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阳节南雄梅岭登高记略

Dylan

<p class="ql-block">  重阳节来临之际,单位退管会组织退休人员前往南雄的梅岭古道登高及小聚,共度重阳节。</p><p class="ql-block"> 上午十时许,我们到达梅岭古道景区,开始了登高望远的步行过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景区的讲解员在给团队和游客作介绍。</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梅岭即五岭之东者大庾岭山脉的古代要塞部位(庾岭)。梅岭古道(也称梅关古道)位于广东南雄市市区——江西省大余县县城之间。由赣州乘车一路南下,过赣粤边界入广东境内的南雄城,秀丽的梅岭就在这两省的交界处,梅关也就在梅岭之巅。</p><p class="ql-block"> 大庾岭的中段为庾岭,庾岭的要塞段为梅岭。唐代宰相张九龄奉诏在梅岭劈山开道,修建一个新的方便型关隘——梅关,向大余县的山下有梅关镇(2001年合并到南安镇)。</p><p class="ql-block"> 梅岭位于迤俪两百余公里的群峰起伏的大庾岭中段,海拔400余米,其东有海拔1076米的油山,西也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数座。梅岭与诸峰比较起来,其山不高,而峰独秀,堪称大庾岭山波峰浪谷里的独秀峰。因此,人们历来都把梅岭当庾岭,以梅岭为大庾岭的要塞部位。</p><p class="ql-block"> 梅岭之所以一峰独秀,并秀出庾岭,源于她有迢迢古道贯南北,巍巍雄关壮五岭,梅花万树诗千韵,才让她秀得那样独特。</p> <p class="ql-block">  石头铺就的古道,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和年代的久远。</p> <p class="ql-block">  据悉,唐代张九龄奉诏在梅岭劈山开道,仅不过2个多月时间,就打通了一座约长二十丈,宽三丈,高十丈的大山凹,开通了一条宽一丈余,长三十多华里的山间大道,成为长江与珠江相连的黄金通道,商旅如梭,物资云涌,氏族迁徙,不愧为中国古代经济往来的水陆,陆路对接点,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在此之前,秦代开的山道,由于军事之用,历经战乱,不堪行走,更不利于商旅运输。开山劈道,势在必行,张九龄对岭南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有诗云,“开关劈道曲江公,南北通途百代功。独此眼光千古鉴,兴隆富庶赖交通。”正像诗人杭世骏《梅岭》诗云,“荒祠一拜张臣相,疏凿真能迈禹功。”</p><p class="ql-block"> 明代,梅岭道上仍然一片繁忙,“庾岭,两广往来襟喉,诸夷朝贡,亦于焉取道。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清代,梅岭道仍“为江广襟喉,南北之官轺,商贾之货物,与夫诸夷朝贡皆取道于斯”。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政府实行海禁,广州成为唯一通商口岸,全国各地商品都要集中在广州出口,梅岭道更趋繁荣。民国时期,梅岭道仍是粤赣省际贸易往来的中枢。</p> <p class="ql-block">  这既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古道,也是一条有着红色故事的古道。行走在古道上,耳边仿佛响起了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断头今日意如何?</p><p class="ql-block"> 创业艰难百战多。</p><p class="ql-block"> 此去泉台招旧部 ,</p><p class="ql-block"> 旌旗十万斩阎罗。</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南国烽烟正十年,</p><p class="ql-block"> 此头须向国门悬。</p><p class="ql-block"> 后死诸君多努力,</p><p class="ql-block"> 捷报飞来当纸钱。</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投身革命即为家,</p><p class="ql-block"> 血雨腥风应有涯。</p><p class="ql-block"> 取义成仁今日事,</p><p class="ql-block"> 人间遍种自由花。</p> <p class="ql-block">  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p> <p class="ql-block">  梅关的关楼坐落于梅岭隘口分水岭南25米处,为砖石结构,东西横卧,紧连山崖,关门南北上方分别镶嵌着石刻扁额,北面书“南粤雄关”,南面书“岭南第一关”,为明朝万历南雄知府蒋杰题。梅关地处要冲,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刀枪剑戟,烽火硝烟中,创下了一番番英雄业绩,载入史册。秦末,十万户侯梅举兵梅岭,入关破秦,战功赫赫。相传梅岭因梅而得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梅关又是重要据点,毛泽东、朱德在这里曾率领红军长征,多次跨越梅关,进驻南雄城,留下了英雄的足迹。共和国元帅陈毅,在此坚持了3年游击战争,多次攀越梅关天险,写下了不朽的诗篇 。他们在梅岭创下了丰功伟绩,留下了光辉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  参加登高的退休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  古道上的状元树。</p> <p class="ql-block">  从山头俯瞰古道。</p><p class="ql-block"> 2006年的冬天,也曾来此踏岭、赏梅、怀古。</p> <p class="ql-block">  眨眼间,19年过去了,真的是光阴似箭!How time fli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