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语文的功底和素养,靠足够的输入和适当的输出。输入,有时候还不能是一般的输入,不能是蜻蜓点水的输入,而是需要摘抄下来,积累起来,然后等待厚积而薄发。那些美的表达、那些警策有力的句段,那些经典的诗文,如果积累起来,就会成为你语言库的一部分,成为你语感的一部分。当你开口,当你下笔,它们就会不知不觉地蹦出来。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大家都说他有照相机式的记忆力,但是大家也知道,他最勤于积累,他的一生中的摘抄笔记本多得可以拉下一辆车,涵盖经史子集、古今中外!所以语文老师几乎都要求学生做积累或曰做摘抄。我记得我上学时有自发写摘抄的习惯,一年下来写起一个或者多个摘抄本。而且其他作业本可能用过就会丢掉,摘抄本却会一直珍藏。前几年我回我妈家,还在我的那个古旧的书箱里找到了我学生时代的几个摘抄本。纸张已发黄,字迹也已陌生,但是翻开来,那纯真年代仿佛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但是亲爱的同学,你真的会做摘抄吗?</p><p class="ql-block">下边是芳冰和玉婷的摘抄内容,我觉得他们是会做摘抄的人。</p> <p class="ql-block">芳冰的摘抄</p> <p class="ql-block">玉婷的摘抄</p> <p class="ql-block">摘抄应该是你平时每天读书时遇到的那些美的、警策有力的句子、段落,遇到时你不要就立马停下来做摘抄,不要那样,不要打断你的阅读思路,你只需要红笔画出它们来,然后继续读下去。等到周末,或者等到你计划中的那天,抽空集中摘抄。如此,一周做两页,一个月做十来页,早自习课内的东西都背会时,拿出积累本,读一读。好的东西,读着读着就记住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