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i>兴汉胜境</i></b></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18日的晨光里,我们驶离安康的云雾,朝着汉中方向一路向西。车窗外的秦岭余脉渐次舒展,如同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田埂间的稻穗还挂着晨露,在初升的阳光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风从半开的车窗涌入,带着稻禾的清香,似乎已裹着几分汉家烟火气——此行的目的地,是早已心向往之的兴汉胜境。</p><p class="ql-block"> 这座以汉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景区静卧在汉台区,以汉水之源为根,以汉文化之魂为脉,将两千年前的辉煌历史娓娓道来。走过气势恢宏的景区大门,我们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那个“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年代。</p><p class="ql-block"> 在导游的引领下,我们首先步入兴汉城市展览馆。戴上鞋套的瞬间,脚步不自觉地放缓、放轻,像是怕惊扰了沉睡的历史。穹顶高悬,廊柱巍峨,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斑驳光影,确有步入宫殿般的震撼。沙盘上的古城模型栩栩如生,汉中的前世今生在眼前徐徐铺展——这里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汉中,更是大汉王朝的精神故乡。</p><p class="ql-block"> 移步汉乐府,尚未入内,先闻琴瑟。编钟清脆,古琴悠扬,身着汉服的乐师正在演奏《幽兰》。音符在梁柱间流转,让人恍惚看见司马相如正在伏案疾书,蔡文姬轻抚琴弦。这座音乐殿堂不仅复原了古乐,更唤醒了深植于血脉的文化记忆。</p><p class="ql-block"> 最令人动容的,是汉文化博物馆。其先贤堂高大、雄伟、金壁辉煌,给人以夸张震撼的感觉!玻璃展柜里,一枚锈迹斑斑的“汉并天下”瓦当静静躺着。我俯身细看,那些斑驳的纹路里,似乎还回荡着未央宫的钟鼓,流淌着丝绸之路的驼铃。站在复原的汉代市井场景前,仿佛能听见街巷里的叫卖声,看见孩童追逐嬉戏的身影。这些文物不再是冰冷的展品,而是带着温度的历史见证者,诉说着一个民族的来路与归途。</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漫步在景区的石板路上,目光所及皆是汉风:转角处的石灯笼刻着“汉”字纹样,商铺的幌子是赭红色的麻布,就连售卖的文创产品,也是将汉代瓦当纹样印在笔记本上,把“丝绸之路”的路线绣在丝巾里。风掠过汉白玉栏杆,带着草木的清香,忽然想起导游说的“汉中是汉文化的发祥地”,此刻才真正懂得——这里的一砖一瓦不是刻意仿古,而是将千年的文明基因,悄悄种在了每一处角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回望兴汉胜境,它不像一座景区,更像一本摊开的史书,用建筑作纸、用故事作墨,让每个走近的人,都能轻轻触碰到那个“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盛世,也读懂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底气。</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