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后勤部青藏兵站部 ‍首届电影系统战友联谊会(纪念册)

藍寳石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光影留痕 岁月如醇</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翻开这本影册,最先触到的不是纸页的温度,而是岁月的回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茫茫4000里青藏线,风沙呼啸的广袤戈壁,无际的雪山草原,“解放103A”放影机启动时的震颤,“甘光F16”放映机发出的吱吱声响,聚精会神操作放映机冻红的双手,为广大官兵送去精神食粮的喜悦 …… 这些老照片,是青藏线电影兵的青春底片,也是一个时代的光影注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这些老照片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这群电影兵普通的日常:在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为官兵们放映《南征北战》、《永不消失的电波》、《他俩和她俩》、《甜蜜的事业》等等,在零下30多度里,用棉袄裹住放映机防止冻坏不能开机,在移动发电机发电的灯光下,用镊子小心翼翼地修补划痕拼接拷贝;兵站、泵站、机务站,连队、仓库和医院,无不留下电影兵的足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如今,胶片已被数字信号取代,放映机也成了博物馆里的展品,但这些老照片却永远留住了青藏线电影人鲜活的模样。每一张发黄的照片,是一个未褪色的瞬间,每一页画面,都在诉说着被光影照亮的日子。这些美好的回忆,对青藏线电影兵来说,与放映机为伴的日子从未走远。在青藏高原当过兵的军人本色,激励我们一直奋力拼博向善争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愿翻开这本影集的人,能透过这些定格的画面,听见当年的胶片传动声,看见这群把青春写给青藏高原的电影兵,记得他们鲜活青春的模样和许多有趣的故事。如今,他们依然是时光里最执着的追光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p> <p class="ql-block">  总后勤部第三届幻灯调演全体合影</p><p class="ql-block"> 1977年10月25日</p> <p class="ql-block">  陈明理 朱继任 王 进 张跃华 黄德华 柳文俊</p><p class="ql-block"> 赵建荣 王幸福 张福跃 唐 瑜 黄曙伟</p><p class="ql-block"> 王杰夫 李立清 丰德兴 秦好学 陆艳萍 马红珍</p> <p class="ql-block">  总后赴沈阳沈松电影机械厂技训班结业留念 </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三年十月十五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青藏兵站部电影队</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兵站部电影队,隶属于青藏兵站部政治部,排级编制。平时的主要任务是兵站部机关作息时间的广播司号,为部机关、教导队放映电影,各种会场布置,礼堂管理,图书阅览室管理和借阅服务;八十年代初期“青藏兵站部展览室”管理和讲解,自建兵站部闭路电视网络系统(含325医院、教导队、红楼招待所)的维护和录影节目播放。部机关新礼堂建成后,电影队完成了舞台灯光、音响、幕布、放映设备、机房电力的建设与日常运行维护。担付了部首长下连队慰问的随行放电影任务,西宁地区影片拷贝的转运、发行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青藏兵站部文工团成立后,前期由电影队负责灯光、音响、舞美,每次下部队和外出慰问演出装台卸台,园满完成任务。90年12月协助文工团代表总后参加全军第四次文艺汇演取得第二名成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兵站部电影队历来藏龙卧虎,人才济济。“琴棋书画,打球照相”是不老的真实写真,“吹拉弹唱,布置会场;领导讲话,带头鼓掌。”是战友们对电影队的概括。这里是个培养人材的摇篮,为基层连队输送了许多优秀人才,走向部队领导岗位。</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91年1月10日,青藏兵站部电影队代表总后参加全军幻灯汇演,获二等奖。</p><p class="ql-block"> 会议期间,瞻仰毛主席纪念堂,登天安门城楼参观,进八一电影制片厂参观并与王晓棠厂长和在厂的演员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林暴风 </b>1968年从北京入伍。历任兵站部电影队长、宣传科干事,325医院政治处干事、门诊部及外科协理员,1985年转业。在北京市丰台区委统战部,丰台区政协任职。2003年退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赵芝萍 </b>1968年5月从北京市入伍。历任青藏办事处(后为青藏兵站部)放映员、广播员、电影队长、宣传科干事。1978年10月任空军航空兵第三十六师、空军西安场站干事。1986年1月转业到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干部。2011年3月在外交人员服务局退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王军利 </b>1969.12西安入伍,1970青藏兵站部电影队放映员 1972年西安医学院 1976年第22医院妇产科 1982年南空导弹3团卫生队 2000年退休 居住南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王 静 </b>1970年从兰州入伍进兵站部宣传队,1972年电影队放映员。1973年第二军医大学上学。 1975年长海医眼科护士,1981年长征医院门诊部护士长。2016年退休,居上海市松江区军休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李振虎 </b>1970年12月从陕西兴平市入伍。历任电影放映员,电影发行站技师,电影队队长,电影发行站干事。1982年底调四医大西京医院政治部任文化、组织纪检干事。1990年元月任院务部协理员,1993年任政治部协理员。1996年底转业到西北石油管道建设指挥部从事纪委、纪检监察、审计、工会和社保等工作。2011年元月退休。现居住在西安市未央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贺凤龙 </b>1956年6月出生于山西汾阳,1974年12月入伍到青藏高原,1975年3月任青藏兵站部电影队放映员,197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历任青藏兵站部电影队战士,电影发行站技师,政治部宣传科干事、文化科干事,格尔木综合仓库保管一队教导员,格尔木综合仓库政治处主任、副政委等职。1993年12月任青藏兵站部高级工程师,2006年退出现役,大校军街。</p><p class="ql-block"> 1985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艺术摄影系深造,1987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先后任青海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宁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青海省摄影家协会三、四、五届副主席兼秘书长。1998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评为首届“德艺双馨”优秀摄影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王庆春 </b>1976年12月<span style="font-size:18px;">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span>入伍,曾任汽车78团电影组、兵站部机关电影队放映员,格尔木电影发行站电影组长,兵站部机关电影队长,政治部干部科干事,格尔木综合仓库付政委。1997年9月转业,连云港市人社局社会保险处处长。2017年1月退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张勇 </b>1978.3月从山东德州入伍,兵站部电影队放映员,1982.10月退伍。1983.3月在四川省自贡市某国企参加工作。1984年一1988年半脱产读书。1988年一2018年先后从事共青团、政工宣传、办公室和经营管理工作。任团总支书记、政工干事、办公室主任、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和企业董事长。2018年退休后居重庆沙坪坝区大学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张戈强 </b>1979年12月西宁入伍,历任青藏兵站部电影队放映员,汽车76团政治处干事,兵站部教导队政治办公室干事,总后基地指挥部第一后方基地西安综合库政治处干事。转业至西安市文物局城墙管理所,退休后居空军军医大学友谊西路办事处(原总后西安基地指挥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丰德兴 </b>1974年12月入伍,在青藏兵站部汽车35团、电影发行站、兵站部电影队从事影视、文艺工作20多年,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获得荣誉嘉奖八次。1996年8月转业入中国农业银行朔州市分行任职至退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第325医院</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p> <p class="ql-block"><b>  田 凌 </b>1970年7月由西安入伍。历任兵站部机关电影队放映员,325医院电影组组长,325医院、22医院政治处干事,1985年转业到中共西安市委办公厅,工作到退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第二野战医院</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p> <p class="ql-block"><b>  刘津远 </b> 北京 1968年入伍,1971年任第二野战医院电影组组长。1975年底调军事医学科学院工作至退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张爱梅 </b><span style="font-size:18px;">1970年11月至1984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第二野战医院战士、干部,先后担任过政治处电影放映员、电影组长、文化干事。1984年5月份转业回天津,在中国邮电器材华北公司工作,曾任公司副总兼任公司所属企业三星级天波大酒店等总经理、公司工会主席。2008年1月份退休。退休前后在天津市山西商会从事社会工作并担任过一届会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青藏兵站部电影发行站|青藏兵站部政治部文化工作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青藏兵站部政治部文化工作站简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1970年3月,总后青藏兵站部下达命令,成立青藏兵站部政治部电影发行站。随着部队形势发展和文化工作任务拓展,1985年8月,经发行站申请兵站部审批,电影发行站更名为青藏兵站部政治部文化工作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组织架构:编制规模为正营级单位(70年代成立初期为正连级,70年代后期升格为正营级)。编制人数根据承担的工作任务而变化(70年代为30人左右、80年代中期开始为10人左右)。编制人员均为现役军人,由军官、志愿兵、士兵组成。主要领导,70年建站时设站长一人,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前期设站长、教导员两人,80年代中期开始设站长一人。内部机构,初期按分工内设发行、技师、电影、后勤、车辆等组,80年代中期开始按岗位定人定责,设宣传、发行干事、技师、会计、发行员、驾驶员等。管理模式,行政、人事、财务、业务(部分)归总后青藏兵站部领导,日常工作由兵站部政治部领导;电影、录像发行业务归兰州军区政治部文化工作站领导,和西安、西宁、银川、宝鸡等同属其分站,本站为格尔木分站;影视设备、文体器材供应配发归总后政治部文化工作站领导,和武汉、嫩江等站同属其分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工作任务:根据形势任务要求和高原部队政治文化建设发展需要,兵站部文化工作站的工作任务由最初的电影胶片、录像带发行放映管理,逐步拓展为压缩盒发送、数字播放器播放影片和文化体育建设管理为一体的新模式:一是承担青海西宁驻军(总后系统10个团级单位),格尔木地区驻军(总后系统为汽车团、油料、物资仓库、医院、通信、兵站等;其他驻军为铁道兵、基建工程兵(武警交通总队)、总参787、格尔木机场、兰空钾化厂等34个团级单位),青藏线部分驻军的电影录像发行放映管理、影视宣传、影视人员培训、影视广播设备供应维修等;二是承担青海及青藏线总后系统部队的文体器材供应配发,卫星接收天线、闭路电视安装维修等;三是承担青藏线沿线“三站”(兵站、泵站、机务站)电影放映任务(70年代建站至80年代初期,成立了3个电影组);四是自办兵站部电视台,承担驻格部队有线电视传输,协助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分院、青海师大电视教学和考试工作;五是为基层干部战士代售电视机、录像机、收录音机、录像带及部分文体器材等,为“三站”干部战士拍照、冲洗照片等服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工作简况:五十多年来,文化工作站几代干部战士恪尽职守,克服高原缺氧反应,长年累月奋战在东起青海西宁、南至西藏拉萨、北达甘肃敦煌2000多公里青藏线上,为青藏沿线部队官兵做好文化影视等服务。五十多年来为青藏沿线部队发行影视片近万部,配发各类文体器材、影视设备数千件,维修各类影视设备数万件。同时,在业务建设上重视对基层部队影视放映人员培训力度,每年分别在西宁、格尔木开办影视放映培训班,并积极联系总后、兰州军区文化工作站和上海八一电影机械厂等部门单位,组织安排影视放映人员赴内地培训,在做好培训工作基础上,选拔业务骨干分别参加兰州军区、总后系统和全军组织的技术比武活动。五十多年来,开办培训班80多期、参训3500多人次,外送去长春、兰州、武汉、九江、解放军艺术学院、上海八一电影机械厂等地培训200多人次。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立功、获奖情况:在青藏兵站部政治部的领导、总后文化工作站和兰州军区文化工作站的指导及关心关怀下,通过全体干部战士的努力,青藏兵站部政治部文化工作站集体和个人多次获表彰、立功嘉奖,集体:曾被总后文化工作站评为先进文化工作站,在本站召开现场会,颁发锦旗;被兰州军区评为模范工作站、年度考核优秀分站,被青藏兵站部评为集体三等功等。个人:多人荣立三等功,几十人获嘉奖、通报表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历任站长、教导员、干事、会计、技师、组长及工作人员情况:站长—樊世俊(首任站长,站升格后再任)、朱建国、刘春英、朱显林、马怀青、沈华迪、边风光、温江勇;教导员—惠恩顺、武宝生;干事—李振虎、张慧、沈华迪、边风光、刘田勇、张国忠、张薪涛、刘新鑫、张大勇、景小成等;技师—陈成书、李景海、何明运、孙启和、李春佩、原全民、张大举、焦喜盛、胡金明、王家树、李耿、刘国华、李小平、刘宇杰、赵起波等;会计—刘艺祥、李春佩、陈学民、马怀青、桂光佼等:电影组长—丰德兴、任照平、原全民、王庆春等;发行员—牛治安、付西建、赵中秋、邢光发、孙兴川、余世全、皇甫计刚、杜建伟、沈华迪、李云康、桂光佼、何卫锋、李耿、刘高桥、陈俊喜、吴海燕、苏云清、陈志明、田世军、薛高伟、党文律、李涛、苑见礼、熊辉、满国义等;放映员—赵中秋、陈明理、王学官、邢光发、李云录、李吉伟、段新秦、沈华迪、李建军等 ;驾驶员:龙德福、蔡西斌、任照平、冯兴烈、尚可升、石善平、胡绍汉、王风生、宁根秋、瓦贵富、孟宪平、武超产、王涛、郝春山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青藏兵站部政治部文化工作站几代干部战士,五十多年来始终牢记宗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发扬青藏兵站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精神,主动、积极、认真为基层一线干部战士送去精神文化食粮,前赴后继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为青藏线部队的政治思想文化建设作出了可歌可泣的功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2018年9月全军整编,青藏兵站部政治部文化工作站转隶西藏军区,同年12月文化站撤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  樊世俊 </b>1964年12月从延安报社入伍,1970年4月-1971年3月,任总后青藏兵站政治部影片发行站站长;1974年12月任汽车一团政治处俱乐部主任;1976年12月任一团五营十八连政治指导员;1982年11月任总后青藏兵站部电影发行站站长。1985年3月转业至陕西延长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曾任行政科科长、总务科科长、企业管理科科长、油田开发工程处处长,1996年10月退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武宝生 </b>1968.2由陕西扶风县入伍。历任汽车76团放映员、组长、俱乐部主任,兵站部电影队队长,宣传科干事,电影发行站教导员、站长,宣传科副科长,汽车76团政治处主任,101油库政委,汽车35团政委,兵站部政治部副主任,第四军医大学直属干休所政委、所长,军事预防医学系政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杭 泳 </b>1970年江苏东台入伍到934仓库放映员,72年12月调兵站部发行站,电影队任放映员、技师,78年调天津运校,79年调蚌埠车管学校,80年到镇江陆军船艇学校任教员,88年到90年石家荘军事教育学院电教编导专业学习,90年回船艇学校电教中心任教员、中心主任。97年转业到镇江市广电局,2012年退休,现居在上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朱显林 </b>1970年12月从湖北天门市入伍。先在陕西华阴县汽车35团留守处电影组放映员、76年上格尔木汽车35团任电影组组长、司训队付指导员、宣传股干事。83年调兵站部政治部文化工作站任付站长、站长。91年任101油库政治处主任。转业后,曾任中国石化江汉油田运输处清河运输大队大队长、处长、党委书记,江汉油田房地产管理处党委书记。退休后爱好书法,现为中国老年书协、湖北省书协、中国石化书协会员。现任潜江市老年书协理事,广华分会会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李春佩 </b>1973年12月入伍,74年4月调兵站部电影队放映员,76年至86年在电影发行站先后任会计、技师,先后4次任放映员培训班教员。86转业在山西省孝义市广播电台、电视台任工程师。2015年退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原全明 </b>1978年3月从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入伍,78年11月59243部队电影组,79年天津参加放映员培训,79年8月兵站部文化工作站放映员,80年12月提干任电影组长。83年上海电视一厂参加电视维修培训,85年到北京参加闭路电视培训。84-89年任电影发行站技师。89年10月转业到稷山农业银行工作。2018年3月退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沈华迪 </b>1980年11月入伍,先后在管线团教导队任文书,兵站部电影发行站任放映员、发行员、干事、副站长、站长。1996年7月转业至上海金山,先后在区委信访办公室任信访科长、综合科长、副主任,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张慧 </b>1976年江苏东海县入伍,78年至80年在部电影队先后任放映员、图书管理员。80年至85年在部电影发行站先后任电影组长、会计等职。后转业江苏省东海县国土局至退休。现居上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陈明理 </b>1978.12由陕西礼泉县入伍,历任青藏兵站部电影发行站、部机关、部教导队电影放眏员(电影组组长),1988.11任部司令部自动化工作站程序员,参与研发的《青藏兵站部后勤指挥管理系统》、《公路运输指挥管理网络系统》分别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青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转业。先后任青海省劳动人事厅、青海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信息中心主任副主任(高级工程师)。2021.5退休,现定居咸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焦喜盛 </b>1978年3月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入伍,78年6月至1982年在管线团修理连,1983年至1984年在管线团教导队任教员。1985年至1996年在青藏兵站部政治部文化工作站任技师。96年转业在稷山县住建局工作。现已退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任照平 </b> 1974年12月从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入伍,历任话务员、驾驶员、电影组长、助理员、汽车连连长等职,1988年转业回原籍县人民银行工作,2017年退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陈学民 </b>1973年12月从陕西蒲城入伍。79年到发行站任会计。84年调到兵站部教导队,后任教导大队八队队长。91年转业到陕西省供销合作社,2014年退休,现住西安市未央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冯兴烈 </b> 1974年12月在神木县入伍,75年3月分到汽车一团十三连任通信员,76年10月到一班开车,77年调四班当班长,78年调电影发行站,82年调一O一油库电影组。八六年转业到神木县交通局,后在县运输公司当经理。2014年退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孙兴川 </b>1976年12月从四川宜宾入伍,1977年5月在总后汽车一团新训结束后调指挥所电影工作站,负责格尔木地区部队电影发行工作,电影发行员、放映员。1978年12月入党。1980年12月退伍,安置在司法局。1985年考取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三年毕业后曾在县委办、国土局、政法委、司法局等单位工作并任职。2000年4月提前退休。现居住四川宜宾叙州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余世全 </b>1977年入伍,进兵站部格尔木指挥所,1979年兵站部电影发行站,1982年湟源704库,历任战士、放映员、电影组长。1990年退役至四川省高县丝绸集团总公司,历任保卫干事、秘书、办公室主任兼工会主席、董事兼副总经理。2018年退休后定居贵州省贵阳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段新秦 </b>1978年12月从陕西户县入伍到汽车76团,1979年8月调入青藏兵站部电影发行站任电影放映员。1982年12月退伍进入西安市物资系统工作,现已退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边风光 </b>1980年10月从陕西兴平入伍,部队影视工作31年。1981年至1989年9月在汽车35团电影组放映员、组长,参加过“M8〞行动,记三等功一次。1989年10月在二十二医院,电影组长、宣传干事。1992年10月,文化工作站干事、副站长、站长。2011年3月自主择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胡金明 </b>1980年11月入伍,湖北省武汉市人,81年贵德农场放映员,85年兵站部电影队借调工作,86年兵站部后勤部摄像,87年格尔木文化工作站。91年调武汉基地指挥部文化站,92年提干,2005年曾荣获全军文化器材维修技术能手。2009年在总后文化工作站站长李保国的领导下,带领总后系统文化工作站参加全军在南京军区举行的放映技术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从事了32年的军队电影放映、文化器材维修、影视发行、放映员技术培训等工作。2012年在部队退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何卫锋 </b>1993年12月入伍,1994年10月份调入青藏兵站部文化工作站,主要从事电影放映、检片、电影发行等工作,1996年8月份因入学调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青藏兵站部格尔木大站、西宁大站</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青藏兵站部格尔木大站电影队简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b><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一)格尔木大站电影队的前身是原总后青藏办事处电影队。1962年初青藏办事处从格尔木迁址西宁市,同年在青藏办事处原址组建格尔木大站,拉萨大站并入格尔木大站。原青藏办事处电影队除朱建国技师随机关到西宁外,所属三个电影组和拉萨大站电影组合并重新组建为格尔木大站电影队,编制三个电影组11人,队长为连级,组长为排级,放映员为战士。原青藏办事处电影队的上线放映任务、以及负责格尔木地区部队电影发行的职能一并移交格尔木大站电影队,电影发行由一名同志专人负责。1969年青藏办事处降格更名青藏兵站部,电影发行站相继列编成立,格尔木大站电影队负责驻格尔木部队的电影发行任务移交发行站,库存的100多部电影拷贝由兰州军区文化工作站调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二)格尔木大站电影队的放映任务除了站属驻格尔木部队外,主要有4条线20多个兵站和分散执勤点。东线,格尔木至西宁800多公里6个兵站(倒淌河、江西沟、茶卡、都兰、香日德、诺木洪);中线,格尔木至唐古拉山600多公里7个兵站(纳赤台、不冻泉、五道梁、二道沟、沱沱河、温泉、唐古拉山);南线,唐古拉山至拉萨600多公里7个兵站(安多、当雄、黑河、谷露、羊八井、拉萨、林芝);北线,格尔木至甘肃柳园700多公里6个兵站(大柴旦、花海子、冷湖、长草沟、敦煌、柳园)。电影队上线巡回放映一次电影需要两个多月,全程2700多公里,成为全军放映线路最长、放映点最多、地理环境最恶劣、放映任务最重的为兵服务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1963年拉萨大站恢复建制,南线7个兵站的放映任务归属拉萨大站电影组负责,格尔木大站电影队负责东、中、北三条线。1968年组建独立通信营,中线增加了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温泉4个机务站和大站开新嶺煤矿共5个分散执勤分队。1974年在西宁物资转运站基础上组建西宁大站,东线6个兵站的放映任务归属西宁大站电影组负责。格尔大站电影队除临时执行兵站部下达上线慰问任务外,主要负责中线和北线近20个分散执勤点的放映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三)格尔木大站电影队自1962年成立到1979年,电影队编制一直是一队三组,先后有四任队长和多名组长履职。第一任1962年至1963年是文队长(名字不祥)组长陈志孝;第二任1963年至1968年是陈队长(名字不祥)组长李柏林;第三任1968年至1975年,队长李柏林,组长白宏民、李保国(1970年白宏民调新组建的汽车77团宣传股任干事);第四任是1975年至1978年,队长李保国,组长张国权;1978年9月李保国调总后机关单位任职,电影队由张国权和王中建分别任组长。七十年代期间,放映员刘文君、张建军先后提干调走,推荐张景堂、韩和清上了大学,王世益调入大站卫生所,李国华调总后机关军人俱乐部,王瑞调大站政治处宣传股,王学官调兵站部发行站;曹浩发、张治安、张来民、郑双庆、梁金海、杨柱英、龙仕芳、秦登顺、郭政、霍培宽等先后复员离队,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进入八十年代后,电影队编制和放映任务进行过几次较大变动。1979年底,电影队缩编为电影组,张国权、王中建调整到基层部队任职,高富平任组长,原大站电影队的放映任务统一由兵站部电影发行站新编电影组负责。1983年初,发行站电影组和格尔木大站电影组合并重组格尔木大站电影队,编制4个组,兵站部机关电影队队长杜德双、发行站电影组组长任照平、放映员赵中秋、李吉伟等调大站电影队,杜德双任大站宣传股干事兼队长,组长分别是任照平、高富平、赵中秋和李吉伟,重组后大站电影队全部承接了发行站电影组上线放映的任务。1984年底,全军部队取消干部电影组长编制,干部调离后由志愿兵赵忠秋任队长。1987年军士长李吉伟担任队长,放映员扩编为17人(包括2台放映车2名驾驶员),上线放映任务增加为每月2次,每次2部电影。期间为兵站培训16mm放映员30余名,同时利用上线机会,开展为兵站送报刊、为官兵送书信的服务活动,深受基层欢迎,电影队被基层官兵誉为雪山天使,放映员万海涛为兵服务的工作照曾刊登在人民日报上,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1991年电影队又一次缩编为一个电影组,由志愿兵刘田勇任组长,上线放电影改为上线送录像带。1983年至1991年,放映员袁争力、冯泽、李鄂、杨宪法、鄢文军、向文武、席顺祥、刘田勇等先后考入军校离队。放映员欧阳厚军、钟学兵、秦海宁、岳明、万海涛、张海涛、李志红、李富清、谭勇、刘维军、朱晓俞、刘志宏、李光辉、薛广斌、王树生、张晓明、司小昆、黄伏松、崔英元、樊厚东等先后复员回乡。曾经担任放咉车驾驶员的有马靠武、罗长军、易丙君、郭文运、张金云、李会生、白瑞武、樊光明、王西生、黎志明等先后调离、转业复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2000年后上级陆续为基层单位配发了DVD播放机,建立了影像资料库和卡拉OK活动室,安装了“村村通”电视接收设备,基层官兵文化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从此,文化服务的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网络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宣告曾经广受基层官兵欢迎的电影放映已被先进技术装备取代,电影队(组)完成了流动上线放映的历史史命,把服务重点放在为基层培训文化噐材使用人才和噐材裝备维修服务等保障性工作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四)几十年来,在格尔木大站电影队从事电影放映的干部战士始终坚持为基层服务为兵服务的宗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高原精神,代代相传,为加强基层部队全面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电影队上线除为“三站”服务外,同时还为沿线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人民群众服务,解决他们文化生活缺乏、枯燥的困难,受到他们的一致赞扬!电影队为基层服务的事迹多次受到上级机关的表扬和奖励,曾连年被评为先进集体,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多人立功受奖。虽然青藏线流动电影放映这项工作随着时代的进步已经成为历史,但对于曾经为此奋斗的青藏线放映人来说,在人生旅途中是一段无怨无悔、值得骄傲的经历和刻骨铭心的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p> <p class="ql-block"><b>  李柏林 </b>1960年7月从四川剑阁县入伍,解放军格尔木3405工厂战士;1961年12月调青藏办事处电影队战士放映员;1962年2月-8月,参加总后在重庆举办的广播、电影放映培训班学习;1962-1975年,在格尔木大站电影队先后任放映员,放映组长、电影队队长;1975-1979年,任大柴旦兵站副政治教导员;1980-1984年任格尔木兵站政治教导员;1984年5月转业四川剑阁县供销社。1997年12月退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李保国 </b>1969年2月从河南林县(现林州市)入伍,1969年—1972年4月,格尔木大站电影队战士放映员,1969年夏在西宁参加兵站部初级电影放映员培训班,为期一个月;1972—1975年任放映组长,1974年在北京参加总后中级电影放映培训班,为期3个月;1975—1978年任队长;1978年9月—1980年调总后勤部政治部文化工作站任干事,1980年参加总政文化部在沈阳举办的全军电影放映师资骨干培训班,为期6个月;1980年—1985年任总后机关军人俱部电影队队长;1985年—1987年任总后政治部文化工作站副站长;1987年—1998年先后在总后政治部宣传部、文化部任文体组组长,分管总后直属部队院校文化工作;1998年—2010年任总后政治部文化工作站站长,指导和服务部队文化器材装备建设和影视装备使用维修技术培训工作;2010年10月退休,2012年移交北京海淀区军休所安置休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刘文君 </b>1970年12月入伍,格尔木大站电影队放映员,格尔木大站政治处书记、干事、股长,纳赤台兵站教导员。1986年转业到宝鸡县委办公室、组织部工作,2005年由宝鸡市陈仓区环保局退休。宝鸡市书法协会会员、宝鸡市毛泽东诗词书法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郑双庆 </b>1971年从兵站部入伍,在格尔木大站电影队任放映员;1977年复员回北京,在北京医药站器材科工作,同年考上北京经济学院贸易经济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获学士学位;1982年分配在北京市医药总公司外经处、组织部工作;1986年调入國家外汇管理局,历任办公室主任科员、副主任、非贸易处处长、检查处处长、高级经济师;1995年元月派到香港工作至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赵中秋 </b>1972年12月入伍,总后独立通信营放映员,1977年底调兵站部电影发行站放映员,1983年调格尔木大站电影队,任电影组长、电影队长。1988年4月转业,入职河南省舞阳县文化局任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舞阳县图书馆馆长。从文化广电旅游局退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王中建 </b>1972年12月入伍,73年3月进入格尔木大站电影队,78年任电影队电影组长,80年调大柴旦兵站书记。82年秋到湖北襄阳军校学习,83年10月分配到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院政治部文化干事,85年调河南省许昌市军分区。86年10月转业许昌市教育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杜德双 </b>1976年安徽怀远县入伍,77年至82年在兵站部电影队任放映员、队长。83年调格大站任电影队长,主管中、北、东线及驻地电影文化工作,1988年至2004在格大站任组织干事、政治教导员等职,在格大站退休。现居上海。</p><p class="ql-block"> 青海省摄影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高富平</b> 1976年2月从山西省保德县入伍,在格尔木大站电影队放映员、组长;84年初连队副指导员,期间在襄樊后校成人大专班学习二年;87年初调格尔木综合仓库勤务连指导员;同年底调总后教导大队任放映教员、训练参谋、教导队长、训练处长、副大队长;99年初调丰台综合仓库任主任;01年底转业到丰台公安分局纪委调研员,2016年10月退休。现居住北京丰台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欧阳厚军 </b>1978年10月从湖南省衡阳县入伍,历任青藏兵站部格尔木大站机关公务员,电影队放咉员。83年11月退伍回乡,先后从事乡村放映、养殖等工作。1988年起担任村支部书记等职。2018年正式退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李吉伟 </b>1980年11月从陕西户县入伍,历任212团公务员,兵站部政治部文化工作站放映员,格尔木大站电影队放映员,电影组长、电影队长。1994年3月转业至青海瀚海集团工作。现己退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刘田勇 </b>1985年从陕西兴平入伍,1986年3月调入格尔木大站电影队放映员,电影组长;94年底提干仍管理电影组,97年3月调兵站部政治部文化站当影片发行干事,99年调回西安建筑工程研究所,任管理处副处长,2011年自主择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韩洪涛 </b>陕西淳化县人。70年入伍,青藏兵站部西宁大站(59285)电影组组长。现居陝西淳化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李万泽 </b>1972年12月从湖南溆浦入伍,青藏兵站部西宁大站电影组放映员。 2013年退休,现居湖南娄底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总后勤部汽车团、工建团、通信营、第22医院、3405工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b></p> <p class="ql-block"><b>  丰德兴 </b>1974年12月山西山阴县入伍,汽车35团一营汽车修理工、政治处电影放映员,参加总后勤部幻灯汇演立三等功一次。1978年5月调青藏兵站部电影发行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赵建荣 </b>1978年10月从陕西户县入伍,79年3月在总后汽车第35团新训结束,后分到陕西华阴司训队电影组,同年底调回团部电影组,81年入党,83年调总后综合仓库电影组,同年参加青海省电影技师培训班学习取得技师资格证。1986年8月调入兰州军区西安通信学院训练大队政治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92年10月转业到西安市雁塔区人武部政工科;1996年5月至2020年先后在雁塔区劳动人事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雁塔分局、雁塔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工作。2020年10月退休,现因需要区委组织部留任继续工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庞启洪 </b>1981年10月从四川省宜汉县入伍,82年3月新兵训练结束分配到总后汽车第35团电影组任放映员。84年考入总后勤部电影组长培训班,后转入兵站部教导队汽车排长专业学习。86年入党,历任汽车排长、政治指导员,91年调入兵站部军需科任助理员,94年调入总后重庆第三基地后转隶为成都军区后勤部联勤第37分部,担任管理处处长,2000年调入武警重庆总队,先后任总队教导大队副队长,总队后勤基地主任,总队运输处处长,后勤部副部长,第一支队支队长。2013年从部队退休,现为“重庆易泊大数据有限公司”董事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王晓歧 </b>1969年11月入伍,在青海格尔木汽车第76团4营当广播员一年,下汽车连队一年。后调76团西宁团部电影组。1979年3月复员后参警,2012年退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曹万社 </b> 1974年12月从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入伍。1978年8月任汽车第七十七团电影组组长,1987年任教导大队一队政治教导员。1990年转业渭南市政府部门工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陈仲强 </b>1976年12 四川宜宾市高县入伍,1978年10月入党,1977年4月汽车77团电映组任放映员,1981年1月退伍。在县民政局报到时被复工复职到县电影公司工作任放映员,1983年任县城电影院经理。1987年12月调县新华书店任副经理,1990年任县新华书店经理,2016年7月退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唐 瑜 </b>1978年从陕西周至入伍,1980年入党。历任汽车77团放映员、排长、宣传股干事。青藏兵站部宣科干事。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处干事、政治部办公室主任,训练部政治处主任,学员旅政委,研究生管理大队政委、党委书记,大校军衔。</p><p class="ql-block">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社科院书画艺术中心特聘书画艺术家,陕西省民间艺术促进会、金秋书画社会员,陕西省军旅书画家协会理事,陕西任氏释草符号书法研究会副会长,西安老年大学书画院副院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奚建泉 </b> 1973年12月入伍,74年5月任78团电影组放映员,77年6月任电影组长,78年8月任宣传干亊(兼电影组长),84年6月转业至蒲城商业局、人社局任职,2015年2月退休。原总后勤部美朮创作员、现陕西省美协会员,蒲城县美协顾问。现住陕西蒲城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郭永信 </b>1973年12月入伍,74年6月由汽车三团调格尔木文化工作站(同付西建一块进发行站)76年调兵站部电影队,78年调934、704库任电影组组长,81年调总后西安第一干休所,政治干事。1990年转业西安市税务局,2014年退休,现居西安市碑林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张遂新 </b>1973年入伍,兵站部电影队放映员,75年随兵站部宣传队赴青藏线为沿线兵站指战员慰问演出,76年调78团电影组,77年提干任78团保密员,78年武汉后勤学校参谋系学习,80年毕业回78团先后任电影组长,副指导员,指导员等,85转业回河南平顶山市企业工作,担任企业办公室主任,2012年退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许中华 </b>1974年12月从重庆梁平入伍,汽车78团电影组放映员。1983年退伍在重庆市梁平民政局,扶持街道办企业工作,1989年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进入重庆市梁平中学至2014年退休,现任退委党支部书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黄亚光 </b>1979年12月从上海浦东入伍,新训结束进汽车78团电影组。1983年10月退伍回原籍,在镇广播站、广播站家电维修部工作。1997年6月月登记注册“上海浦东雅丽园艺有限公司”至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常 鹏 </b>1974年10月1日入伍,青藏兵站部通信营新兵训练后分配电影组,放映员。历任副连长、连长、营机关管理员。转业至格尔木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打击经济犯罪办公室任主任、格尔木市委机党委副书记,格尔木市七四三台台长。2000年上划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916台台长。2014年退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李世德 </b>1976年1月至198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22医院电影组放影员,82年退伍。历任乡镇文化专干、企业办公室主任、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镇党委书记、大学城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兼)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兼)组织部副部长。2016年退休后创建《世德提琴工作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吕兴宇 </b> 1974年12月入伍,1977年与韩仁品参谋、乔万银一起接受放映培训,师承格尔木大站电影工作站孙启和、李春佩学习放映技术,成为修理营电影组成员,78年带队上中线慰问各兵站泵站,放映《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阳城暗哨》。正值文革结束,改革初兴,与各兄弟部队放映组跑片放映《春苗》《决裂》《创业》《黑三角》《青松岭》等影片,给诺木洪农场(监狱)放过电影。79年任修理营政治干事兼电影组组长。80年1月随修理营整编进入陕西汉阴县,隶属西安基地指挥部(友谊西路)。81年1月修理营撤编,调任517仓库政治处干事。83年总后房山师干班大专班学员。85年任西安基地指挥部政治部干部处干事,86年任517仓库管理处协理员、副处长。1989年转业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办副主任、组织部副部长,2016年退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吕兴宇 </b>1974.12入伍,78年修理营获批的电影组编制,在电影发行站学习后任第一任电影放映员,79年提干后任政治干事兼电影组组长。80年1月修理营整编后隶属西安基地指挥部进入陕西汉阴县,81年修理营撤编,调任517仓库政治处干事、总后房山师干班大专班学员、西安基地指挥部政治部干部处干事,517仓库协理员、管理处副处长。1989年转业,在太原理工大学组织部至2016年退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唐朝华 </b>1970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3405工厂参加工作,1974年—1980年担任3405工厂放映员。青海师大政教专业毕业。1987年—1992年调格尔木市委市政府工作。1992年调广州工作。2013年广州退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后勤部青藏兵站部首届电影系统联谊会剪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半个世纪过去了,2025年10月,古城西安丹桂飘香。昔日青藏线电影兵相聚古城,回忆往事亲切言谈。开幕式的整队报告,高唱《战友之歌》的嘹亮声音,顿时将大家带入那火热的军营生活。虽然这群人已经两鬓斑白,风度怡然不解当年,脸上的皱纹更能显示其智慧和力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李振虎</p> <p class="ql-block">  🌹林暴风</p> <p class="ql-block">  🌹田 凌</p> <p class="ql-block">  🌹史全会</p> <p class="ql-block">  🌹唐 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镜头里的三代青藏线电影人,有的年近八旬,满头银发,神采奕奕;有的即席感言,思维敏捷;有的忆想当年,话现在还在为社会奋献,声情并茂。这组照片是青藏高原电影兵青春不老的写真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王军利</p> <p class="ql-block">  🌹李春佩</p> <p class="ql-block">  🌹张 勇</p> <p class="ql-block">  🌹刘文君</p> <p class="ql-block">🌹李吉伟</p> <p class="ql-block">  🌹张爱梅</p> <p class="ql-block">  🌹杭 泳</p> <p class="ql-block">  🌹曹万社</p> <p class="ql-block">  🌹焦喜盛</p> <p class="ql-block">  🌹王庆春</p> <p class="ql-block">  🌹冯兴烈</p> <p class="ql-block">  🌹陈仲强</p> <p class="ql-block">  🌹郑双庆</p> <p class="ql-block">  🌹原全明</p> <p class="ql-block">  🌹陈明理</p> <p class="ql-block">  🌹任照平</p> <p class="ql-block">  🌹陈学民</p> <p class="ql-block">  🌹沈华迪</p> <p class="ql-block">  🌹李万泽</p> <p class="ql-block">  🌹欧阳厚军</p> <p class="ql-block">  🌹常 鹏</p> <p class="ql-block">  🌹赵建荣</p> <p class="ql-block">  🌹王小歧</p> <p class="ql-block">  🌹高富平</p> <p class="ql-block">  🌹刘田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军中结友谊 战友加兄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span>人人表情喜悦,个个语言丰富,句句情义绵绵,大家似乎又回到当年,心里翻滚着对青藏高原的美好回忆。人一旦忘却年龄,就会无比开心,让我们相约第二届联谊会再相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摄影美术书法作品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b></p> <p class="ql-block">  🅰️ 贺凤龙 作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 朱显林 作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唐 瑜 </b>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社科院书画艺术中心特聘书画艺术家,陕西省民间艺术促进会、金秋书画社会员,陕西省军旅书画家协会理事,陕西任氏释草符号书法研究会副会长,西安老年大学书画院副院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 唐 瑜 作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 奚建泉 作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刘文君 </b>宝鸡市书法协会会员、宝鸡市毛泽东诗词书法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 刘文君 作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 郑双庆 作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特别感谢唐瑜 李保国 沈华迪战友提供文字支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感谢各位战友提供老照片和个人简历信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感谢李振虎队长和联谊会筹备组战友们辛勤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祝福战友们身体健健康康,生活平平安安,开心快乐每一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