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红旗渠和跃峰渠是太行山区两大著名水利工程,分别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和河北省邯郸市,均被誉为“人工天河”,但两者独立存在,红旗渠始建于1960年,全长约1500公里;跃峰渠始建于1975年,全长244.98公里。</p> <p class="ql-block"> 跃峰渠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太行山区,1975年动工,1977年通水,总长244.98公里,贯穿涉县,磁县,武安市等地,穿凿54座山峰,跨越49道沟壑,年均引水2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64.4万亩,解决了数十万人畜饮水及邯郸钢厂等工业用水问题。</p> <p class="ql-block"> 建设过程中,70人牺牲,279人负伤,精神凝练为“战天斗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协作攻坚”。现为生态文旅枢纽,支撑沿线农业,工业及湿地公园发展。</p> <p class="ql-block"> 两渠均以漳河为水源,工程背景相似,但分属不同省份:红旗渠早于跃峰渠15年,后者借鉴了前者的经验。红旗渠精神更侧重“开拓创新”,跃峰渠精神强调“协作攻坚”,两者共同体现了自力更生的民族精神。</p> <p class="ql-block"> 1525.6公里,245公里。如果将这两个数字放在现代眼光中或许不会引起太多波澜,但将它们放入深山沟壑,悬崖绝壁的太行山区,这两条引水渠却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传奇担当: 红旗渠与跃峰渠。一个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一个虽未被冠以荣耀头衔,却书写了同样璀璨的人民奋斗史。同样是人工天河,为什么红旗渠家喻户晓,而跃峰渠却鲜为人知呢?</p> <p class="ql-block"> 世人常誉红旗渠为新中国的“骄傲”,甚至当年周总理都向国际友人笑言,它与南京长江大桥一道,撑起了新中国的“奇迹账本”。反观跃峰渠,虽然它的建设规模和精神都显得“低调”,可你若了解其中的背景,也非等闲之作。</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起于河南林州,跃峰渠起于河北邯郸,两者虽建于不同时间,却有着共同的理想——为饱受干旱困扰的山区人民引入漳河水。红旗渠起步于林县会议的一张工程规划图,跃峰渠则在邯郸地委的决策书中起航。一个早在1960年困难时期全面启动,一个却因为复杂局势,直到1975年才正式开放开工。细看背后,这种时间差影响了它们历史评价上的一时一刻。但两渠不仅承载了灌溉水田,也深深揉进了人民群众的血汗与梦想。</p> <p class="ql-block"> 建渠十年,红旗渠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151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留下的是一部惊心动魄的奋斗史。</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是光辉的象征,跃峰渠是关爱注视的落点。两者精神再多细分,都喊出“天不生安乐,世必索奋斗”。</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从精神牌转向文旅开发牌起步,跃峰渠则面临基层灌溉资源日渐短缺的大與论压力。当旅游大巴纷纷开进林州,青年游客对“山洞写真”兴趣盎然,河北邯郸依靠跃峰渠产业链内经济的起跳点能否复刻成功?红旗渠走在了前面…</p> <p class="ql-block"> 今天早晨刚打开美篇就看到我的一篇文章《陆家嘴华灯初上》挂在美篇首页,点开一看,上面写着:你创造的《陆家嘴华灯初上》已获得美友与平台的双重认可,获得“美篇精选”称号!未来希望能获得你精心创作的优秀作品。谢谢上海退休生活俱乐部,谢谢美篇平台,留在岁月的花香,不觉陶醉了时光。感动像一只蝴蝶,在心中扇动翅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