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卡斯特罗金

布迪先生

<p class="ql-block">作者:布迪</p><p class="ql-block">我记忆中的卡斯特罗金,首先是北京阳光下的那对小酒窝,盛着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她像一幅被精心呵护的油画,从北京到纽约,每一笔都蘸着父母的爱与优渥的颜料。然而,命运这位最任性的画师,在2018年用一场突如其来的空难,将这幅画撕得粉碎。幸福的殿堂轰然倒塌,只留下她一个孤独的公主,站在废墟之上。</p><p class="ql-block">人们以为她会哭,会倒下,但她没有。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孩,骨子里却藏着一头不认输的雄狮。她选择了一条谁也无法理解的路——飞向另一场风暴。2019年,她剪去长发,换上戎装,成为一名空军军官,主动请缨前往也门。她在邮件里对我说:“我想亲眼看看战争,或许那样,我就能克服失去父母的痛苦。”我读着这行字,仿佛看到一只扑火的飞蛾,用决绝的姿态,去拥抱那足以将她焚毁的火焰。</p><p class="ql-block">从此,我们的世界被一封封邮件连接。一头是我在成都的平静书桌,另一头是她在也门的战火基地。她像一个虔诚的信徒,每天向我汇报。她问:“中国今天天气怎么样?”仿佛那片晴朗的天空,能慰藉她头顶的阴霾。她又说:“基地又遭袭击了,有人受伤。”短短数字,背后是枪林弹雨与生死一线。夜晚的空袭警报是她的催眠曲,失眠与恐惧是她的常客。我只能在屏幕这端,笨拙地敲下:“上帝会保佑你。”</p><p class="ql-block">我们以兄弟相称。她说,我是上帝送给她的礼物,让她在异国的炼狱里,还能记起自己的根。而我,又何尝不是在透过她,凝视一个勇敢到令人心碎的灵魂。她把也门形容为“只有杀戮,用草菅人命,最好不过”的地方,却也正是在那里,她完成了对生命的顿悟:“我意识到生命更重要。此时此刻,我想要安全。”</p><p class="ql-block">那份对安全的渴望,最终凝聚成她最后的邮件。她说要去执行一项特殊任务,附上了一张她穿着飞行服的照片,笑容依旧,眼神却比也门的夜空更深沉。她说:“有可能再也不回来了。”我知道,那是牺牲的另一种说法。她还计划着,等服役期满,就回到中国,跟我认真学习生命科学。一个在战场上寻找生命答案的女孩,这是何等的讽刺,又何等的纯粹。</p><p class="ql-block">然后,她消失了,像一颗流星,坠入了也门无垠的战火。我的邮箱再未亮起,但世界在我眼中却前所未有地清晰。每一片安宁的云,都让我想起她渴望的天空;每一次安稳的呼吸,都让我记起她用生命去换回的领悟。她走向战场,是为了直面死亡,却最终教会了我如何去生。卡斯特罗金,这个北京女孩的名字,从此不再是一个名字,它是一座用青春和勇气筑成的纪念碑,永远矗立在我心中,无声地呐喊着:生命,比任何战争都更重要。(纯文学创作与政治军事无关,请不要对号入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