋巴转移至全身多个脏腑,引发对应症状:转移至脑部,可能出现头痛、头晕、视力模糊、肢体抽搐等 “癌毒扰神、经络阻滞” 的表现;转移至肝脏,可能出现肝区隐痛、腹胀、黄疸等 “肝络瘀阻、胆汁失常” 的症状;转移至淋巴结,可能在颈部、锁骨上、腋窝等部位摸到无痛性、质地坚硬、逐渐增大的肿块,中医称之为 “痰瘀互结” 的癥瘕。这些看似与肺部无关的症状,实则是癌毒扩散的重要信号,不可忽视。</p><p class="ql-block">中医强调 “治未病”,肺癌患者即便病情稳定,也需定期复查,同时关注身体细微变化。一旦出现上述任何一个信号,切勿拖延,应及时通过影像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明确是否存在转移。此时中医调理可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扶正固本、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思路,补充正气、抑制癌毒扩散,缓解症状、稳定病情,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p><p class="ql-block">马长春主任提醒:肺癌转移并非意味着治疗无望,早期发现转移信号并采取中西医结合的规范干预,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提升生活质量。重视身体发出的预警,及时排查、科学调理,才能在与癌毒的博弈中占据主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