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九九重阳节,情满九月九。九月九养老院残疾人之家为老人们和残疾朋友们精心准备了节日午餐——热腾腾、香喷喷的饺子。一盘盘饺子端上桌,香气四溢,暖意融融,大家围坐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这顿暖心的午餐,不仅饱含节日的仪式感,更传递着对长者和残疾人群体的细致关怀与尊重。一口饺子,一份温情,舌尖上的美味化作心间的感动,让这个重阳节更有温度、更有味道。在欢声笑语中,敬老爱老、扶残助残的美德也悄然传承,温暖了整个秋日。</p> <p class="ql-block">厨房里,一排排金属托盘整齐码放着刚包好的饺子,像一队队整装待发的小兵,静候着锅中热浪的召唤。电饭煲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蒸腾的雾气模糊了不锈钢操作台的冷光,却清晰了人心底的暖意。这里没有华丽的摆盘,也没有名厨掌勺,只有几位志愿者阿姨挽着袖子,手上还沾着面粉,一边笑着聊天,一边熟练地捏出一个个饱满的褶子。她们说:“多包点,孩子们爱吃,老人也惦记这口热乎劲儿。”</p>
<p class="ql-block">这些饺子,不是餐厅里的精致点心,而是用心堆叠出的陪伴。面皮是前一天和好的,馅料是新鲜调制的韭菜鸡蛋和猪肉大葱,每一口都藏着熟悉的家常味。当饺子一盘盘被端出厨房,穿过走廊送往活动厅时,那股香气便像一条无形的线,把厨房的忙碌与厅里的期待悄然连在了一起。</p> <p class="ql-block">活动厅里早已布置妥当,红底黄字的横幅挂在正中央,写着“九九重阳,情暖人心”,几串彩带随风轻晃,像是在悄悄鼓掌。几位乐手坐在前方,手里的二胡和笛子刚歇下一段老歌,掌声还未散去,主持人便笑着起身,念了几句应景的祝福语,引得满堂笑声。</p>
<p class="ql-block">老人们坐在前排,有的微微眯眼,像是在回味刚才的旋律;有的轻轻打着拍子,手指在膝上跳跃,仿佛还年轻着。角落里几位残疾朋友安静地听着,脸上却始终挂着温和的笑。当饺子端上来时,有人主动帮行动不便的邻居递碗,有人笑着打趣:“你这碗里得多加俩,今天可是节日!”</p>
<p class="ql-block">这一刻,音乐、笑声、热腾腾的饺子,还有那横幅上略显笨拙却无比真诚的字迹,全都融进了秋日的午后。这里没有喧嚣的庆典,也没有刻意的煽情,只有一种朴素的温暖——像一缕阳光,不刺眼,却足以照亮人心。</p>
<p class="ql-block">这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一场属于平凡日子的仪式。在九月九残疾人之家,节日的意义从不在于排场,而在于谁在身边,在于谁记得你爱吃韭菜馅,在于谁愿意在清晨五点就来厨房和面、调馅、包出上百个饺子。</p>
<p class="ql-block">敬老与助残,不是写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落在碗里的那一勺热汤,是递到手边的那一双筷子,是有人记得你牙口不好,特意叮嘱“煮得软一点”。</p>
<p class="ql-block">重阳的风带着凉意,可这里,心是热的,胃是暖的,日子也因这份细水长流的关怀,变得有滋有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