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休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悟新疆历史文脉”党日活动走进自治区博物馆

韩栓柱

<p class="ql-block">九九重阳之际,军休中心五星站党总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悟新疆历史文脉”主题党日活动走进新疆博物馆,来自八个基层军休党支部的96名军休党员通过参观自治区博物馆的的馆藏,既直观感受到了新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多元一体的发展脉络,增强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又丰富了军休干部们的精神生活,提升了归属感和幸福感,展现了军休干部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p> <p class="ql-block">军休干部精神矍铄走进新疆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新疆博物馆于1959年正式成立,1962年迁移到今址,2005年,新疆博物馆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新疆博物馆常设“逝者越千年——古代干尸陈列馆”“新疆历史文物展”“瀚海珍衣——新疆古代服饰精品展”等5个常设展览。新疆博物馆馆藏包括服饰、彩绘泥俑、纺织品、纸张、皮革、木器、陶器、玉器、金属器、石器、瓷器、干尸等64592件(套),其中珍贵文物2581件(套)。其中包括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等。</p><p class="ql-block">图为军休干部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详细讲解。</p> <p class="ql-block">新疆是古代丝绸之路的枢纽,东西方文化荟萃之地。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其中各个时期的古尸及其随葬品的发现,为研究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状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这些考古资料表明,新疆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新疆各地考古发现的古尸标本及其随葬品所蕴含的历史信息是研究古代居民体质特征、遗传基因分析、衣食住行状况、宗教信仰形态、审美艺术观念、营养状况,以及生态自然环境变化的珍贵材料;对于考古学、民族学、解剖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环境保护学等诸多学科研究都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p><p class="ql-block">《新疆出土古尸》陈列始终秉承对生命的敬畏之心,珍视对文物科学保护利用以及历史文化解读的职责之要,讲述新疆多层次、多结构的多元文化形态,充分挖掘和实证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让新疆优秀历史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观看新疆古尸分布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新疆古称"西域",地处中国西北、亚欧大陆腹地,早在先秦时期,新疆即与中原地区保持着密切联系;自汉代西域都护府设立后,新疆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历代中央政权都行使着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权。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新疆拥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闻名世界的历史古迹、精美的丝绸毛纺织品、珍贵的多民族语言文字的简牍文书、美轮美奂的雕塑壁画、奢华的金银珠宝、彩陶以及在特别干旱的环境中自然形成的人体标本即新疆古尸等国家宝藏。</p><p class="ql-block">考古发现表明,新疆出土的古尸主要分布于塔里木盆地周缘、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以及罗布淖尔荒漠、吐鲁番盆地和哈密绿洲等气候特别干燥的地区,呈现出时间跨度大、保存程度好、随葬品种类多、葬俗多样等特点,蕴含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这些古尸及其丰富的随葬文物是系统阐明历代中央政权治理和管辖新疆的重要力证,是准确揭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内涵的珍贵实证,是深化和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研究的科学史证,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中国故事、新疆故事,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生动素材。</p><p class="ql-block">本展通过新疆古尸标本及其相关丰富的考古实物的展示,系统形象地再现了他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风貌,生动反映了东西方文明在古代新疆交流融汇、创新发展的轨迹。深刻地阐明:始终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的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历来是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和拥有的地方,是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b>小河墓地出土干尸</b></p><p class="ql-block">小河墓地位于若羌县孔雀河下游河谷南约60千米的荒漠之中。1934年瑞典学者贝格曼盗掘墓葬12座。2002-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地实施全面发掘,发掘墓葬167座,出土文物千余件、保存完好的古尸30多具。墓地年代为距今4000-3400年,是夏商时期塔里木盆地特色鲜明的青铜时代文化遗存。小河墓地的全面发掘,是新疆史前考古的重大成果。墓地反映出夏商时期塔里木盆地青铜时代文化的独特性、多元性和复杂性,为新疆史前考古文化、史前社会原始宗教信仰的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厚的资料。其成果对于阐明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过程、探究欧亚大陆早期文化、文明的交流互鉴都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从古墓中挖掘出来的珍贵文物(一)</p> <p class="ql-block">从古墓中挖掘出来的珍贵文物(二)</p> <p class="ql-block"><b>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镇馆之宝</b></p><p class="ql-block">"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名词术语,见诸《史记》《汉书》等典籍文献。"五星出东方"是对五大行星周期性公转及聚合规律的观测记录;"利中国"则是在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思想影响下,对五星聚合的吉凶占验。如今,现代天文学不仅能够精确计算出五大行星的星历,而且能够验证中国历史文献记载的五星会聚的史事,深化拓展对中华文明历史星空和中华文化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观看《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全神贯注听讲解</p> <p class="ql-block">背后的故事撼人心</p> <p class="ql-block">出土"五星"织锦的墓葬中,还出土了"讨南羌"织锦,二者纹样风格特征基本相同,可缀合复原五星织锦完整纹样,符合汉代布帛织造规制二尺二寸(50-51厘米)◇一组花纹循环单元为7.4厘米。</p> <p class="ql-block"><b>第一批军休干部参观新疆博物馆花絮</b></p> <p class="ql-block">第一批军休干部主题党日活动结束后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第二批军休干部主题党日活动结束后合影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