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桑榆霞,情谊铸华章

元超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昵 称:元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美篇号:53250241</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图 片:来自网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音 乐:生活要乐在其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人生步入金秋,仿佛一条奔腾的江河汇入开阔平静的湖海。少了年少时的激越,却拥有了更为深厚包容的胸怀。此时,我们或许更深切地体悟到:“独木难成林”,个人的力量终有边界,而生命的丰盈与壮阔,正源于那相扶相帮的温暖情谊。这情谊,是风雨同舟的信任,是志同道合的欢欣,更是汇聚点滴微光、照亮人生晚景的集体智慧。让我们在人生的金秋时节,以信任为纽带,以协作为舟楫,共同描绘那满天绚烂的晚霞,让生命的舞台因集体的力量而光芒永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首先,家庭的温情分担,是晚年幸福最坚实的基石,如同大树深植于沃土。深以为然,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单元,其内在的团结协作是抵御生活风浪的第一道屏障。中国社会尤为重视家庭伦理,“家和万事兴”的古训至今依然焕发着生命力。步入晚年,子女的关怀与陪伴,伴侣之间的相濡以沫,乃至与孙辈的天伦之乐,都是这种协作的具体体现。例如,在城市社区中常见的“老漂族”们,他们离乡背井协助子女照料孙辈,虽然面临环境适应的挑战,但正是在这种代际之间的无私奉献与相互理解中,家庭的功能得以强化,亲情得以升华。这份基于血缘的紧密协作,如同大树的根系,为我们提供着持续的情感滋养与精神支撑,让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深知,家是永远可以停靠的港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进而,社区的睦邻互助,则为晚年生活拓展出广阔而温暖的公共空间,如同细流汇聚成江海。 在稳固的家庭基础之上,积极融入社区共同体,能让我们获得更为多元的支持与更为丰富的生命体验。现代城市社区早已不再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孤立状态,而是演变成一个需要并能够培育深厚情谊的生态系统。无论是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里结伴练习书法、合唱的老友们,还是热心参与居委会事务、为邻里排忧解难的退休党员志愿者,他们都在用行动诠释着“远亲不如近邻”的现代内涵。笔者所在的社区,便有几位退休老教师自发组织了“四点半课堂”,为放学后父母尚未下班的孩童提供免费的看护与功课辅导。这种跨越家庭的协作,不仅让社区的孩子们受益,更让这些长者找到了新的社会角色和价值归属,他们的生命之光,因照亮他人而更加璀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更进一步,在志趣相投的社团中切磋交流,能升华晚年的精神境界,让心灵在共鸣中永葆青春。 除了家庭与社区,基于共同爱好的社会团体,为我们提供了更高层次的精神协作平台。在这里,协作超越了日常生活的互助,升华为思想的碰撞、技艺的切磋与情感的共鸣。全国各地蓬勃发展的老年大学、各类戏曲票友会、摄影协会、徒步俱乐部等,正是这样的平台。笔者曾结识一位年近七旬的退休工程师,他在老年大学里迷上了诗词创作,并与诗友们成立了“夕阳诗社”。他们定期采风,互相品评作品,将人生的感悟沉淀于字句之间。这种在共同爱好中的“切磋交流”,正如古希腊哲人所言“思想的交换”,让每个人的收获都不再是“一”,而是“一加一大于二”。这份由集体智慧与温情共同铸就的华彩,比任何个人的成就都更为恒久,也更能体现生命在晚景所能达到的广度与深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诚然,构建如此和谐温暖的协作关系,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主动伸出双手,以真诚的信任与无私的付出为基石。 我们必须承认,由于性格、经历的不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难免存在差异与摩擦。然而,正如“一个篱笆三个桩”所揭示的,个体的局限性正是我们需要彼此的理由。放下过往的成见,敞开心扉,主动参与集体活动,从小小的善意开始,我们便能逐步编织起这张坚实而温暖的社会支持网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总而言之,人生的金秋时节,并非是走向孤寂的尾声,而是迎来另一场以“情谊”与“协作”为主题的生命华章。从家庭的港湾,到社区的天地,再到知己的圈子,每一次分担、每一次互助、每一次切磋,都是汇入我们生命之海的宝贵支流。让我们珍视并积极构建这份情谊,让集体智慧与温情成为我们晚年最荣耀的冠冕,共同在时间的画布上,绘就那最为绚烂、无悔的满天霞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