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是那朵木槿花

易明生

<p class="ql-block">我最喜欢的是那朵木槿花</p> <p class="ql-block">我最喜欢的是那朵木槿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诗/易明生</p> <p class="ql-block">在这桂香风软的深秋</p><p class="ql-block">你问我最喜欢什么花</p><p class="ql-block">我说三个字——木槿花</p> <p class="ql-block">不要问我为什么</p><p class="ql-block">你去看看那片木槿花</p><p class="ql-block">那是我每天清晨去看的木槿花</p> <p class="ql-block">在这暖阳漫坡的深秋</p><p class="ql-block">你问我最爱哪一朵花</p><p class="ql-block">我说你手中的那朵木槿花</p> <p class="ql-block">不要问我为什么</p><p class="ql-block">你去看看你手中的木槿花</p><p class="ql-block">那是我想摘不敢摘的一朵木槿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29日晚作</p> <p class="ql-block">我最喜欢的是那朵木槿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诗/易明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桂香风软的深秋</p><p class="ql-block">你问我最喜欢什么花</p><p class="ql-block">我说三个字——木槿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要问我为什么</p><p class="ql-block">你去看看那片木槿花</p><p class="ql-block">那是我每天清晨去看的木槿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暖阳漫坡的深秋</p><p class="ql-block">你问我最爱哪一朵花</p><p class="ql-block">我说你手中的那朵木槿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要问我为什么</p><p class="ql-block">你去看看你手中的木槿花</p><p class="ql-block">那是我想摘不敢摘的一朵木槿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29日晚作</p> <p class="ql-block">♥♥藏在深秋里的专属心动——《我最喜欢的是那朵木槿花》艺术手法解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 感官场景铺陈:让情感生长在可触的深秋里</p><p class="ql-block"> 诗歌以“桂香风软”与“暖阳漫坡”搭建双重感官场景,避开空泛抒情,让浪漫有了具体的“模样”。“桂香风软”是嗅觉与触觉的融合——清晨的桂香清透,风又带着不凉不燥的柔软,恰好托住“每天清晨去看木槿花”的日常偏爱,让“喜欢木槿”不再是抽象的表述,而是能闻到、能摸到的生活片段;“暖阳漫坡”则转向视觉与体感,阳光铺洒在坡上的画面,既承接了深秋的时节感,又为“你手中的那朵木槿花”镀上温柔的光,让情感从“欣赏众花”自然过渡到“聚焦一人”,两个场景层层递进,像用深秋的细节为心动搭了一座桥。</p><p class="ql-block">2. 句式回环与特指:让心意在重复里藏专属重量</p><p class="ql-block"> 诗中“不要问我为什么”“你去看看”的句式重复,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藏着心意的递进。第一次“不要问我为什么”后,指向“那片木槿花”,是对“喜欢木槿”的朴素回应,带着对自然风景的偏爱;第二次重复却指向“你手中的木槿花”,答案从“众人共赏的花海”变成“你独有的那一朵”,相同的语气里,藏着从“普遍喜欢”到“专属在意”的转变。结尾“那是我想摘不敢摘的一朵木槿花”中,“一朵”的特指性尤为关键——它精准锚定前文“你手中的那朵”,将“喜欢”从对一类花的好感,缩成对“这一朵”的珍视,让所有“清晨看花”的铺垫,最终都落向“不敢摘你手中花”的细腻心动,重复的句式里,藏着独一份的在意。</p><p class="ql-block">3. 日常叙事留白:让心动藏在“不说破”的温柔里</p><p class="ql-block"> 诗歌没有直白说“我喜欢你”,而是用“每天清晨去看木槿花”的日常、“你手中的那朵”的聚焦、“想摘不敢摘”的犹豫,织就含蓄的心动。“清晨看花”本是寻常事,但当这份寻常与“你手中的花”关联,便有了特殊意义——所有默默观察的日子,都成了靠近“你”的铺垫;“想摘不敢摘”的胆怯,更是把心动写得格外真实,没有浓烈的告白,却让“在意”藏在每一个细节里。</p> <p class="ql-block">♥♥作者介绍</p><p class="ql-block"> 易明生,1986年毕业于湖北大学,1988年在北京《东方少年》发表处女诗作。曾任《洪湖日报》副总编辑、市委宣传部新闻科长。现为洪湖一中历史高级教师、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市作协副主席。三次参与采访党的总书记和国务院总理等重大新闻活动。在《人民日报》等发表新闻、诗作千余篇(首),著有诗集《想你,那是多么轻而易举》等4部,著有英语词汇记忆书籍《妙语连珠记单词》6部,主编《思维导图伴你学:高中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高中历史考点思维导图》(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23年版,网上有售)等高考备考书籍多部,参与王后雄学案等编写20余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