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3月3日,因侄孙子要过百天,我和老伴提前回了西安。在西安能待一个星期。我妹提议,我们俩,加上我姐、我妹,我们4个人用两天时间去宝鸡这个千年古城转转,看看“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p> <p class="ql-block">说走就走,3月4号,我们4个9点多从西安火车站出发,坐火车直达宝鸡。</p> <p class="ql-block">火车很方便,绿皮车也就2个来小时,火车上人不多,12点前我们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宝鸡城市不大,火车站离我们提前预定的酒店不远,打个车不到10元钱。我们放下行李,在酒店附近吃了中午饭,直接打车去青铜器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青铜器博物院在中华石鼓园内</p> <p class="ql-block">这有一个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这里石碑巍然矗立,浮雕墙上镌刻着古老的历史印记。</p> <p class="ql-block">石鼓阁</p> <p class="ql-block">我们步入中国青铜器博物院,该博物院以青铜器专题展览为核心,依托石鼓园的历史文化背景,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带。</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辆古代的马车</p> <p class="ql-block">展厅中央有国家主席习近平二O二五新年贺词</p> <p class="ql-block">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中一路走来,"中国"二字镌刻在"何尊"底部,更铭刻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p> <p class="ql-block">我们先观看了承载着宝鸡千年记忆的《宝鸡历史文化墙》,它像一幅立体的“时光长卷”,带我们穿越从秦汉到现代的历史隧道!</p> <p class="ql-block">第一展厅,青铜器之乡。</p> <p class="ql-block">三千年前,周人来到了这块土地,奏响了西周王朝的序曲,让这片土地一度成为王朝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世家大族在这里云集,不仅用家国情怀谱写出域有四方的王朝赞曲,更留下了大量的青铜瑰宝。自西汉以来,宝鸡不断出土青铜器,其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刻内容之重要,居全国之首,使我们叩问历史、凝聚共识的力量源泉。宝鸡,是当之无愧的“青铜器之乡”。</p> <p class="ql-block">云纹分裆鬲</p> <p class="ql-block">弦纹鼎</p> <p class="ql-block">单柱兽面纹爵,兽面纹觚。应该都是装酒用的。</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分裆鼎</p> <p class="ql-block">父丁盉</p> <p class="ql-block">亚共庚父丁尊</p> <p class="ql-block">父甲壶</p> <p class="ql-block">董家村窖藏出土37件</p> <p class="ql-block">宝鸡地区的姬姓世族</p> <p class="ql-block">单五父壶</p> <p class="ql-block">第二展厅,周礼之邦,主要围绕周礼文化展开,包含礼定天下、崇礼尚德、礼序乐和三个单元。该展厅通过青铜器铭文、非遗作品展示等元素,阐释周礼对儒家思想的影响及当代价值。</p> <p class="ql-block">带盖龙纹鼎</p> <p class="ql-block">周罍</p> <p class="ql-block">琱生尊</p> <p class="ql-block">何尊作为镇馆之宝在此展出,其铭文以360度全景空间展示,强调“中国”概念的历史渊源。</p> <p class="ql-block">铭文中的“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中国"二字寓意不偏不倚不畏惧也不侵犯,是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处世之道。何尊铭文的核心内容:“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民”。这是何尊铭文中最具历史意义的一句,首次出现“中国”一词(指洛邑,即天下的中心),表达了周成王定都成周、统治四方的政治理念。</p> <p class="ql-block">宣传语“何以为尊,我有中国”巧妙运用双关:既指器物铸造者“何”,又以问答形式点明“中国”起源的文化认同根基。</p> <p class="ql-block">共话中国</p> <p class="ql-block">周代极重祭祖,祭祖是周代重大祭祀活动之一。禘( di )祭,就是西周时期周王祭祀先王的重大典礼,对于巩固王室的统治地位、安抚臣民甚至震慑域外有着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麸簋为第十代周王即厉王麸(史书中记载为胡)为祭祀先祖、祈神降福所作,是已发现的商周时期最大的青铜簋,被誉为"簋中之王"。在簋内铭文中,厉王祭诰伟大而有文德的先祖,陈述自己不敢贪图享乐,尽心经营先王事业,践行皇天帝王之道,任用贤能,希望能恩泽万民,施惠四方,体现出西周统治者对德政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西周车马制</p> <p class="ql-block">车池马骤,车马不仅是交通工具,也是礼仪用具。</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簋</p> <p class="ql-block">涡纹罍</p> <p class="ql-block">酒的酿造</p> <p class="ql-block">西周的成人礼</p> <p class="ql-block">西周的养老正策</p> <p class="ql-block">第三展厅,秦肇之路,通过考古成果与历史脉络的展示,呈现秦国从立国到统一六国的关键历程。 </p> <p class="ql-block">东出汧邑:展现秦人早期在汧邑的迁徙与经营。</p> <p class="ql-block">营邑汧渭:汧渭之会,是地理名词,是秦人在宝鸡东进开疆拓土建立的第二个都邑。自秦文公始,秦人在此开始了与西戎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地盘争夺战,收复了被西戎占领的周人故地岐、丰。同时,在这里,秦人进入了一个有史官用自己文字记录历史的新时期,标志着秦文化迈向了一个新的阶段。</p> <p class="ql-block">文治武功:秦文公一生都在为秦人入主关中开疆扩土而努力。公元前750年,文公从西戎的手中夺回了当年周平王许诺给襄公的那片土地,实质上确立了诸侯的地位。秦人在经营汧渭之会的48年中,立時( zhi )设祠、治国记史,强化族群意识,构建自己独特的文化,最终在这里完成了从游牧经济到农业经济的转变。</p> <p class="ql-block">开疆拓土</p> <p class="ql-block">平阳图强:通过考古发现揭示平阳作为秦国早期都城的地位。</p><p class="ql-block">雍城奠基:结合[雍城遗址]考古成果,说明其作为秦国核心都城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宝鸡的由来:该词内涵包含多重传说:秦文公时陈仓人猎得异兽,童子化为雌雄双鸡栖于山峰,石鸡现世预示秦国崛起;唐玄宗避安史之乱时,传闻神鸡啼鸣退敌,由此改陈仓为宝鸡。雌雄双鸡的传说分别对应秦始皇称霸与刘秀复兴汉室的历史事件。</p><p class="ql-block">地名演变始于先秦时期秦文公建陈宝祠祭祀石鸡。唐代两次更名奠定现称:757年肃宗因平叛时闻鸡鸣吉兆,正式改陈仓为宝鸡,陈仓山亦改称鸡峰山。至此,神话意象逐渐固化为地理名称。</p> <p class="ql-block">第四展厅,智慧之光:展示青铜器的铸造工艺、装饰技艺和技术演变,介绍青铜器的制作流程和工艺美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制作工艺</p> <p class="ql-block">晋候鸟尊</p> <p class="ql-block">三千年前,渭水河畔,智慧之光初现,周人以青铜铸就国之重器,寄望子孙永宝。三千年后,宝鸡承续这份智慧,崛起为西部工业重镇﹣﹣装备制造业名城。一批新时代"国之重器"在宝鸡诞生:万米深海石油钻采机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太阳能帆板为国产C919大客机装上了腾飞羽翼,万米深潜器走在世界前列……</p><p class="ql-block">智慧之光,穿越时空,青铜文明,启迪后世。周人后裔在宝鸡,不仅延续了古老智慧,更以创新引领未来,书写着新的辉煌篇章,向"智造中国"迈出坚定的步伐!</p> <p class="ql-block">文物里的中国</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国》字:50年代初,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专家们在汉字整理简化过程中,因"国"的异体字较多,如何规范而引起争议。任汉字简化方案审定委员会副主席的郭沫若提议,选用“大口”“配玉”形式的简化“国”字,这既避开了帝王的封建思想,又提醒我们要像爱护如玉宝物一样珍爱自己的国家。他的提议得到与会专家一致认可,简化"国"字正式通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你不知道的“国”字:还记得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吗?那位迂腐的读书人,恳切地告诉酒馆小伙计“茴”字有四种写法。其实,“国”字的写法更多呢!</p><p class="ql-block">繁体的“国”字书写不便,因此汉以后出现了简化的“国”,“口”里从“王”,意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也是太平天国时期官方标准用字,具有浓厚的封建思想。</p><p class="ql-block">魏晋南北朝时期,铜镜铭刻里出现了“园”,“口”里从“民”,即“国以民为本”。民国时期也有使用,象征“”国家属于人民”,反映了当时的民主共和社会思潮。</p><p class="ql-block">唐代的武则天在证圣元年(695年)天枢(纪念碑)建成后,题写“大周万国颂德天枢”时,改写“国”为“图”,取天下一统,八方朝拜之意。</p> <p class="ql-block">《中》《国》两字的初义。什么是“中”,有学者认为"中"的本意指旗杆,中间的椭圆形是把手,上下飘扬的是旗帜。当部落首领有事时,就竖起旗杆以召集众人,大家环立于旗杆周围,听候君王发布命令。“中”是不偏不倚,不畏惧,也不侵犯,“中庸”“中正”“中和”遂成为中国人传统的处世之道。</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中国》:1963年的一场秋雨,为贾村源的陈堆家带来了意外的惊喜。雨水的冲刷使得后院土崖上露出了一件寒芒闪烁的青铜器。这件器物辗转入藏博物馆后,一个更大的惊喜接踵而至。经过除锈,器物内底长达122字的铭文显现出来。这片来自三千多年前的片羽吉光,于其所携的文字信息,接引出"中国"这一亘古悠长的话题。</p> <p class="ql-block">第五展室,对镜贴花黄,古代铜镜与时尚生活主题展。</p> <p class="ql-block">我们尝试以镜子为载体,寻找隐藏在漫长岁月里的中国时尚。而时尚本身,又好像一面镜子,镜像着百态人生。时代在变迁,观念在改变,人们对美的追求却从未停歇。时尚,在历史的长河中轮回荡漾,今天流行的装束也曾经出现在古人的身上,如同古老的铜镜却映射出今人的面庞。</p> <p class="ql-block">第六展室,陶语诉春秋,古代陶瓷与文化生活展。</p> <p class="ql-block">陶器,是古代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第一次利用自然资源创造出的生活用具。“陶”本义是“土丘”,后来则泛指用泥土烧造的容器。随着词义的发展,“陶”又延伸出培养、教育和快乐、欢喜等多种含义,如“陶冶”,“陶醉”等。与狞厉肃穆的青铜器相比,质朴温和的陶器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更能反映古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就让我们一起驻足聆听,听它们讲述古代老百姓的趣味生活。</p> <p class="ql-block">唐三彩</p> <p class="ql-block">陶语述春秋:陶器,是古代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第一次利用自然资源创造出的生活用具。"陶"本义是"土丘",后来则泛指用泥土烧造的容器。随着词义的发展,"陶"又延伸出培养、教育和快乐、欢喜等多种含义,如“陶冶”,“陶醉”等。与狞厉肃穆的青铜器相比,质朴温和的陶器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更能反映古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就让我们一起驻足聆听,听它们讲述古代老百姓的趣味生活。</p> <p class="ql-block">龟形壶</p> <p class="ql-block">陶鼓</p> <p class="ql-block">胡人佣</p> <p class="ql-block">仕女佣</p> <p class="ql-block">唐代的老外——胡人佣</p><p class="ql-block">胡人俑是唐代陶俑中的特殊群体,“胡”是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族的称呼。陇县作为丝绸之路上出入关中的必经之地,也出土大量高鼻深目,卷发虬髯的胡俑,再现了唐代中外交通频繁的情景。</p><p class="ql-block">-﹣图版来源:《丝路胡人外来风》</p> <p class="ql-block">动物佣</p> <p class="ql-block">饼的七十二变</p> <p class="ql-block">中国最早的提线人偶</p> <p class="ql-block">一楼还有一个综合展室,灵蛇献瑞大联展。</p><p class="ql-block">龙腾四海辞旧岁,蛇舞九天迎新春。</p><p class="ql-block">世间万物,唯蛇灵异,它们身形细长,爬行迅捷,往往出没于荒野草莽、阴暗潮湿之地,通过蜕皮进行生长,有的甚至携有一副毒牙,给人类及其他物种以极大的威慑感。独特的生理结构和红外感知、舌头探测气味的特异本领,以及缠绕捕食猎物、蜕皮"重生"、多产多子的生存方式,使蛇成为自然界中极具生命智慧和进化魅力的生物。</p><p class="ql-block">蛇在大自然中潜伏遁形,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却昂然挺立,尽显神秘与灵动,时而化身神祇,守护人们的信仰;时而融入图腾,承载民族的标识。从伏羲女娲的创世传说,到镇宅家神的民间崇拜,其蜿蜒的身姿交织着神话与现实,升华了宗教与民俗、文学与艺术,成为智慧、繁衍与富贵的象征,凝结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于自然和谐、生命轮回的深刻洞悉。</p><p class="ql-block">公元2025年,是中华传统十二生肖中的乙巳蛇年。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恭祝大家蛇年大吉,福寿绵长,喜气盈门,万事兴!</p> <p class="ql-block">汉四乳四虺镜(汉代)</p> <p class="ql-block">生肖文化的源与流 生肖信仰 十二生肖铜镜等</p> <p class="ql-block">幽幽蛇影 万年寻迹 蛇化石</p> <p class="ql-block">草莽蜿蜒</p> <p class="ql-block">龙蛇分化</p> <p class="ql-block">何尊</p> <p class="ql-block">宅兹中国</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簋(西周)</p> <p class="ql-block">蛇兽与共 精为玄武</p> <p class="ql-block">莽衣玉带</p> <p class="ql-block">山海奇踪 人蛇以和</p> <p class="ql-block">蛇序呈祥</p> <p class="ql-block">蛇序呈祥 山海奇踪</p> <p class="ql-block">灵蛇献瑞</p> <p class="ql-block">灵蛇纳福</p> <p class="ql-block">岁在巳蛇 蛇舞丰年</p> <p class="ql-block">蛇舞丰年 话蛇典故</p> <p class="ql-block">话蛇典故 (白蛇传)五毒辟邪</p> <p class="ql-block">宅兹中国</p> <p class="ql-block">宝鸡文物大市</p> <p class="ql-block">宝鸡地标:中华石鼓园</p> <p class="ql-block">中华第一古物:陈仓石鼓,目前在故宫博物院石鼓馆。</p> <p class="ql-block">散存在中华大地上的宝鸡青铜器</p> <p class="ql-block">3点50分,我们从博物院出来,这会儿外面没有人,我们在门口照了几张像。</p> <p class="ql-block">照一张全景</p> <p class="ql-block">博物院对面就是陈仓老街,我们顺便去陈仓老街逛逛。</p> <p class="ql-block">下了台阶,可以清楚的照上中华石鼓园五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陈仓老街位于宝鸡市陈仓区,是一条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古老街道。这里曾是古代交通要道和商业集散地,融合了传统建筑、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展现出浓厚的历史韵味。</p> <p class="ql-block">太平合钟</p> <p class="ql-block">老街上,红灯笼高挂,青砖灰瓦间弥漫着浓厚的传统气息。</p> <p class="ql-block">虎头帽和马甲这些手工艺品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陈仓会馆、老火车站等老式建筑和火车头与陈仓老街相映成趣,仿佛带我们穿越回旧时光。</p> <p class="ql-block">下面一层最热闹,有很多当地特产和小吃,我们在这里买了一些特产,感受到了浓厚的市井气息。</p> <p class="ql-block">下午5点多,我们结束了一天的行程,吃了当地的特色晚餐,回酒店休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