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南疆之行(一)阿克苏老街&沙漠公路胡杨林

兰烟如水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15日,开启向往已久的南疆之行!第一站——高铁经合肥南转抵汉口。夜色如墨,城市在灯火中静静呼吸,远处一座民国式老建筑巍然矗立,钟楼在灯光下清晰可见,金底红字的“汉口”两字在黑暗中透出古朴的气息。那一刻,仿佛时间也为之停驻,旅途的序章,就在这静谧而深沉的夜里悄然翻开。</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清晨从武汉起飞,舷窗外是连绵的云海与起伏的山峦。阳光穿过云层,洒下斑驳光影,机翼划过天际,像一支笔在蓝绸上书写。我凝望着脚下那片被雪覆盖的巍峨山脉,仿佛大地的脊梁在云端若隐若现。快要降落时,天山的身影悄然浮现,遥远却清晰,像是大地伸出手来,轻轻接住了我们这趟穿越千里的奔赴。</p> <p class="ql-block">下午三点多,飞机落地阿克苏。走出航站楼,秋日的阳光洒在脸上,暖得刚刚好。眼前这座城市的天际线现代而开阔,玻璃幕墙映着晴空,粉色的大字标识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几片黄叶随风飘落,停在车顶,像是秋天悄悄留下的一枚枚书签。</p> <p class="ql-block">行李还没放下,心已飞向老街。刚拐进“阿克苏·老街”的入口,一块蓝底白字的路牌撞进眼帘:“只为遇见你”。阳光穿过树叶,在牌子上跳跃,像是回应着某种冥冥中的约定。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旅行最美的不是风景,而是那些不期而遇的温柔。</p> <p class="ql-block">穿过一座金色大字的拱门,“阿克苏老街”五个字在维吾尔文的衬托下熠熠生辉。门内行人三三两两,绿树成荫,路灯安静地守候在路边。这扇门,像是从现代城市轻轻推开的一道时光缝隙,一步跨入,便走进了另一种节奏。</p> <p class="ql-block">阿克苏,又名“白水城”。多浪河的水清澈奔流,滋养着这片土地。在老街一角,一面土墙写着“白水城老街”,两把木椅静静摆在木台上,像是专为过客准备的休憩角落。我坐在那儿,风吹过耳畔,忽然明白,名字里有水的城市,总带着一种流动的温柔。</p> <p class="ql-block">一道形似馕坑的门廊静静伫立,粗石砌墙,深色木门上雕着几何纹样。门旁一张长椅,地上铺着彩色地毯,像是谁刚从屋里走出来,忘了收走的梦境。这门,不像入口,倒像一首用石头写成的诗,低语着西域的古老韵脚。</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一座中式门楼静静守候。门上“知府”二字苍劲有力,旁边是竖排的书法,古意盎然。门框斑驳,金属把手泛着岁月的光泽。站在这扇门前,仿佛听见了汉唐的风,也看见了丝绸之路上的驼铃,一砖一瓦,都是民族交融的无声见证。</p> <p class="ql-block">转角处,一家名为“LE PETIT CAFE”的小店静静开着。蓝色壁画上画着远方的田野,红色遮阳篷下散落着几片落叶。我站在门口,看着那幅画,竟有片刻恍惚——仿佛自己正坐在法国小镇的街角,喝着咖啡,而风,却带着新疆的葡萄香。</p> <p class="ql-block">一面墙上,一棵金黄的树在壁画中摇曳,秋意浓得化不开。蓝黄相间的背景建筑静静伫立,绿叶从上方垂落,像是为这幅画盖上了一层自然的相框。我驻足良久,心想,秋天在这里,不只是季节,更是一场盛大的艺术展。</p> <p class="ql-block">老街出口,一座巨大的都塔尔雕塑静静矗立,琴身修长,顶端一只鸟形装饰迎风欲飞。阳光从背后洒来,琴影拉得很长,仿佛下一秒就会响起悠扬的旋律。这乐器,不只是装饰,更像是整条老街的灵魂,在无声中奏响着千年的歌谣。</p> <p class="ql-block">旅途第一天,便遇见一位优雅可人的小姐姐。她站在异域风情的街道中央,黑衣素雅,与头顶悬挂的彩色织物相映成趣。后来的旅程里,又有几位小姐妹陆续加入,我们一路说笑,牵手而行。原来,最美的风景,不只是山河,还有同行的人。</p> <p class="ql-block">一面墙上,五颜六色的土陶错落有致地挂着,像打翻的调色盘,旁边挂着一块“有风的小院”木牌。这些陶器,每一只都像是有故事的容器,盛着阳光、风沙,还有匠人指尖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一扇蓝色的大门静静开着,黄绿相间的图案繁复而生动。门帘半卷,透出屋内的绿植与摆件。门外干草随意堆放,却莫名让人觉得亲切。这扇门后,一定住着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把日子过成了艺术。</p> <p class="ql-block">院子里,鲜花盛开,藤蔓攀爬,遮阳棚是手工编织的。石砖地面被阳光晒得微暖,我坐在木椅上,听风穿过树叶的沙沙声。这里没有喧嚣,只有缓慢流淌的时光,和扑面而来的异域气息。</p> <p class="ql-block">走累了,斜倚在窗边小憩。彩色的窗框映着光影,落叶静静躺在脚边。那一刻,世界仿佛慢了下来,心也跟着安静了。</p> <p class="ql-block">掏出手机,化身主播,录下一段小视频。“你们看,这就是阿克苏老街!”我笑着介绍,仿佛亲人就站在身边。云游虽远,心意却近。</p> <p class="ql-block">街角传来烤羊肉串的香气,一位年轻的巴郎子正低头忙碌。他穿着整洁,动作利落,眼神专注。那烟火气里,不只是食物的香,还有生活的热。</p> <p class="ql-block">站在老街的窗边,绿树掩映,车辆缓缓驶过。墙上“阿克苏老街”几个字古朴有力,灯泡一串串亮起,像是为夜晚点亮的星星。我微笑望着这一切,心想:这城市,真有味道。</p> <p class="ql-block">头顶上,艾德莱斯绸随风轻扬,色彩斑斓,图案繁复。走在这样的街道下,仿佛穿行在一幅流动的画卷里,每一步都踏着异域文化的韵律。</p> <p class="ql-block">一个巨大的陶罐立在角落,上面刻着“阿克苏老街”。阳光穿过木格,斑驳地洒在罐身上,像是时间亲手写下的签名。这罐,不只是装饰,更像是老街的记忆容器,封存着过往的烟火与人声。</p> <p class="ql-block">坐在“有风的小院”里,风吹起发丝,也吹动了桌上的茶杯。我闭上眼,任异域的风拂过脸庞,心却无比踏实——原来,走再远的路,也能找到心安的角落。</p> <p class="ql-block">一只猫跳上长椅,蹭了蹭我的手。小姐姐笑着按下快门,记录下这温柔瞬间。猫不怕人,像老街的居民,早已习惯了来来往往的旅人。</p> <p class="ql-block">再次走过那座金色拱门,蓝地毯铺向远方,行人穿梭其间。我回头望了一眼,仿佛整条老街都在对我微笑。</p> <p class="ql-block">站在一家小店的玻璃窗前,手轻轻碰了碰窗框。里面绿植葱茏,书本静立,落叶飘在门前。那一刻,我忽然想,如果能在这样的街角开一家小店,该有多好。</p> <p class="ql-block">一扇木门前,挂着“知俯”二字的书法。我与同伴相视一笑,打卡留念。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这句哲理,在此刻显得格外通透。</p> <p class="ql-block">站在一幅壁画前,三位身着民族服饰的人物静静凝望。我随手比画起来,仿佛在回应千年的文化凝视。这一刻,我不是过客,而是对话者。</p> <p class="ql-block">货架上摆满葫芦,圆润可爱。我手托一只,笑说:“一生福禄。”店主也笑了,那笑容里,有祝福,也有生活的甜。</p> <p class="ql-block">夜市里,金黄的烤馕堆成小山。姐妹们一拥而上,人手一个,外酥里软,香气扑鼻。这味道,是土地的馈赠,也是人间烟火最真实的滋味。</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一早,我们驶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纵向穿越中国最大的沙漠。公路两旁是茫茫戈壁,骆驼刺和红柳零星闪现。天地辽阔,人如微尘,唯有前行的脚步,不肯停歇。</p> <p class="ql-block">坚守边疆,几十年如一日的治沙人,用苇草编成网格,牢牢箍住了沙基,也从根本上控制了肆虐万年的沙魔。在这里默默地向千万个无名的治沙人致敬!</p> <p class="ql-block">公路两旁,终于看到了心心念念的胡杨林!三千年等待,三千年的守候,只为这一刻,与你相遇!</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治沙功臣与卫士——红柳</p> <p class="ql-block">沙海里散落的胡杨枯枝,默默诉说着世事的沧桑与变迁</p> <p class="ql-block">沙漠公路尽头第一村——巴克敦村</p> <p class="ql-block">若水小姐姐现场制作的小视频,美颜开得有点大,忍受点,哈哈</p> <p class="ql-block">金色的胡杨,蓝色的天空,还有银色的沙漠,共同涂抹出一幅生动的斑斓画面,也为我们的南疆之行徐徐展开了画卷。。。。。。(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