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父颖拓作品,闪亮登场省老大

林墨艺术(拒闲聊

茫父简介 <p class="ql-block">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恰似璀璨星河中的颗颗明珠,疑结着先辈们穿越时光的智慧。“匠心传承·对话古今--贵州老年大学2025年非遗作品专题展”的启幕,正是一场汇聚非遗精粹、搭建代际对话桥梁的文化盛事,为传承中华文脉奏响银龄新声。本次展览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推动非遗活态传承、焕新传统文脉为核心使命,展陈作品涵盖颖拓、苗绣、蜡染、剪纸、大漆、掐丝、陶瓷、绒花等多个非遗领域。其中,颖拓这一特殊的非遗技艺尤为瞩目。茫父颖拓由贵阳籍学者姚华(号茫父)于清末民初始创,被誉为“古今来别开生面之奇画也”。</p> <p class="ql-block">这门艺术突破传统毡拓“覆纸于物”的桎梏,以笔代椎、以墨为拓,通过勾、点、拓、皴,擦,染的复合技法,在“似与不似之间”再现碑刻、青铜器的古穆神韵。当笔墨摹写金石之韵,当拓痕承载古今之思,茫父颖拓这门由黔中先贤开创的艺术,正以鲜活的姿态铺展于眼前。本次展出的颖拓作品既有北京海淀老龄大学枫林颖拓篆刻传承研究会的《汉画像上的中国故事》《颐和园露陈石座颖拓艺术》,又有贵州茫父书画院的《秦·泰山残石》《贵州龙(生活在三叠纪的贵州居民)》《水书颖拓》等,在黔地风物间搭建起艺术交流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其余非遗作品亦各展风采:苗绣以绚丽丝线缝缀生活热爱,蜡染用布帛晕染倾诉民族传说;大漆以千年匠心谱写东方雅致,掐丝用金丝巧制勾勒指尖精妙;绒花以细捻慢缠绽放灵动花姿,剪纸以剪刀为笔定格生活百态。此次展览不仅是贵州老年大学学员非遗学习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非遗文化传承脉络的当代延伸。它为老年群体搭建“创作者”与“传承者”的双重实践平台,上银发匠心成为非遗保护的重要力量;为广大观众开碎洞悉非遗、亲近传统的文化通道,让千年文脉在互动中薪火绵延,永续不息。</p> <p class="ql-block">11月11日,黔南州文联10人参观展览</p> 开幕式上 茫父颖拓在北京 茫父颖拓传承在贵州 我的参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