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志愿者我们在行动,九九忆重阳,浓浓敬老情,在我们南宫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助学公益协会分会的我们,

南宫公益记录者

<p class="ql-block">南宫重阳:爱满金秋,情暖夕阳岁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当农历九月初九的风掠过南宫市的街巷,这座小城便被一层温暖的光晕包裹——既是传统节日的文化厚重,也是“老人节”里独有的温情脉脉。在这片土地上,爱心从四面八方汇聚,化作一场场实在的行动,将敬老、爱老的美德,揉进了金秋的每一缕阳光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南宫助学公益协会分会是这场温暖行动的“牵头人”,他们早早便牵起了一串“爱心伙伴”的手:蒸着喷香面食的南宫市爱心馍馍头房、带着专业设备的南宫市人民医院与长城医院,大家目标一致——要让老人们过一个热热闹闹、踏踏实实的重阳节。活动现场最动人的,莫过于那一方包饺子的操作台。志愿者们围坐成圈,揉面的手力道均匀,面团在掌心转着圈,渐渐变得光滑筋道;擀皮的人手腕轻转,擀面杖下,一张张薄如蝉翼、圆如满月的饺子皮整齐码开;包馅的人更细心,舀一勺鲜美的馅料,指尖一捏一折,花边便层层叠起,仿佛把“团圆”二字都封进了雪白的面皮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老人们也不闲着,有的坐在一旁搭把手,有的笑着说起过去的事儿。张奶奶指着志愿者包的饺子,念叨起年轻时给孩子们包饺子的场景,“那时候条件差,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现在日子好了,你们还想着我们,比亲人还亲哩!”话语未落,满屋子的笑声便飘了起来,暖融融的水汽裹着饺子的香气,把“家”的味道弥漫得满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医护人员的身影,是现场另一道让人安心的风景线。南宫市人民医院和长城医院的医生护士们,带着血压仪、血糖仪,耐心地为每位老人做检查。李大爷刚坐下,护士便熟练地帮他挽起袖子量血压,“大爷,您血压有点偏高,平时要少盐少糖,多散散步。”一边说,一边把注意事项写在小纸条上递过去。遇到有慢性病的老人,医生还会仔细询问用药情况,反复叮嘱“按时吃药别忘啦”,那语气,像极了叮嘱自家长辈,亲切又踏实。老人们握着医生的手,连声道谢:“不用跑医院,在家门口就能看病,真是太方便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南宫市爱心馍馍头房的师傅们也没闲着,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刚出炉的馍馍——掰开一个,麦香扑鼻,还是热乎的——更主动帮着端水、分餐具。一位师傅笑着说:“能给老人们出点力,我们心里也高兴,这些馍馍都是我们凌晨起来蒸的,就想让老人们吃口热乎的。”简单的话,却透着最实在的心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现场还有一位特殊的老人,96岁的抗美援朝退伍老兵王爷爷。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说起当年的故事,眼神瞬间亮了起来。“那时候我们趴在雪地里,三天三夜没合眼,就想着守住阵地,守住家里的人!”志愿者们围在老人身边,听得格外认真,有人悄悄红了眼眶。当志愿者把准备好的围巾和慰问品递到老人手里时,老人紧紧攥着,声音有些哽咽:“谢谢你们还记得我,还记得我们这些老兵。”那一刻,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最真挚的感动在空气里流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时,老人们捧着热气腾腾的饺子,脸上满是满足的笑容。这场重阳节活动,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却用一个个细节温暖了人心——一碗热饺子、一次细心的体检、一句贴心的问候,还有那跨越年龄的真诚交流。南宫市的爱心力量,就像金秋里的暖阳,不仅照亮了老人们的晚年岁月,更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其实,敬老从来不是只在重阳节才做的事。或许是陪楼下的老人聊聊天,或许是帮邻居的爷爷奶奶提提菜篮,或许是记得给家里的长辈打个电话。每一件小事,都是一份温暖。愿我们都能把这份关爱藏在日常里,让每一位老人的夕阳岁月,都能被温柔以待,让爱与温暖,永远在金秋里绽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