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片/海风 继华 允敏</p><p class="ql-block">文字/制作/徐以海</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1665530</p> <p class="ql-block"> 夕阳无限好,温馨又从容。</p> <p class="ql-block"> 秋叶飘零桂子香,重阳佳节又重阳。赏析这一天日月并阳,蕴含久久长久的深意;这一日是传承敬老爱老温馨温情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时光,在这个属于长辈的节日里,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份人生的温暖,让尊老敬老的美好品格,如同重九的菊花永远绽放。</p> <p class="ql-block"> 10月28日,在这"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的美好时节,县关工委主任满玉成、副主任杜凤涛等带领“五老协会”部分志愿者一行,走进沂蒙薛家院士研学点与临沂开元轴承公司,以一场兼具精神传承与企业观察的研学活动,为重阳节赋予了别样意义,为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和发展,为他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用爱心浇灌幼苗,用智慧点亮未来。</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来到沂蒙薛家院士研学点,由创办人薛尚吉向大家做了详细介绍。首先来到薛氏宗族文化展室,通过讲解和现场实物,深入了解薛氏族谱从挖掘组织到印谱整个过程。他说,“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等,是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籍,是一种特殊的地方文献。家谱作为中国人血脉传承的重要载体,具有敦本睦族、凝聚血亲、慎终追远、寻根问祖等重要作用。薛氏族谱为什么被省档案馆收藏,因为家谱文献多,记载记录详实,家谱文化研究工作成绩突出,它不但把历史文化和家庭关系紧紧地相连,还是一本生动的历史,是时间的承载者,流淌着代代相传的家族情感,记录着家族兴盛与沧桑和家族先祖的光荣。当然,更是一段段沉淀在历史长河中的家族血脉,他如同一部渲染着家族过去、现在和未来情感的永久记录,完完整整记录保存着家族的传承和荣光。薛群基和薛其坤两院士都在上面,而且他们两个的题词,也在上面。</p> <p class="ql-block"> 大家没想到的是,薛家族谱被县、市、山东大学图书馆、山东省档案馆收藏,这是难能可贵的。</p> <p class="ql-block"> 在整个南山墙挂的全是90多岁高龄,知名甲骨文书法家薛燕钧老人的字画。其书法技术,生动地讲述了甲骨文的形态美和历史内涵,展现了其艺术性和历史厚重感。强调了甲骨文的永恒价值,传承价值、艺术魅力和文化传承的深远意义。大家在这里感受到了甲骨文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源源流长。展现了其在历史长河中的不朽地位。</p> <p class="ql-block"> 随后来到《一面战旗和一个村庄的故事》红色展室。墙壁上讲述的就在不久前的93阅兵式战旗方阵中一面刺杀优胜旗帜的故事。2025年9月11日,《临沂日报》刊登。接下来由杨继华就《一面战旗和一个村庄的故事》,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宋培志采访薛梅吉90多岁的妹妹作了详细介绍。</p> <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3号,当刺杀优胜战旗再次飘扬在北京天安门前阅兵80面战旗方阵中,也是这面战旗早在2019年国庆阅兵式上已经参加过。薛书记讲解了关于这面战旗的英雄历史</p><p class="ql-block"> 刺杀优胜”战旗,是1943年1月17日,盘踞在山东沂水(今沂南县青驼镇)青驼寺据点的百余日伪军企图偷袭八路军115师教导第1旅第1团第1连和小河村的沂临边联县公安机关。得到情报后,第1连及时撤离,第1团以约3个连的兵力对敌实施突击,全歼这股日伪军。战后,第5连因表现突出被授予“战斗英雄连”光荣称号。</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来到丁再献骨刻文书法展示厅和中华属相文化源。蒒书记说,丁再献老家是张庄后辉山的,作为中国骨刻文字破译和骨刻文书法艺术第一人丁再献,是爱国富有家乡情怀满满的好儿男,他用骨刻文书写人生。告诉世人,告诉世界。他挥毫泼墨间,是一幅幅艺术经典。满屋的文字,彰显着智慧的积淀。丹青妙笔,铭刻着岁月的痕迹,凝聚着历史的沧桑。苍劲凝重的毫触,流露释放出永恒的韵味。意蕴深长的字句与书法,如同人类文明的缩影,仿佛让人置身如沐古文字文化世界,触碰心田,穿越时空,让人们遐思,更让人浮想联翩。它远不是骨刻文这么简单,它不但给国人一个汇报,更是给世界一个正言,证明中国古老文字历史的真实性,不仅仅是5000多年。</p> <p class="ql-block"> 这时,他指着墙壁的照片说,这是薛家埠村的,是丁再献用形象的石头十二生肖图,巧妙地融入骨刻文化文字,来注释中华属相文化源。这不是尝试,这是骨刻文史上的壮举。</p> <p class="ql-block"> 最后来到沂蒙薛家院士研学点。迈步踏研学,探究知历史。领导们听的仔细,看的认真。看完后满主任说,学以致用之,研学有价值。院士研学,是智慧与毅力的结晶。他们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深耕科研领域,用毕生精力推动科学进步。研学不仅是一种探索,更是一种知识的传承。在此基础上,把研学点和研学工作,做实做好,名符其实发挥它的作用,真正成为传承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的一个宝库,一个播种站。</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来到临沂开元轴承公司。满主任一下车就对公司党委张书记说,明年就是企业建厂70周年,一路走来到今天,真不容易,尤其机械制造业更难。张书记望着满主任连连点头,明年我想好好庆典一下,到时请您莅临指导工作。从这件事上就能知道,满主任对企业的了解熟悉。说着便来到生产车间。通过公司人员介绍,大家对轴承有了了解,凡是转动的载体都离不开轴承。它通过支撑机械旋转体,将滑动摩擦转化滚动摩擦或油膜剪切阻力,显著降低运动部件间的摩擦系数,减少能量损耗。它能传递径向或轴向的机械载荷。</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生产车间,来到公司五楼展馆,通过企业创业的整个过程展示,一行对企业有了更详细的了解。从1956年1月走到今天,已经69年的时间。在展馆里,没有看到的是,张元开爱徒高元坤给师父塑的雕像,已藏于县档案馆。</p> <p class="ql-block">张元开厂长曾先后两次受到伟人亲切接见</p> <p class="ql-block"> 张元开传记文学《平凡的人生》由山东省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荣获临沂市“沂蒙文艺奖”。</p> <p class="ql-block"> 县满主任等领导《平凡的人生》新书发行座谈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 市牛泉然等领导《平凡的人生》新书发行座谈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 县李尊刚等领导《平凡的人生》新书发行座谈会</p> <p class="ql-block"> 当来到会议室座谈的时候,还是让我想了很多,因为我就是在这里退休的,算是回老家。曾跟老厂长和张书记干那么多年,一直在办公室,不管对企业,还是对各级领导,我都非常熟悉。而且我写张元开《平凡的人生》传记文学,采访过很多老领导,他们都给予了很大支持和帮助,序还是老领导牛泉然给写的。新书发行座谈,市里很多老领导参加。满主任等几位主任,亲自组织参加,这足以看出张元开老厂长在他们心中的位置,在这里再次表示感谢。</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座谈会发言,作为我所工作的单位,还是让我非常激动,大家对企业给予充分肯定。朱书记在座谈时说,回顾张元开老厂长那个时候,记忆犹新,七、八年代有沂南县轴承厂,从张庄逢集贸易情况就能看出来,那时候我就常来企业找他,后来又创造一个厂,并成为沂南利税第一大户,为我们沂南做出很大贡献。那时候我们都是省人大代表,就住一间屋里。后来在张书记的领导下,走到今天真的很不容易。最后,满主任总结,并提出要求。其实,说起满主任,我非常熟悉。我记得特别清楚,沂南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包扶企业工作,满县长舍近求远,主动请缨帮扶山东沂蒙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尤其在企业面临重大决策与发展瓶颈的关键时刻,他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决策智慧。对企业深切关怀与支持,每一分关心,都化作了企业成长的养分,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他的远见卓识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使企业在逆境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生产车间一线,大大鼓舞激励了全体干部员工,在他亲自指导帮扶下,公司的残疾人福利企业,如期竣工投入生产,成为沂南历史上一件大事喜事,至今也是沂南规大的一处福利企业。我想,他不仅仅例行公事帮扶企业,更有一颗关爱企业的心,他付出的汗水和努力企业干部员工永远会记住,值得我们尊重和感激。他的这份尊重和价值,是用自己的涵养和自己的实际行动换来的。</p> <p class="ql-block"> 文章写到这里,我想说的是,关工委在重阳佳节之际组织这次活动,走进研学点、走进企业,效果非常好,非常有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