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大草原(一)

红树林

<p class="ql-block">  在呼伦贝尔大草原最美的季节,我们一行从南海之滨直接飞往北国之春的内蒙古东北部。经过约4小时飞行,航机已进入内蒙古东北部空域。</p> <p class="ql-block">  呼伦贝尔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地处内蒙古东北部,以境内的呼伦湖和贝尔湖得名。市域面积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面积总和,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之一。</p> <p class="ql-block">  航机正处于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空,该草原是世界三大草原之一,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地处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高原上。呼伦贝尔草原是天然牧场,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p> <p class="ql-block">  呼伦贝尔市辖2个区、5个县级市、7个旗,市政府驻海拉尔区。其边境与俄罗斯、蒙古国交界,边境线总长1733公里,拥有满洲里等8个国家级口岸。</p> <p class="ql-block">  当进入海拉尔区上空当,飞机开始加速下降。海拉尔区位于呼伦贝尔草原东部,面积144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8.7万。海拉尔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其地形地貌以高平地为主。</p> <p class="ql-block">  随着飞机渐渐降落,已清晰可见海拉尔城区。城区面积28平方公里,飞机俯瞰视觉下看到草原与城市的过渡带、中心区建筑群、穿城而过的伊敏河,城区道路宽阔且整整有条。</p> <p class="ql-block">  瞬间就降落在海拉尔机场跑道上,机场地处大兴安岭西麓余脉与呼伦贝尔草原交汇处。机场跑道长2800米,为4D级国际支线机场,是一座繁忙的民用机场。</p> <p class="ql-block">  着陆后客机缓缓驶向航站楼,目前该机场配备了18个停机位,以及两座国内候机楼和一座国际候机楼。得益于呼伦贝尔市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旅游业的兴旺,机场的运输能力不断提升。</p> <p class="ql-block">  离开机仓后,通过廊桥进入候机楼。映入眼帘的航站楼表面呈奶白色,屋顶设计富有韵律感,设计融合了草原地域特色与现代建筑元素,采用分层空间结构。</p> <p class="ql-block">  从机场停车场上观望航站楼,呈现长条形布局,其屋顶采用伸缩天篷连接新旧航站楼,形成统一的结构体系,营造出如蒙古大帐般连绵贯通的空间感。</p> <p class="ql-block">  坐上地接社的旅游巴,徐徐离开停车场,团友们隔着车窗留恋着航站楼外观。屋面曲面造型灵感源自草原白云与羊群,呼应呼伦贝尔的地域特征,获评“草原明珠”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  在机场区路边上,耸立一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志雕塑。这是以“马踏飞燕”为核心元素,结合烽火台、地球等象征性元素构成。只有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优秀旅游城市,才能竖立此雕塑。</p> <p class="ql-block">  直接到达中成假日大酒店办理入住手续,该酒店位于海拉尔区伊敏大街,拥有220间客房,定位为高档商务酒店,评级为四星。酒店距机场7公里,10分钟车程可达商业区。</p> <p class="ql-block">  办理好入住后,大家急不可待去市中心区观景,顺便在那里吃晚饭。我们坐车经过伊敏河桥头,看到一组群狼雕塑,主题是以蒙古族起源传说中的“苍狼”,生动再现了蒙古人远古的历史场景。</p> <p class="ql-block">  到达呼伦贝尔古城南门,古城位于海拉尔区正阳街,紧邻现代商业区,形成“古韵风貌与现代新风相融”的独特景观。南门城楼与北城门构成轴线,是清代历史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古城始建于1734年,初期作为重要军事要塞,是黑龙江两大边防城之一。后发展为草原丝绸之路商贸重镇,晋商驼队在此交易茶叶与皮货。城内有青石板路、人物雕像、镂空小品等,再现清代市井风貌。</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古城遗址已被改造成文旅商业综合区,集历史建筑、特色餐饮、非遗文创于一体,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散区,也是自治区级非遗特色街区。</p> <p class="ql-block">  在商业区入口处,有一组铜钱雕塑,以古代钱币为原型,通过现代艺术手法进行创作,展现了古代货币的形态和纹饰。这组雕塑不仅是对古代货币文化的致敬,也是对当地商贸历史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  晚餐选择位于古城商业区的“菌香园”火锅店,其大门虽不算气派堂皇,但风格融合了蒙元文化元素,两侧柱面装饰了蒙古族图腾浮雕,彰显历史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  菌香原火锅店正门位于商城东路与草市街交汇处,周边为海拉尔城区核心地带,邻近商业区与交通枢纽。店前的商城东路是一条兼具商业、交通和居住功能的综合性街道。</p> <p class="ql-block">  走进火锅店里,映入眼帘的景象是意想不到的“富丽堂皇”,其装饰风格融合蒙古包仿制结构与蒙元文化元素,色彩斑斓、装修工艺繁复多元,令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见过餐厅中最为“宫殿”式的装饰,其装饰以浓郁的民族风情为主,融合蒙古包元素和蒙元文化特色,营造出草原沉浸式用餐体验,整体环境彰显“金碧辉煌”且干净明亮。</p> <p class="ql-block">  在空间布局方面,设有商务宴请包房、家庭聚会区及临窗观景位。细节设计方面,使用民族风地毯、彩绘灯具及手工植物,搭配民族纹饰与摆件,充满了民族文化、工艺技术及历史氛围。</p> <p class="ql-block">  我们选择了卡座区,将享受到正宗内蒙古火锅风味。该店是海拉尔的特色餐饮品牌,主打菌汤锅底,汤头鲜美且营养健身,其次搭配西旗羔羊肉及冰鲜姫松茸菌、羊肚菌等特色菌类拼盘,还有免费水果、饮料。</p> <p class="ql-block">  火锅店的饮食文化标新立异,除了优质服务外,其它细节还体现在每人配备独立景泰蓝铜锅、菌类拼盘以“一棵树”造型盛放、民族风器皿、蒙古人雕像等,让我们边品赏特色美食,边享受民族艺术。</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我们离开海拉尔城区,开始了漫长的旅程。在郊外的一处小山丘上,见有座巨型佛塔。这是两河圣山旅游文化景区,那座名为“慈积金刚塔”坐落于敖包山顶,塔高88米。景区的“两寺一塔”成为呼伦贝尔市重点佛教文化展示地。</p> <p class="ql-block">  我们本次的行程基本是常规线路,沿途将要到达额尔古纳湿地、室韦小镇、边境公路风景带、满洲里市、呼和诺尔湖区等景区,再回到海拉尔区。</p> <p class="ql-block">  从海拉尔城区出发往东北偏北方向行走,进入省道S201线后,再通过海拉尔收费站转入G332国道行驶。这个收费站是连接海拉尔市区与呼伦贝尔大草原额尔古纳景区的主要交通节点。</p> <p class="ql-block">  过了收费站就是茫茫草原地貌,这里已属于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G332国道在陈巴尔虎旗穿境而过,映入眼帘是草原面积广阔,自然景观独特。</p> <p class="ql-block">  陈巴尔虎旗地势辽阔,一碧千里,牧草丰茂,羊群、马群点缀其间,形成“绿浪涌动”的典型草甸草原景观,沿途展现游牧文化与自然生态的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  第一个停留景点是草原“旅拍”项目,这是呼伦贝尔大草原旅途的特色项目。经营者在草原上租用场所,提供服饰、化妆、拍摄等服务,最有吸引力当然是蒙古服饰及大草原。</p> <p class="ql-block">  团友们各有所爱,挑选喜欢的蒙古族,做一回蒙古人。女士可选择色彩多样的袍身,男土相对较少,大家以草原为背景,在北疆大草原上留下印记,展现游牧文化。</p> <p class="ql-block">  这个旅拍点选择在国道旁的丘陵山坡上,趁拍照期间,我爬上小山顶上,欣赏四周风光。这里的地貌是山丘起伏的草原,山上草少石多,底部为天然牧场。</p> <p class="ql-block">  转过方向眺望,在一片绿草如茵的坡谷地,有个牧场驻扎点,散布一堆牛群。据说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牧民都是靠政府划定(分配)固定位置和面积,供牧民经营牧场使用。</p> <p class="ql-block">  每年夏季的6~8月份是呼伦贝尔大草原最佳游览期,此时草原呈现“天苍苍,野茫茫”的壮阔景象,羊群、牛群与骏马在绿毯上自然游移,呈现一派典型的大草原景观。</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丘陵草甸,四周被广阔的草原环绕,是低山丘陵与高平原的过渡区域,地势坦荡起伏较小,所有地表都被绿草覆盖,是呼伦贝尔草原的核心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这片历史上为游牧民族活动区,现为重要牧业基地,在坡底与草场结合部已有牧民永久性的居住房子。其次片区以黑钙土为主,适合农牧业发展,牧民再也不是游牧为主,成为呼伦贝尔市重要的农牧结合区。</p> <p class="ql-block">  海拉尔区的丘陵起伏草原区属于大兴安岭西麓低山丘陵与呼伦贝尔平原的过渡地带,虽不是平原景观,但依然被草原覆盖。</p> <p class="ql-block">  结束蒙古服旅拍体验后继续前行,接近午饭时段到达额尔古纳市郊外一特色餐厅吃午饭。这里的特色餐类型东北大锅炖与广东火锅店之间的饮食方式,对于口刁的广东人只能是体验特色而已。</p> <p class="ql-block">  饭后,安排到附近的“额尔古纳白鹿花苑”景区游览。这个花苑占地面积达9万多平方米,景区主要分为驯鹿园、游乐项目、网红打卡点,是额尔古纳市标志性休闲景点之一。图是人造紫色垂帘</p> <p class="ql-block">  花苑入口步道设有风车长廊道,它是由彩色塑料风车组成拱门造型,风车旋转时形成灵动视觉效果,搭配成爱心通道等元素,兼具童趣与浪漫感,成为园区内网红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  这里设有阶梯式观景平台,结合周边风车长廊、紫藤花架等网红布景,提供多层次拍照视角。</p> <p class="ql-block">  这座手掌造型的观景台,以巨型手掌造型为基座,兼具功能性与艺术性。游客可站立于掌心,俯瞰周边森林与花苑全景,与自然景观形成视觉呼应。</p> <p class="ql-block">  最吸引团友们是“喊泉”,喊泉通过大声呼喊,触发水柱喷射,声音分贝越高,泉水喷发越激烈,最高可达30米,形成“流水生财”的趣味网红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  在网红打卡区域,还有人造玫瑰花束、荡秋千、樱花树等,项目非常丰富。景区通过艺术化设计营造童话氛围,尤其适合亲子互动和摄影创作。</p> <p class="ql-block">  在转往驯鹿园栈道旁,有一个镜面倒影平台,供游客专拍摄效果用途。在晴朗的天空下,平台表面如水面镜,将蓝天、白云、游人、树木等同框地倒影在平台上,达到以假乱真的拍摄效果。</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是动物区,首先看到一只正在睡觉的狼。据介绍,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多次监测到野生狼群活动,属于额尔古纳河狼,这个也许属于此品种。</p> <p class="ql-block">  相邻是坐在地上的梅花鹿,最明显的特征是它的皮毛带白色斑点。梅花鹿个性是在高温天气下活动意愿低,显得无精打采。其外形体长有1.6米右,高80~100厘米。</p> <p class="ql-block">  最若人注目是驼羊是,一来它的休息区配置了红色帐篷,二来它的外形既有骆驼又有羊的外貌基因。国内鲜见有这种驼羊报道,我只在秘鲁的马丘比丘景区见过。</p> <p class="ql-block">  重头戏是来到驯鹿园区,在走道上见2只鹿跟着游客游走。这是一个以驯鹿为主题的亲子互动景区,精致的北欧风木栅栏,衬托出北疆的风情。</p> <p class="ql-block">  驯鹿最引人注目的是头上的鹿角,那特长、分枝繁复的珊瑚状鹿角,仿佛带给是负累。驯鹿性格温顺且互动性强,当地鄂温克族人视它们为神赐生灵,能与人类平等对话。</p> <p class="ql-block">  游客可购买苔藓进行投喂,驯鹿会主动靠近甚至“围攻”食物,一直跟着游客走动,直至获取为主。互动过程充满趣味性,由于驯鹿性格粘人,尤其由儿童喜爱。</p> <p class="ql-block">  驯鹿是鹿科的中型哺乳动物,具有典型的“三白两黑”特征:小腿、腹部及尾内侧白色,鼻梁和眼圈黑色,成年公鹿体重的150~180公斤。</p> <p class="ql-block">  据介绍,驯鹿角是一种中药,味咸、温,可以入肝。其中含有胶质磷酸钙、碳酸钙等成分,具有补肾壮腰,活血散瘀的功效。在我国民间,鹿茸是滋补贡品。</p> <p class="ql-block">  结束在驯鹿花苑游览后,我们穿越额尔古纳市区,将前往湿地公园景区。额尔古纳市,位于祖国最北端、大兴安岭西北麓、呼伦贝尔草原北端,是内蒙古自治区纬度最高的地区,与俄罗斯隔河相望。</p> <p class="ql-block">  我们穿越的额尔古纳大街,这里属于拉布大林街道,该街道也是额尔古纳市政府的驻地,也是市中心区域。</p> <p class="ql-block">  离开额尔古纳市区约3公里就到达额尔古纳湿地景区,在“游客服务中心”前广场下车。该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保存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和根河河谷秋景著称。</p> <p class="ql-block">  进入游客服务中心后,需穿越一条宽阔的商业街,两侧店铺鳞次栉比,集文化演艺、特色美食、特产销售于一体,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体验。</p> <p class="ql-block">  到达商业街尽头便是景区验票闸口,进入景区后的步级上,竖立一座木制牌坊,牌匾上显示“额尔古纳湿地”。作为景区标志性建筑,其设计融合自然生态与地域文化元素。</p> <p class="ql-block">  沿阶级上行至顶部便是电瓶交通车,从此坐至景区观景台下的终点车站。这里是接驳主峰观景台的交通站,从入口到此往返车程约需30分钟,坐电瓶车是必要的交通工具。</p> <p class="ql-block">  下车后就沿着山坡步道,上行至观景台上。观景台建在山顶的平台,平台上设有小饮店、休闲椅、绿化丛、木栈道等,最吸引游客是标志石刻,上面镌刻“亚洲第一湿地”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拍照点。</p> <p class="ql-block">  在观景台边,竖有几座正面景观介绍牌。观景台范围较大,富有层次立体布局。观景台位于景区核心区域,能提供多角度视野,便于捕捉湿地与草原、城市风光的融合景象。</p> <p class="ql-block">  首先从观景台正前方(偏左侧)观赏,靠近眼前(观景台边坡下方)是根河,它是额尔古纳河的支流,流经湿地景区内部,与得尔布干河、哈乌尔河等,共同构成三角洲湿地景观。</p> <p class="ql-block">  根河在这片湿地拐了“九曲十八弯”,若从空中俪如同银色丝带在草原上飘舞。而额尔古纳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坡,全长约1608公里,其三条支流在此交汇,共同冲积成额尔古纳湿地。</p> <p class="ql-block">  远眺正前方,湿地绿茵如毡覆盖大地,最远处山峦叠翠,一派大自然美丽的景象。夏季的额尔古纳湿地植被繁茂,形成了一幅舒展的绿色长卷,被誉为“亚洲第一湿地”,“中国特色旅游最佳湿地”。</p> <p class="ql-block">  额尔古纳湿地总面积达12.6万公顷,是中国保护最完整、物种最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湿地内河流蜿蜒,形成独特的曲流景观,多条河流像一条条银色玉带贯穿其中,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走下顶部观景平台,沿东边栈道下行,看到下方又设有观景台,更接近湿地区。站在延绵的栈道上,提供360度无死角观景视野,沿途又设有多个小型观景平台。</p> <p class="ql-block">  根河在草甸、灌丛和森林间流淌,形成独特的S湾、马蹄岛等自然地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湿地风光。若有时间游客还可沿栈道进入湿地区,近距离体验湿地生态。</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看到额尔古纳市区北部城区、观景台、网红秋千、额尔古纳湿地博物馆等。湿地博物馆建筑风格与湿地景观相融合,内设4个展区及球幕影院,侧重科学性与教育性。</p> <p class="ql-block">  在栈道最东端设有网红打卡平台,需额外付费才能进入。据说这是俯瞰湿地的绝佳观景点,即使是站在上一级平台上,也可以欣赏到草原、河流、农业示范田与城市风光交织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  进入网红打卡平台内,在中心区竖立一幅“呼伦贝尔大草原”雕塑牌,雕塑牌融合草原文化元素,以抽象手法表现蒙古族游牧精神。而蓝、绿、黄、白的色彩配搭,象征白云与草原共生关系。</p> <p class="ql-block">  再往偏右方向看,下面建筑物是观景台交通车终点站综合服务区,该处设有纪念品商店、漂流起点、洗手间、休息区,又是游客前往鸟岛、白桦林等景点的中转站。</p> <p class="ql-block">  结束在额尔古纳湿地观景平台及周边游览后,我们沿上行步道返回停车场。下行的视野与上行时刚好相反,额尔古纳市区始终映入眼帘,一览无遗,被大草原环绕着。</p> <p class="ql-block">  在车站坐上电瓶车不走回头路,沿着长坡道路下行。途中经过“额尔古纳生态体验馆”,该体验馆提供研学、民俗体验、低空飞行等动态项目,并通过沉浸式投影展示湿地四季生态。</p> <p class="ql-block">  离开额尔古纳湿地景区后,我们继续沿G331国道向北行驶,将前往中俄边境室韦小镇。很快进入呼伦贝尔草原北部区域,呈现是山丘为主的地貌,但依然绿草如茵,生态保护相当好。</p> <p class="ql-block">  沿途路况良好,车流量不大,可见开阔草原,风光无限。沿途有草原、牧场、牛羊、油菜花、麦田,是夏季的经典画面,灌木丛点缀其间,景色相当养眼。</p> <p class="ql-block">  草原景观以多样化的自然风貌为特色,从草原过渡到林区,草原绿意盎然,湿地生态活跃,林区郁郁葱葱,气候清新宜人,沿路令人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  草原与森林的界限愈发模糊,白桦林与松树林成为主导,但仍有草原牧场穿插其间。这里山峦起伏,绿植全覆盖,形成立体景观。</p> <p class="ql-block">  转入省道S201后,两侧呈现湿地与森林过渡景观,密集的白桦树与蓝天、草地形成独特风景。这个区域属于呼伦贝尔草原北部,大兴安岭西北蔍,以山地为主。</p> <p class="ql-block">  呼伦贝尔草原北部的景色以及大安兴岭的原始森林和白桦林为主,兼具草原与森林的过渡景观,呈现多样生态特征,同时又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p> <p class="ql-block">  这个地区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每年秋季都会呈现层林尽染,五彩斑斓。其白桦林会展现金黄色调,与蓝天形成鲜明色彩对比,眼前是森林与悠闲的牛羊构成宁静画面。</p> <p class="ql-block">  后部的草原渐变为白桦林和松树林,已进入大兴安岭边缘,树木与年轻的白桦和樟子松为主。这片树龄较短,但笔挺的树干与翠绿叶丛在蓝天映衬下格外醒目。</p> <p class="ql-block">  越往北越现寒温带植被越明显,虽然没到秋冬季节,但局部山地呈现色彩层次分明的景象。大兴安岭属于高寒地区,极端最低气温可达-50度,全年高低差达70多度。</p> <p class="ql-block">  终于来到室韦小镇地域,从额尔古纳湿地走来,沿途以辽阔的草原、蜿蜒的河流、茂盛的湿地和成片的森林为主,兼具边境风情和民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  进入室韦小镇,我们安排入住位于西侧、毗邻室韦口岸的“口岸桥宾馆”。宾馆以俄式木刻楞建筑特色,这是俄罗斯族传统民居,建筑主体用实心原木,具有冬暖夏凉、结实耐用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宾馆对面有一座具浓郁欧式风格的建筑,采用典型的东正教堂设计元素,反映了室韦作为华俄后裔聚居地的历史传承,其建筑风格与周边木刻楞房屋共同构成独特的边境风貌。</p> <p class="ql-block">在宾馆用过晚饭后已是8点了,由于这里是高纬度地区,晚上要接近10点才黑。导游带着我们沿团结街前往镇中心游览,途中又见到一座俄式建筑,其标志性体现在洋葱头、尖顶、装饰等。</p> <p class="ql-block">  晚餐后来到室韦小镇中心区的俄罗斯风情商业街,这条商业街一头连接中俄景河观景平台,一头连接东端的山坡下,全长约500米,是当地以俄罗斯风情为主题的商业街区。</p> <p class="ql-block">  行走至界河街口是团结广场,广场中央矗立一尊蒙古马雕塑,为“奔腾的蒙古马造型”。习近平主席曾为雕像题词,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p> <p class="ql-block">  走近雕塑前仰望,只见骏马仰天长啸、奋蹄腾飞、姿态雄健,展现蒙古族精神特色。成为室韦小镇标志性文化景观,融合了中俄边境特色与蒙古族精神象征。</p> <p class="ql-block">  来到额尔古纳河观景平台,站在平台上可俯瞰额尔古纳河及对岸俄罗斯村庄。此刻恰好是黄昏时段,景色尤为壮丽。</p> <p class="ql-block">  在此同时可拍摄到中国一侧的俄罗斯木刻楞房屋与对岸俄罗斯村庄的轮廓,界河两岸依然是草原与白桦林地貌。额尔古纳河界河段全长1620公里,是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定。</p> <p class="ql-block">  结束在界河区观景后,返回商业街,再慢慢欣赏沿途风情。此刻夜幕即将降临,街道两旁的建筑物已亮起了霓虹灯,部分建筑外观保留了雕花装饰和深红色外墙,散发出俄罗斯建筑风格和异国情调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  沿街热闹非凡,涵盖餐饮、住宿、文化体验等多种业态,分布有免税店、纪念品店、旅馆、餐饮店等,游客可品尝到列巴、鱼子酱等俄罗斯传统美食以及俄式西餐。</p> <p class="ql-block">  街道两旁的特色食店开始营业,烧烤摊大排档和特色商铺林立,游客可在此品尝俄式美食、购买俄式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  继续往风情街东段行走,映入眼帘是比较密集的典型俄式建筑,以尖顶、洋葱头为标志性特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俄罗斯街头。</p> <p class="ql-block">  目之所及,除了典型的俄式建筑外,还有以木刻楞低层建筑的另一特色。这种建筑采用原木堆砌而成,外墙保留原木本色,具有冬暖夏凉。</p> <p class="ql-block">  室韦作为中俄边境的俄罗斯族民族乡,63%之名为华俄混血,建筑风格融合了俄罗斯的传统与东北地域特色,既保留俄式屋顶造型,又融入中国东北元素。</p> <p class="ql-block">  夜幕下的建筑群通过灯光渲染,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呈现出梦幻般的视觉效果。小镇商业区面积虽然不是很大,却浓缩的俄罗斯众多风情。</p> <p class="ql-block">  此刻街道两旁霓虹灯亮起,俄式餐厅、烧烤摊、纪念品店铺密集,商业街味道浓郁,游客可轻松地选择式消费。</p> <p class="ql-block">  韦室小镇的俄罗斯风情街夜色以其独特的异域魅力和边境文化交融而闻名,来到这里不出国门,一样可以享受多姿多彩的俄式风情。</p> <p class="ql-block">  这片俄式建筑的彩色墙壁与洋葱头穹顶在灯光下形成鲜明对比,呈现童话小镇般的梦幻景象。</p> <p class="ql-block">  街道上既有大型的超市、免税商场,也有小型的“俄蒙超市”,经营中俄两地的特色商品,可以满足游客的购物愿望。</p> <p class="ql-block">  街道两侧可见各种俄式彩色雕塑、套娃塑像、俄式标语及洋葱顶教堂,夜晚霓虹灯下更显梦幻。</p> <p class="ql-block">  沿街布满烧烤摊、餐厅和特色商铺,灯光闪烁与建筑结构形成视觉冲击,游客可在此品尝俄式美食并购买纪念品或欣赏小镇的夜色美。</p> <p class="ql-block">  小镇的俄式建筑区在灯光映衬下流光溢彩,木刻楞房、穹顶、洋葱头状屋顶,在霓虹灯下显得金碧辉煌。霓虹灯招牌与建筑装饰交相辉映,将小镇夜色点缀出迷人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整条街被五彩斑斓的灯光装点的如诗如画,显得格外古朴而典雅。每一处细节都仿佛在诉说着俄罗斯的历史与文化,让人不禁对这片土地心生向往。</p> <p class="ql-block">  踏入韦室小镇的俄罗斯风情街,仿佛瞬间穿越了异国他乡,而夜晚的霓虹灯更是为这条街披上了一层梦幻而神秘的面纱,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室韦的夜晚,是自然与人们的和谐交响,在这里你不仅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更能感受到边境线上的温暖与包容,成为旅途中最难忘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处于公路尽头的边境小镇一室韦,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俄罗斯文化的窗口,也促进了中俄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被这片美景所吸引。</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清早,我来到韦室口岸区观光,因为口岸要到10点才接受游客进入参观,只有在外面观看。</p> <p class="ql-block">  在口岸大门右侧有一宣传牌,介绍韦室韦口岸景区概况。口岸景区位于室韦镇西南0.5公里处,是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畔的国家一类陆路口岸。</p> <p class="ql-block">  口岸通道入口只用较为简洁的网门分隔,门槛挂满多样标注、告示、说明等各种标牌。游客在此购买门票后,可入内乘坐观光车,进入景区观光(到友谊大桥止)。</p> <p class="ql-block">  这是连接中俄两国的友谊大桥,于2002年竣工通车,全长310米,宽5.1米。这是中俄两国共同出资建设的永久性公路界河大桥,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旅游价值。</p> <p class="ql-block">  这是景区内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段,这条发源于大兴安岭西坡、全长一千多公里的河流,流经室韦小镇段水流清澈,支流众多,滩岛星罗棋布。</p> <p class="ql-block">  室韦口岸与俄罗斯奥洛契口岸相对,景区以庄严的国门、111号界碑、中俄友谊大桥及独特的俄罗斯风情为核心特色,兼具边境贸易与文化旅游功能。</p> <p class="ql-block">  额尔古纳河两岸分布原始湿地,灌木丛生,草甸绵延,异国风情浓郁。站在岸边,可眺望对岸村庄轮廓、建筑物及小艇,形成独特的边境景观。</p> <p class="ql-block">  站在室韦一侧高地上,眺望到俄罗斯境内山脉和草原,两岸草原连成一片,形成“人为国界、自然无疆”的视觉対比,两岸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