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首都博物馆的展厅里,我第一次见到了磁州窑三彩诗文枕。它静静躺在展柜中,枕面以绿色为主调,边缘点缀着黄与绿交织的几何图案,色彩虽历经千年仍鲜艳如新。最引人注目的是左侧那首行书题诗,笔迹流畅洒脱,仿佛能听见古人吟诵的声音。这些诗句并非名家之作,而是民间流传的通俗诗文,字里行间透着生活的烟火气,让人不禁想象,千年前的某位匠人,是否也在某个午后,提笔写下心中的感怀。</p> <p class="ql-block">这块泥质红陶枕,形制为长方形束腰,黄、绿、白三彩交错,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每一面的中心都题有一首行书诗,字迹苍劲有力,诗意清雅。两侧绘有花卉边饰,对称的双孔设计别具匠心,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未言明的用途。磁州窑的匠人们将诗句与民谚题于瓷器之上,让生活器物承载了文化的温度。站在展柜前,我仿佛穿越时空,看见一位老匠人坐在窑前,一边调制釉料,一边低声吟诵诗句,将生活的点滴凝固在这方寸之间。</p> <p class="ql-block">展柜中的唐代三彩陶枕,绿、黄、白三色交相辉映,枕面上的花卉与几何纹饰繁复却不杂乱,透露出盛唐时期高超的工艺水平。背景中的壁画与陶枕遥相呼应,仿佛是同一时代的回声。我驻足良久,仿佛看见一位唐代女子轻抚此枕,低声吟诵着诗文,窗外春花烂漫,屋内茶香袅袅。这些器物不仅是生活的用具,更是时代的印记,承载着古人对美的追求与生活的热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