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县北方城村五 龙王庙(2)

京郊王海春

<p class="ql-block">  龙王庙壁画,我也算看过不少,一般要从东山墙的北侧开始,这里也是如此。北方城村的壁画算民间小庙里保存较好的,虽然内容基本差不多,都是祈雨、行雨、除妖,但也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很有意思。</p><p class="ql-block"> 这龙王行雨过程其实还蛮复杂的,绝不是谁想下就能下的,要有一套完整的流程。</p> <p class="ql-block">在壁画北侧左上角有一眉清目秀的使者,骑在飞驰向前的白马上。他身体前倾,左手托着天庭行雨的圣旨,右手挥着马鞭,这天马也圆睁双眼,穿云破雾而去,看来旱情紧急。</p> <p class="ql-block">  这圣旨是要传给下面“龙霄殿”的,这龙霄殿就是行雨团队办公的地方,办公人员就是以龙母为最高领导,五色龙王和雨师负责实施,风婆、雷公、电母等辅助执行的诸大小神祇。</p> <p class="ql-block">  在左下角能看到这高高的楼阁,楼阁中凤冠霞帔的龙母端坐在书案后,她前后四位乐伎,乐伎云鬓高耸,眉清目秀,有吹笛的、吹箫的、吹芋的,还有一个敲云锣的。这体现了龙宫的奢华,也表现了人间对龙族的敬仰。</p> <p class="ql-block">  龙霄殿前大树下还有一组人物,中间是武将模样的山神和乡绅模样的土地,他们都双手合十,向上祷告。他俩算神界最基层的管理干部,相当于村长,有下听上达的责任。他俩身前还跪着一力士,双手捧盘,盘中三足香炉中,正点着三炷香,香烟袅袅飘入空际。一是将民间的旱情告知天庭,再有恭送众神为民行雨。</p> <p class="ql-block">民间道家祈雨奏状:“为某处苗稼乾损,举家骨肉晓夕忧惶,供输官中租赋浩大,无从出纳,一家良贱,恐罹饥荒患难,性命不存,乞行救济。臣已即时审察,委於甚年月内,阙雨至今。入事,伏望祖师上清大帝,太清大帝,玉清上帝,圣慈,特依臣所奏,乞赐动旨下所属,委六丁六甲,雷公电母,风伯雨师,天丁力士,五方龙王,速为行布雨泽,救济民苦。”</p> <p class="ql-block">  山神土地身后还有一位书僮模样的侍者,明显比旁边的神仙们矮小很多,意味着级别还要再低一些。他身旁还有一只绿毛蓝斑的怪兽,它四肢有爪,但头部无角,也许这侍者是看管这猛兽的。延庆地区的龙王庙壁画中没见到这一组合,但在民间有句俗语,“山神土地五道堂,左拴猛虎右拴狼”。这兽也许就是帮山神土地看庙的。</p> <p class="ql-block">  山神土地将民间旱情传达天庭,天庭派传旨官向龙母发布行雨旨意,龙母则要立时分配任务给行雨众神。只见从龙霄殿内飞出一道云迹,直冲云霄,那黑气腾腾之中展现出一组庞大的行雨团队,有主有辅,有行雨、有测量、有记录、有监督,分工明确。</p><p class="ql-block"> 这些神祇还都是有名有姓有故事的,写细了,又不知道多少字,下回再说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