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江南行者</p><p class="ql-block">美 篇 号:302205991</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自 拍</p> <p class="ql-block">五、第四日(10月28日)游览项目:出海观鲸鱼、高跷鱼夫、打卡加勒古堡、游览红树林</p><p class="ql-block"> 第一项:出海观鲸鱼。斯里兰卡是全球最佳观鲸地之一,尤其以美蕊沙海域最为著名,观鲸率可达95%以上。据导游介绍:最佳观鲸时间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是公认的西南海岸(包括美蕊沙)的观鲸季节,此时鲸鱼迁徙途经该区域,蓝鲸、抹香鲸等生物活跃,出海观鲸成功率极高。因为该项目是自费增选项目,我们团里有九位同志报名参加 ,因此,早晨四点半大家不约而同地集中到大厅,拿上打包的早餐盒便乘车出发了。从入住宾馆到观鲸点有约二小时的车程,大家上车后先是闭目养神,继续在车上休息。六点多一点车前的天空中逐渐由白变红,不一会,只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霞光从云层中倾泻而下,大家不由自主的又经历了一次道上看日出的体验。六点半稍过,我们来到了出海点码头,大家下车后拍照、方便、吃早点等,稍事休息后便登上了一条观鲸鱼船出海了。印度洋上的风浪确实凶大,我们的船离岸不久,驶出港湾刚来到大水域内,便上下起伏,颠簸摇晃起来,人好象是骑在一匹奔跑的马背上样,不会儿,有几位晕船的游客就哇哇地吐了起来。船上的几位本地船工忙碌地服务起来,又是递垃圾袋、又是扶下面仓去休息。大部分人还是很精神地翘首以盼,眼睛紧盯着洋面,仿佛鲸鱼欲要跃出水面般的。无奈缘不凑人,船行了有近一个小时了,期盼中的主角还是没有出现。正值大家有些失望时,船工叫了声,大家应声望去,水面上一个鱼影一跃而起,随即便入水了。原来不是想象中的鲸鱼,是条海豚来慰问大家了。船老大干劲放慢船速,调过方向在海豚出现处转起了圈,盼着海豚能再次出水。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稍后就有5条海豚并排着跃出水面尔后入水,这次看到的人更多了。大家打起精神张大眼睛在水面上搜索着,果然过一会儿后,居然发现有只海龟浮在水面随波逐流,大家纷纷拿起相机照了起来。时间过得飞快,一个半小时过去了,还是只见到二批海豚和二只海龟,鲸鱼的影子始终没出现,眼看着计划中的时长已到,为了不影响下个项目的游玩,我们只好扫兴而归,调转船头回到岸上,改乘大巴赶往第二个项目活动点。</p> <p class="ql-block"> 第二项:高跷鱼夫。我们十点刚过上岸换乘大巴,约50分钟车程后,便来到了该国西南海岸独特的传统捕鱼方式一一高跷鱼夫表演海岸段了。据介绍:高跷渔夫最早出现于二战期间,当时英国殖民统治封锁海岸并征用物资,渔民被迫在近海礁石或浅滩竖立木桩垂钓以维持生计。这一方法在斯里兰卡西南海岸迅速传播,被称为“海脚人”(意为“木桩代脚立于海中”),并因2009年登上《孤独星球》封面而成为国家象征,高跷鱼夫被誉为“世界上最牛的钓鱼方式”。这次大家都因其高知名度而前来打卡。我们选了一个方便停车的海岸线停下车,大家下车后便脱了鞋依次前去照相打卡,有的付了小费,在当地鱼民的帮助下,完成了照相打卡任务;有的自我结成帮扶小组,结对互助完成打卡。总之,基本上每个人都留影纪念。完成高跷鱼夫打卡后,便同另外的一组汇合,一同向加勒古城进发。</p> <p class="ql-block"> 第三项:游览加勒古城。我们于十二点半左右在古城门口的中餐饭店内用了午餐便开始游览古堡。据介绍:加勒古堡是斯里兰卡西南部的一座16世纪葡萄牙人建造的古代城堡,位于印度洋海滨,距科伦坡约100公里,是东南亚和南亚保存最完整的殖民时期防御要塞,1988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融合了欧洲建筑艺术与南亚文化传统,现为免费开放的旅游景点。加勒古堡的历史可追溯至16世纪,经历了葡萄牙、荷兰和英国三个殖民时期的演变。古堡建在天然岩石半岛上,三面环海,拥有独特的地理和建筑特征。拥有14座堡垒组成的城墙呈网格状布局,入口因珊瑚礁而复杂,融合了荷兰要塞设计与本地气候适应性建筑。其标志性建筑有钟楼、旧荷兰医院等。我们漫步在纵横交错的古堡中,打卡了几个标志建筑,领略了各国风情的建筑风格,仿佛在同过去几百年的历史对话一次。按计划于二点半返回大巴,继续下一站游览。</p> <p class="ql-block"> 第四项:游览红树林。上车后我们沿着海边继续前行,沿途还参观了海啸纪念碑。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9.3级地震引发海啸重创斯里兰卡,造成3万余人死亡,超70万人受灾,是该国自1948年独立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于是于2006年,斯里兰卡为纪念2004年印度洋海啸的遇难者,建立了一座海啸纪念碑。我们虽不知道具体文字和图案的含义,但也祈祷着灾难中死去的亡灵,愿灾难不再降临!顺道还打卡了海龟保育中心,领略了斯里兰卡人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努力。大约近二小时的车程后,于四点多来到了马度河紅树林观览地。据介绍:斯里兰卡红树林是分布于该国西南海岸热带及亚热带潮间带的独特生态系统,以马度河和尼甘布地区为核心,具有防风护岸、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碳汇等关键生态功能,同时面临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挑战。马度河红树林面积超过61公顷,是斯里兰卡最大的红树林保护区。这片红树林以其丰富的生态系统和独特的自然景观而闻名,被誉为“海岸卫士”和“海洋绿肺”。红树植物不仅为当地野生动植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还在防风消浪、固碳储碳以及净化海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是自费项目,我们共有12人参加了该项目。大家共乘一艘汽艇在红树林隧道中穿行,感受着与自然零距离接触的奇妙。在红树林中我们看到了蝙蝠栖息地、白鹭栖息地、鸡蛋花果树等,看来红树林为它们提供了很好的保育条件。我们在红树林保护区内还探访了当地少数民族、体验当地风俗习惯;观看猴子和鸟类等野生动物;体验了小鱼按模脚的项目;还喝了金椰子…。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旅游体验,使人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这不仅是一个生态旅游的好去处,更是生态保护工作的典范,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我们于近六点时,观赏完了万鸟归巢的震撼人心场景后,才依依不舍地结束了又一天的旅途,踏上了归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