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旅(四)

林婷婷

<p class="ql-block">一条长江由皖入苏,流经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八市。</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无锡开始这段沿江城市之旅,曾经看过江阴作家写的一部传记小说《风流道士—阿炳传》,于是到无锡去了阿炳故居</p> <p class="ql-block">阿炳故居隐在繁华街市的身后,这座老屋的保留,曾让无锡人陷入两难,该铭记一个艺术天才,还是该遗忘那个“风流道士”,最终,屋子留下来了,连同它的全部争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真正的历史文化记忆是对复杂生命的诚实面对,无锡做到了。</span></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南京,仿佛能同时触碰到多个朝代的脉搏,它们并未逝去,只是沉淀在这座城市与这条大江的肌理之中。</p> <p class="ql-block">燕子矶,这座形如飞燕的矶石,见证了太多文人墨客的悲欢,李白曾在此望江兴叹,留下"吞江醉石"的豪情,乾隆六下江南,五次登临,题写"金陵第一秀"的赞叹......</p> <p class="ql-block">江边的浦口火车站是朱自清《背影》的永恒,在这里,时间仿佛还停留在1925年那个冬天,朱自清的父亲蹒跚地穿过铁道,艰难地攀爬月台,只为给远行的儿子买几个橘子,那个买橘子的背影永远定格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避开了人潮,却避不开南京的繁华,从江宁织造博物馆的这边看对面总统府的人山人海,这座城市让我想到民间对它的调侃,安徽的实际省会,江苏的名誉省会,台湾的精神省会......</p> <p class="ql-block">踏入镇江,难忘的不仅是江风,还有当地人一种深刻的地域身份执念,码头送别的师傅告诉我们,镇江是苏南,对岸扬州算苏北,瞬间,江苏内部那条“苏南看不起苏北”的微妙鄙视链跃然于日常生活之中......</p> <p class="ql-block">当轮渡缓缓离开镇江码头,两岸的风景开始交融,你会发现江水从不在意这些人为的划分,就像千年前的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那是一水之间的诗意距离......</p> <p class="ql-block">最后来到启东圆陀角,圆陀角占据了地理上的标志性位置,是江苏省最早迎接日出的地方,这里是长江、黄海、东海三水交汇<span style="font-size:18px;">自然奇观的旅游胜地,所以,我们选择在圆陀角致敬长江。</span></p> <p></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站在高处瞭望,一个巨大的喇叭口在这里张开,北翼是圆陀角,南翼是上海。长江在这里完成最后的蜕变,变成海的一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从宜宾的“零公里”,到江海交汇的启东“圆陀角”,我们追寻的不是风景,我们只是试图,读懂长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