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大不同

清寂无为

<p class="ql-block"><b>  许多人都是通过煤认识大同的。于是乎,“煤都黑”便成了大同的城市标签。</b></p><p class="ql-block"><b> 30多年前,在上海建材学院的校院里,春生说自己是大同人,我不信,因为他一身清朗;国富说自己也是大同人,我信了,因为他稍显油腻。</b></p><p class="ql-block"><b> 至到某年某月的某一日,我去了大同,才知道“想当然″是多么的失真,一叶障目能够使人陷入极端的片面性。没有调查真没有发言权啊!</b></p> <p class="ql-block"><b>  有点历史文化知识的人都会慎读“大同”二字。大同是中国古代儒家描绘的理想社会形态,那是一种民族融合,人人平等的和谐梦境。文化思想沉淀形成的古代精神文明与煤炭资源挖掘产生的现代物质文明丝毫没有关系。</b></p><p class="ql-block"><b> 大同之所以叫大同,根本体现的是统治者对太平盛世的追求,人人平等则是老百姓的美好愿景。这个地标始于辽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地理变迁下,有过平城、云州、云中、恒安等诸多曾用名,但反复使用并且至今仍然沿用的还是“大同”。</b></p><p class="ql-block"><b> 看一看中国地图和中国简史,也许立刻能够懂得“大同为何叫大同”,因为大同处于汉蒙边界,归属权在辽金政权和中原政权之间反复变化;还曾经是北魏的首都,“天下大同”的政治意义显得尤其重要。</b></p> <p class="ql-block"><b>  大同具备普通城市的普遍性,也存在区域城市的独特性,有些方面还大不相同。</b></p><p class="ql-block"><b> 我喜欢古建、古城。大同的古建有细节,有风格,有气势,有故事。华严寺、善化寺和钟楼、鼓楼乃皇家所建,恢宏霸气,金壁辉煌,其雄伟、奢华程度和艺术价值,非一般古建可以比肩。古城墙、代王府、九龙碑虽属当代工匠的手笔,也尽可能遵循了历史实事,高水平还原了本来面目。那些历史文化街区没什么历史故事背景,却充分展现出浓郁的辽金、北魏遗风和雁北地区的生活习俗。不像有些地方的仿古屋、仿古街、仿古城,没有时代痕迹,没有地域特征,没有来龙去脉,纯粹一堆想当然的古建元素堆砌物。</b></p> <p class="ql-block"><b>  “北方人爱酒,南方人爱茶。”春生属于地地道道的大同人,他却很爱茶,喝茶的讲究大大超出了我的认知。据说众多大同爷们都是十足的茶客。</b></p><p class="ql-block"><b> 大同不产茶,但大同人爱喝茶,而且多喝红茶,可能与多肉食少蔬菜的饮食结构有关。茶可解腻且富含维生素,喝茶便可一举两得。</b></p><p class="ql-block"><b> 尽管喝茶稍显奢侈、风雅,大同这个古代的国都、当代的煤都从不缺贵族、富商和文人,他们需要茶,也有足够的财力消费丰富多样的茶,使之成为一种时尚,逐步引领大众的日常生活习惯。</b></p><p class="ql-block"><b> 与茶同行的美食也在大同百花齐放。大同的饮食不同于其他北方城市,甚至不同于山西其他地区,他们把本地特产的滋味发挥到了极致,还把南方的烹饪技艺本土化,推出的道道佳肴不失鲜明特色,却又精致无比,连口味刁钻的南方食客都会味口大开,由衷点赞。</b></p> <p class="ql-block"><b>  久违了大同的人,一定不知道什么是“大同蓝”。</b></p><p class="ql-block"><b> 大同蓝是一种纯净。没有污染,连水蒸气都不多。天高云淡,碧空如洗,犹如一块蓝色的天幕向四周无限延伸,让人生出一丝虚幻的感觉。偶尔有飞机从空中飞过,划出一道白痕,方知这一片纯净的蓝天是真实的存在。</b></p><p class="ql-block"><b> 大同蓝是一种蜕变。大同一度陷入全国污染城市前三位。十多年艰苦卓绝的环境治理和产业转型,终于脱胎换骨,华丽蜕变,化雾霾为清风,由”煤都黑“转“大同蓝”,一举成为山西省生态环境最优城市。</b></p><p class="ql-block"><b> 大同蓝是一种呼应。修复的古城,只有在蔚蓝的底色下,才能呈现出典雅的风韵。在摄影师的镜头中,蓝天与古建是最佳的搭配,能够相映生辉,入画出片。</b></p><p class="ql-block"><b> 对于大同,由黑转蓝是一次成功的践行;而对于其他煤城,退去黑色则是一道未解的难题。</b></p> <p class="ql-block"><b>  从地理上讲,大同不在三晋大地,而在燕云沿线,所以,大同人对省城太原的依恋淡淡的,没有什么归宿感;却对首都北京的情怀浓浓的,心存寄托和向往。或许这是大同人的文化坚守与自信,也是大同与其他中等城市不大相同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大同还有许多的不同,就连前任市长耿彦波都是一位挑战世俗、挑战规则、挑战威胁的挑战者,尽管给大同留下了近千亿的债务,却也抓住了产业转型时机,把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旅游生态城市留给了大同人民。或许大同人眼中的耿彦波并不完美,但许多城市的百姓都需要这样的市长。</b></p> <p class="ql-block"><b>  收笔之际,突然想到了汉姐和老王,两位雁北秧歌的传承人。他们把雁北秧歌扭成了大同名片,把自己扭成了网红,也把大同扭向了世界。因为有了这样的大同人,大同旅游正在散发光芒,成为访古问今、康养打卡的大众热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2025年10月底于武汉名都花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