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河城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 打小在清河长大,对家乡的一草一木,充满感情。清河原来叫清河县,县城所在地——葛仙庄,后来撤县设城,才有了"清河城"这个响当当的名号,这一改,不光是名字里多了一股子气派,更像是给家乡安上了腾飞的翅膀,这些年的变化真是太大了。</p><p class="ql-block"> 要说清河城最热闹的时候,要数每年的"国际羊绒节",自打第一届羊绒节举办起来,这小县城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每年十月,县城的羊绒市场就挤满了人,有从全国各地赶来进货的商家,也有拖着行李箱来淘货的游客,还有不少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操着不太流利的中文,跟摊主讨价还价,街道两旁挂满了红底黄字的横幅,"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清河","世界羊绒集散地"的标语,格外醒目。走进羊绒节现场,那些柔软的羊绒衫,保暖舒适的羊绒围巾,堆的像小山,闻着空气中飘着的羊毛香气,耳边充满讨价还价声,那热闹场景,是刻在骨子里的记忆。这些年,清河的羊绒产业越做越大,从最初的原料加工,到现在有了自己的品牌,羊绒衫走出国门,卖到国外,每当提起这事,腰杆挺的更直了。</p><p class="ql-block">清河城不仅有提底气的羊绒产业,还有沉甸甸的历史文化,城中的武松公园,是大家喜欢的去处,据相关记载武松是清河县人,武松打虎的故事妇孺皆知,公园里有一尊武松打虎的石像,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冲出去打虎。除了武松公园,城里还有不少历史遗迹,有古老的城墙遗址、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这些历史印记,就像时光的见证者,诉说着清河城的过去,也让我们多了一份对家乡的自豪。</p><p class="ql-block">当然,提到家乡,就不能不说清河城的小吃,有名的当数饼卷、菜豆腐、炸馓子…,样数多的数不胜数,这些传统小吃,不仅味道鲜美。更承载着清河人的乡愁,不管走多远,每当想起这熟悉的味道,就会想起家乡的点点滴滴,令人难以忘记。</p><p class="ql-block">如今的清河城,早已不是过去的小县城,宽阔的道路两旁,高楼林立,商场、超市、公园随处可见,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不管家乡怎么变化,但那份浓浓的乡情、那份独特的文化底蕴,始终没有改变。我爱我的家乡清河城,爱它的热闹繁华,爱它的历史厚重,爱它的美食飘香。愿我的家乡越来越好,愿每一个清河人,在这片热土上,红红火火,财运亨通,身体健康,万事顺意,幸福生活久久长,锦上添花步步高。</p> <p class="ql-block">清河王官庄镇油菜花海</p> <p class="ql-block">清河城醉仙桥</p> <p class="ql-block">武松打虎雕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