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图 《重阳》

紫沙壸下午茶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记得有个国外的摄影家说:“摄影不擅长叙事,擅长暗示。表达的越多,可读的就越少。”意思是说摄影作品要有非富的内含,不要让观者一眼就看明白,要能通过引起观看者的联想和思考,才能解读出作者的表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我个人认为:这哥们说的这个理,其实还是在强调摄影人对摄影本质的理解问题。还是那句话:摄影看起来很简单。特别是现在的手机时代,不知不觉中就让拥有手机的人都成为了会拍照的人。但是要成为能拍出有分量有影响能传承的作品的摄影家,就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了。这确实需要摄影人,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要有深入的思考和把想法与现实通过相机得以实现的能力,当然不能不说还要有机遇。或者说老天爷给不给你这个机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单就一张照片而言,也不能一概而论。不能说一眼就看明白的就不是好照片;而那些所谓抽象和看不太懂的照片就多么的深刻和厚重。还是那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作者的想法各有不同,表现手法和技巧不同,所以呈现出来的作品也就会千差万别。读者或观者的经历阅历不同,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所以对作品的解读也会各不相同。这是再正常的道理不过了,没有必要太过纠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就像今天这张照片你会怎么评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