岢岚三日 李永成 2025年10月30日

大岗人

<p class="ql-block"><b>  战友们,快来看看吧,看看咱们的第二故乡岢岚,如今变成什么模样了!</b></p><p class="ql-block"><b> 山西省岢岚县曾经有个520部队,也叫国防科工委第25训练基地,也就是如今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它建于上个世纪1967年,1968年接收第一批兵,1969年接收第二批兵,我便是那第二批的陕西富平兵。您想想,一个刚刚成年、从没出过远门的年轻人,就火车汽车、咣里咣当几千里,然后就在芦芽山北麓的岢岚县干了十几年,您说,他能不对此地和所属部队有感情吗?</b></p><p class="ql-block"><b> 我转业退休至天下第一庄,亦即我的第三故乡已有45年,在之前的十几、二十年里,我做的梦,第一,是我的第一故乡富平的梦,第二,是我的第二故乡岢岚520的部队梦。回到地方,每天风风火火的工作,即使再累,倒头一进入梦乡,就会梦到部队、梦到战友、梦到首长、梦到工作、梦到在部队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总之,对岢岚、对部队那可真是魂牵梦绕啊!</b></p><p class="ql-block"><b> 所以,我常在心里默默的念叨着一句话:岢岚,我的第二故乡!部队,我曾经的家!520,我爱您!</b></p><p class="ql-block"><b> 2003年的5月份和12月份,我回过两次岢岚,都住在宋家寨二炮接待站,那都是公干,这次是第三次回第二故乡岢岚探望部队的家了。</b></p><p class="ql-block"><b> 2025年9月13日上午9点,我和老伴从石家庄出发,高速岢岚。由于前方事故,在山西境内的一个隧道里堵车两个多小时。高速行驶间,路旁《芦芽山服务区》的牌子映入眼睑,心情立马兴奋起来。因为岢岚、芦芽山等字样,是第二故乡神经元的敏感点,只要眼睛一触碰到,就感到非常的亲切。好啊,那就进芦芽山服务区休息片刻。</b></p><p class="ql-block"><b> 随着提示,岢岚终于到了,于下午6点半下了高速。走着走着,一座七彩绚烂的彩牌楼呈现在眼前。太漂亮了,这就是第二故乡的大门啊!靠边停车,首先就在这故乡的大门口打卡留念!</b></p><p class="ql-block"><b> 在第二故乡县城的街道上预览一圈之后,天色已晚,便驻车县武装部门口。武装部门前有一条河叫漪河,晚上霓虹灯一亮,显得格外美丽。第二天逛了岢岚县城,毛主席路居馆等。虽然说在第二故乡当了12年的兵,却从来没有好好的看过岢岚县城,最多就是站在高帮大卡车上来岢岚粮库扛麻袋,给连队食堂拉粮食。这次,我上到岢岚县城的古城墙上,往四周一望,心情豁然敞亮,整个岢岚县城一览无余。环视一周,一圈都是山,岢岚县就在这犹如盆地的群山之中。岢岚县在古时是一座军事城池,如今还完好的保留了好长一段古城墙和好几座城门楼。</b></p><p class="ql-block"><b> 下午,还去宋家沟逛了一趟。</b></p><p class="ql-block"><b> 第二天傍晚去了三井镇,晚上,我的房车就停在三井镇大石牌楼里边的街道上。三井镇如今变化可真大,过去村子都在里边,现在都搬到了原汽车团左右两侧的路旁边,临路南侧建了一个大石牌楼,牌楼上镌刻着《三井古镇》四个大字,牌楼里边的街道宽敞笔直,乡亲们的房子整齐划一。神堂坪公社已经撤销,合并归了三井镇。这次回岢岚,本来想到神堂坪乡去补一张结婚证的,只因几经搬家,结婚证找不见了。老婆当年来基地执行完任务后,我们在神堂坪公社领的结婚证,回到石家庄,三斤水果糖、两顿朋友家宴就算结婚了,结婚纪念日应该是79年1月19日。如今,当年的神堂平公社都没有了,还补个毛啊!</b></p><p class="ql-block"><b> 第三天,也就是15日的上午专门去拜谒了抗击日本鬼子的三井镇战斗遗址。当年,我们富平的800子弟兵跟随贺龙元帅,就在三井镇和日本鬼子打了一场恶仗。流曲公社东川大队一个姓宋的战友父亲来看他,还专门去三井觅望他们当年战斗过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三井镇的路两侧都是商铺门脸,找了半天才买到花圈,尔后去宋家寨。如今的宋家寨,早已不是基地的二大队了,而是二炮的接待站。接待站的张干事接待了我们,陪同我们吃了中饭,然后在院子里最老的几栋楼房前照相留念,因为我当年下老连队就下在这里的光遥测量站站部警卫排,就住在最南面的那排楼房里,今天来就是专门看望我当年最初当兵的老地方。三栋三层的老楼还在,只是换了新装,灰砖本色变成了白色。当年的毛站长是陕西人,如今的站长竟然是陕西合阳人。谢别了张干事,我们去基地烈士陵园,看望另一个世界的战友。</b></p><p class="ql-block"><b> 谁知到了4号,先给吃了个闭门羹。4号现在建了大门,新的战友把门不让进。我说我今天必须要进,我几千里路赶来,就是要看望我几十年前已经在那个世界的战友,你们不让我进,这些花圈怎么办?还差几步,他们却眼巴巴的见不着我,你们想想,那个世界的战友们是多么的失望、多么的心寒啊!经过层层上报审批,最后的结果是,一个新战友开着一辆黑色的小轿车在前面开道,我们老两口开着房车紧随其后,显得有些庄严肃穆,直奔陵园,给战友们献了花圈。这次来陵园,让我兴奋新奇的是,居然首先在陵园里见了当年的乔平司令和任瑞成政委。当然,我今天见了他们,没给他们敬军礼,但我给他们恭恭敬敬的鞠了一个大躬!还见了我们当年指控站的卢克才站长,音容笑貌,宛尔犹在,自然也是恭恭敬敬的一大躬!</b></p><p class="ql-block"><b> 我这次来主要是看望三位战友,盛金荣战友杭州人,陈学进战友陕西南郑人,王世民战友陕西富平到贤人。一进烈士陵园,我就给烈士纪念碑敬献了花圈,缅怀了烈士陵园所有的战友们!花圈是有些小,但那是我跑遍了三井镇所有的商店才购买到的,千里送鹅毛,礼轻仁意重!这小小的花圈映照着我的一片真心,寄托着我数十年对战友的挚念之情!</b></p><p class="ql-block"><b> 其实,我上次回岢岚时就来陵园看望战友们,那时候陵园在寨子山,4号也没有大门。如今烈士陵园搬迁了,搬的更靠里边的发射阵地了。座落在半山坡陵园的战友们居高临下,直接可以看到发射时的壮观场景了!</b></p><p class="ql-block"><b> 祭拜缅怀完战友,陪同我们的张永强战友带领我们去参观了7号老发射阵地,还到地下指挥室去游览了一番。同样可视为战友的7号发射塔和地下指挥室也都老了,已经退休不承担发射任务,如今己变成了普及国防教育的基地了。</b></p><p class="ql-block"><b> 从4号出来,去了安塘火车站。我们当年刚来时是在宁武下的火车,后来给基地修了到岢岚的专线,此后的多少年,我们出差、休假归队,都是乘坐基地的班车到安塘火车站乘坐火车。记得有一次休假回来,司务长告诉我说,李技师,你们开班车的那个老乡出事了。那个老乡就是李双龙,原来,他在当天晚上开班车接站时在路上撞死了一个地方老乡,我听后如雷轰顶!因为一个月前我休假时,就是坐着他的班车去火车站的!</b></p><p class="ql-block"><b> 安塘火车站,我从栅栏门缝挤进去观看,觉得房子多了些,楼也显得高了,不过感觉依然很亲切,总觉得还像过去的老模样。如今安塘车站旁边多了一个村子,门前多了一条繁忙的公路,公路从村子中间经过,可能是扒了路面正在修路的原因,一辆辆六轴的大卡车一过,卷扬起的墨灰尘土,遮日蔽天。打卡完安塘火车站,直接去了15号。(未完待续)</b></p> <p class="ql-block">  为时间尚早,就没有停车,一直往里边开。过了15号不远,路的左手边有一个林场监管站,这个地方过去有三排平房,一排窑洞,我们安控中队就在那个地方呆过大约一年多,赌物思情,使我想起当年几件有趣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一天在地里种土豆,湖北兵胖司务长和他的老乡一个瘦排长,打赌一顿吃5斤猪肉。面容依稀,名字都忘了。那排长先把肥肉熬成油晾在一旁,再把肉炒熟吃掉,然后一口气将一大碗猪油喝下肚去。结果是司务长输了一条上海烟!大家猜猜,73、74年,那时候一条上海烟是多少钱?请回复在评论区里。</p><p class="ql-block"> 因为这里离新民村比较近,当时中队的一只女狗和新民村的一只男狗搞起了“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有天男狗又来,结果叫炊事班一个74年河北香河兵叫王明的,将两个狗男女捉奸在“床”,将男狗绑在了水泥电线杆上。另一个喂猪的河北兵,一边朝窑洞的队部跑、一边高喊:“指导员、指导员,王明要打老乡的狗了!”指导员崔国喜也跑出窑洞大喊:“王明,你要干什么?”只见王明手举棒落,那只男狗便躺在地上抽畜起来,指导员跑到跟前骂道:“你这混小子闯大祸了!”可是王明就像没听见一样,又连着补了好几棒子!指导员把王明训斥到队部站在一边,即刻向营里做了汇报。一会儿营长坐着吉普车来了,一进门就训斥王明道:“你小子胆子可真不小,老乡的狗能随便打吗?你等着,看我怎么收拾你!回去好好反省反省!”营长叫伊志田,江苏人,瘦瘦的,眼睛不大,个子也不太高,但作风杀伐果断,说完便盘腿坐在窑洞的炕上。当然,当天中午饭增加了个硬菜“炖狗肉”,队部饭桌上的那一盘子肯定都是大块的后臀大腿肉,大家主要还是喝汤唠。营长吃完一抹嘴对中队长和指导员说:“下不为例。若再有此事,我连你们两个都收拾!”说完笑嘻嘻、美滋滋的登上吉普车回营部去了!</p><p class="ql-block"> 说实话,大家从心里都感谢王明。若没有他的莽撞行动,这辈子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第一次尝到狗肉呢!我好像记得,后来也没有给王明什么处分,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你想,营长都吃到了品质最好部位的狗肉,给处分的事儿早都香飘脑后九霄云外去了!</p><p class="ql-block"> 一天,陈学进战友邀我陪同他去新民村一个老乡家里,现时选了一头皮毛干净、弯多绒软的绵羊,他谋的是这头羊的羊皮,孝敬老爹做皮袄。老乡现场宰杀,犹如包厨宰牛,游刃有余,一会儿就将皮、肉、骨分离收拾好了,只是羊皮还须再行泡制处理。宰羊是因为第二天是阴历的七月十五,当地民俗叫寒食节,也叫鬼节,要用羊头来祭祀祖先。宰羊期间,女主人做了莜面窝窝,端出来让我们吃,热气腾腾,皮薄软糯,一卷一卷,如同蜂窝一般连成一片,真是馋死我了!可是陈学进战友就是不许吃老百姓的东西,硬是拉着我走了,真是遗憾呀!直到30年后的2003年,在大同做DF一31实验期间,才在同利饭店吃到了这思念三十年的莜面窝窝。</p><p class="ql-block"> 真是也,当年人儍军纪严,不拿群众一针线。莜面窝窝啥味道?让我思念三十年!</p><p class="ql-block"> 后来,安控中队搬到了17号山洞旁边。</p><p class="ql-block"> 过了新民村,一左转弯便到了当年的12号路口,我毫不犹豫的拐了进去。现在的路都修的特别的宽敞平坦,不过,原在12号的洗印中队在路两旁的营房踪迹全无,一点影子都看不到了,路左旁偌大的破围栏里,两匹马儿在悠闲的嬉戏!路明显修的是旅游路线,中间是红绿黄三道彩色陆明显修的是旅游路线,中间是红绿黄三道彩色的上下行分道线,向里走了很远,又左拐上到很高的半山腰,弯弯曲曲的山路向西绵延而去,问正在补修路的老乡说,那是去了岢岚县城西边的三岔乡,我不敢向前走了,好不容易才找了个地方得以掉头返回。</p><p class="ql-block"> 回到正路上继续向里前进,约莫过了一刻多钟后,到了13号的岔路口。只见路旁竖了四、五块牌子,其中一块蓝色牌子上写着“13号原技术阵地旧址”。我不是发射团的,更不是13号测试连队的,但看到这些牌子,不由得让人旧情复燃、憶憧悱恻!再往里走,就到了13号水平测试中队的营地。路旁矗立着一块约两米半高、方形基座、上面镌刻着“十三号技术阵地旧址”字样的方形立柱式黑色大理石纪念碑。有两辆大卡车正在装载木头,锅炉房那高高的烟囱还倔强的矗立在那里,有几栋平房还有房顶,作为测试厂房的那几排房子全都没了房顶,门窗更是皆无,一片破壁残垣,让人看了难免唏嘘怆然!13号就像一位历经风霜雨雪的百岁老人,年高体衰,使命终结,遍体鳞伤亦是必然!</p><p class="ql-block"> 天渐趋昏暗,须调头返回。此时我的心情也是落寞伤感,悻悻然驾车缓缓的驶离了 13号营地。</p><p class="ql-block"> 回来后将车驻扎在15号保障中心楼前,就在车上过了一夜。(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芦芽山半山腰!</p> <p class="ql-block">  16日一天,我主要是在15号活动。现在部队的家有很大的变化,我在2003年那次回部队,那时候在岢岚境内的部队已经集中规整为四个点,其他所有点号全部废弃,既精简了部队,缩短了战线,更有利于管理,祥细我就不能说了。战友们最好在明年夏天,那里适宜于避暑的时候亲历去第二故乡看一看。</p><p class="ql-block"> 原来的大礼堂拆了,盖了一个更大的面朝着马路。原来的医院废弃了,新医院在司部与测控部之间,干战们看病更方便了。17号洞变成了展现基地辉煌历史的军事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我原想回我的老连队、安全控制中队看看我住过的那排平房,结果愿望全部落空。原来建在17号山脚下的数据传输中队、计算机中队和安全遥控中队三个单位,全部消失的无影无踪。原来的旧址全部变成了小松树林,松树林里的石子曲径估计好久都没人走了,一株株低矮锈迹的太阳能路灯,也好久都没有亮了。可能是为了纪念原来此地的部队吧,给矗立了一块很大的石头,上面刻了四个大字:“砺剑公园”,2008年8月1日立。</p><p class="ql-block"> 顺着十五号公路的那条河变化也很大,河道经过了整理,河堤也用水泥做了加固,为了通往对面方便,河上己架了三座桥梁。除了原来通往山洞的那座桥之外,在司部大门口对过修了一座很宽的石桥,栏杆雕刻的很漂亮,再往南不远又修了一座可以通行载重汽车的桥梁。河堤边还修了不锈钢护栏。</p><p class="ql-block"> 河对面变化就更大了。除了20多年前就已经建立的长征中学和功能齐全的巨大室内体育馆之外,还多了很多的房子。早晨起来简单过早之后,想到河的对面去看看,我便驾着房车驶离了保障部楼前的高台,上了大道之后向南驶去。道路两旁设置了许多有关两弹一星老前辈的展牌栏窗,像钱学森、钱三强、郭永怀、程开甲、孙家栋等等,不但有他们的彩色大头照,而且有他们人生辉煌事迹的简介。本来应该通过第三座桥向右到河对面去的,走着走着,发现左手边有一条路,我突然心血来潮,将车的方向盘猛向左打,往西边的山上去了。因为过去上17号山上的安控机房,就是从司令部最南边的这条土路绕上去的,我突然想上17号山头去看看,心想荷叶平的路都走了,这路应该没问题。谁料想这是条无法回头的断头路,又窄又泥,结果我在《怀旧上山 有惊无险》里已经说过了,不再赘述。</p><p class="ql-block"> 从山上下来,我从第三道桥上过了河。一边开着车慢慢走,一边往两边看,怎么好像是进了一个村子?奇怪啊,河这边以前没有村子啊!原来,在指控站背面山坡上的团城子村,现如今搬到了河的对面,进村的路就是原来通向山洞的第一座水泥桥,出村的路就是最南面的这第三道桥。我在《团城子新村新风貌》里也己详述,这两篇文章,都可去看我的美篇专栏。很遗憾,我本想在测控部门前拍照留念,但连同山洞前的照片,都被卫兵删除了。删就删吧,保密第一嘛!</p><p class="ql-block"> 在团城子新村的小饭馆吃了一顿中饭,尔后把车停到15号门前的停车场上,我便骑着自行车过第二道桥到河对面的树林里来回兜了一圈。河堤边的滨河路和树林里的路都很平坦,铺的是红胶路面,就像我们温泉河或石川河公园的路面一样,我骑车温馨的体验了一遍,直到下午4点多钟,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15号、离开了岢岚第二故乡,开车去了五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