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1945年10月30日),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被誉为“人民音乐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尤其是抗战时期的作品,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p><p class="ql-block">主要生平:</p><p class="ql-block">1. 早年经历</p><p class="ql-block">冼星海出生于澳门贫苦船工家庭,幼年丧父,随母亲漂泊至新加坡。后回国求学,先后就读于广州岭南大学(今中山大学)、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和上海国立音专。</p><p class="ql-block">2. 留学法国</p><p class="ql-block">1929年赴法国巴黎音乐学院深造,师从著名作曲家杜卡(Paul Dukas)等人。在法期间生活艰苦,但创作了《风》《游子吟》等早期作品。</p><p class="ql-block">3. 回国与抗战创作</p><p class="ql-block">1935年回国后,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救国军歌》《夜半歌声》等作品。1938年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期间创作了代表作《黄河大合唱》(1939年),这部作品以磅礴的气势和民族精神,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里程碑。</p><p class="ql-block">4. 晚年与逝世</p><p class="ql-block">1940年赴苏联为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配乐,因二战爆发滞留哈萨克斯坦。在艰苦条件下仍坚持创作,完成《民族解放交响乐》等作品。</p><p class="ql-block">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享年40岁。</p><p class="ql-block">5.代表作品:</p><p class="ql-block">《黄河大合唱》: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以黄河象征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p><p class="ql-block">《在太行山上》:抗战歌曲,传唱广泛。</p><p class="ql-block">《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鼓舞士气的战斗歌曲。</p><p class="ql-block">器乐作品:《民族解放交响乐》《中国狂想曲》等。</p><p class="ql-block">6.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冼星海的音乐融合西方技法与中国民族元素,开创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国现代音乐风格。他的作品不仅是艺术成就,更是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文化符号。</p><p class="ql-block">2009年,冼星海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p><p class="ql-block">若您想深入了解冼星海,可以聆听《黄河大合唱》的经典乐章(如《黄河船夫曲》、《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感受其音乐中的民族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