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桑榆 孝润临沂”全市老年人代表重阳茶话会…

韩姐

<p class="ql-block">2025.10.29号农历九九重阳节。礼堂里暖意融融,老人们三三两两地坐着,外套颜色各异,像秋天里层层叠叠的落叶,温暖而沉静。舞台上的大屏幕亮着,“情暖桑榆 孝润临沂 全市老年人代表重阳茶话会”几个字红得热烈,像是从心底燃起的一团火。灯光不刺眼,轻轻洒在每个人脸上,有人专注望着台前,有人低声和邻座说着什么,笑意藏也藏不住。这不像一场正式活动,倒像是久别重逢的家宴,熟悉的、亲切的,连空气都带着人情味。</p> <p class="ql-block">阳光从侧边的窗户斜斜地铺进来,落在前排的桌面上,那里摆着几束花和几本册子,没人去动,仿佛它们只是这场温情的见证者。舞台上的大屏依旧亮着那行熟悉的字,几位表演者正候场,身影在光里微微晃动。一位穿红衣的工作人员轻步走过,像是怕惊扰了这份安静的期待。台下有人举起手机,有人调整坐姿,目光齐刷刷地投向舞台——不是因为仪式感,而是因为,这一刻,属于他们。</p> <p class="ql-block">鼓点一响,舞台瞬间活了。一群穿红衣的舞者跃上台来,动作整齐,步伐轻快,像一群不肯服老的秋日精灵。红幕为背景,灯光如雨,洒在他们身上,也洒进台下老人的眼里。有人举起手机拍个不停,有人跟着节奏轻轻点头,还有人笑着对身边人说:“这不就是咱们当年跳的那支舞?”是啊,岁月可以染白头发,却压不住心里那股劲儿。这舞台,不只是表演的场所,更像是时光的回音壁,把青春的余响,重新送回他们耳边。</p> <p class="ql-block">扇子一开,蓝得像一片小小的湖,在红色的浪潮中荡漾。舞者们手持蓝扇,动作柔中带刚,像风拂过水面,又像回忆轻轻掀开一页。台下,一位老人悄悄抹了下眼角,又迅速笑了——没人注意他,但我知道,他看见的不只是舞蹈,是几十年前某个傍晚,自己也曾这样挥动过手臂,为一场演出紧张又骄傲。舞台两侧的黄幕静静垂着,聚光灯打下来,像一双双温柔的手,托起这些不愿落幕的梦。</p> <p class="ql-block">舞还在继续,红衣翻飞,脚步铿锵。台下掌声时不时响起,不为完美,为那份认真和热情。一位老太太拉着同伴说:“你看那个领舞的,是不是像咱厂文工团的小李?”于是两个老人就着一支舞,聊起了五十年前的排练室、铁皮暖水瓶和没唱完的歌。舞台上的光在闪,台下的记忆也在闪。原来,这场茶话会从不只是“看”什么,而是让我们重新“认出”彼此——那些被岁月藏起来的熟悉面孔。</p> <p class="ql-block">音乐停了,灯光稍暗,临沂城投老总穿深色西装走上台,站在讲台后,手扶着麦克风。全场安静下来,像一群老友默契地收起闲谈,准备听一位知己说话。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讲的是敬老、是传承、是这座城市如何把“孝”字写进日常。台下有人点头,有人记笔记,有人只是静静听着,眼神里有种被尊重的安然。这一刻,庄重不是距离,而是另一种温柔——是晚辈对长辈说:“您在,我们就在。”</p> <p class="ql-block">老年协会领导,他站在舞台中央,背后是那行熟悉的红字,像一面旗帜。他说话时,目光扫过每一张脸,像在寻找旧识,又像在承诺未来。台下老人听得专注,有人微微前倾,像是不愿漏掉一个字。这不是一场单向的致辞,而是一次双向的确认:你们曾为这座城市流汗出力,今天,轮到我们为你们点亮灯光。空气里没有客套,只有一种沉甸甸的、被记挂的踏实。</p> <p class="ql-block">音乐又起,这次是绿衣的舞者,整齐列队,像春天重新回到枝头。他们的动作干净利落,带着一种不张扬的美。台下老人看得入神,仿佛在看另一种可能——老去不是退场,而是换一种方式继续跳舞。有人轻声跟着哼,有人不自觉地拍起手来。舞台的光依旧明亮,照着台上,也照着台下那些布满皱纹却依然发亮的脸。原来,最美的风景不在舞台中央,而在这些被岁月雕刻过的笑容里。</p> <p class="ql-block">绿衣舞者仍在旋转,掌声一阵接一阵。我忽然明白,这场茶话会从不是为了“表演”给老人看,而是让老人重新成为“主角”。他们不再是被照顾的“长辈”,而是被倾听、被看见、被热烈欢迎的“我们”。舞台上的每一束光,都在说:你们的故事,值得被记住;你们的今天,值得被庆祝。</p> <p class="ql-block">会场里人影穿梭,工作人员轻声走动,像在维护一场温柔的梦。大红屏幕静静亮着,像一颗不熄的心。有人还在拍照,有人在交谈,仿佛只要这光还亮着,这场属于他们的节日,就还没结束。</p> <p class="ql-block">大厅依旧明亮,阳光透过窗子,落在前排的空椅子上。几位穿传统服饰的表演者正准备登台,像从老照片里走出来的人。台下老人交头接耳:“这身打扮,像极了当年的样板戏。”一句话,又掀起一段尘封的往事。原来,每一次重阳,都不只是敬老,更是一次集体记忆的唤醒——我们记得你们,所以你们从未老去。</p> <p class="ql-block">视角变了,但目光没变。依旧望向舞台,依旧带着笑意。红屏、黄帘、聚光灯,一切如初。只是此刻,我更清楚地看见,这场茶话会不是一场活动,而是一种态度:对岁月的尊重,对生命的温柔回应。老人们坐着,不说话,却已说尽了一生。</p> <p class="ql-block">绿衣舞者谢幕,掌声如潮。老人们笑着鼓掌,手拍得有些吃力,却格外认真。那一刻,舞台和观众席的界限消失了。我们都在跳一支叫“生活”的舞,有人在前,有人在后,但节奏相同,心跳同频。</p> <p class="ql-block">最后的表演是合唱。红衣女声站成一排,黑衣男声在后,像一幅精心构图的画。琴声响起,指挥抬手,第一个音符飘出时,台下有人跟着轻唱。那不是排练过的整齐,而是发自心底的共鸣。礼服很正式,但气氛很家常。因为这里本就是“家”——一个用尊重、记忆和爱搭起来的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