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一次走进市图书馆</b></p><p class="ql-block">       九月五日,本是个普通的日子,但我的心绪仍与全国人民一道,沉浸在“九三大阅兵”的震撼与感动之中。这天上午,微信忽然响起,是市农业农村局老干部群转发的“离退休干部党建协作联动活动方案”。活动主题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地点在市图书馆。</p><p class="ql-block">       内容主要有三项:一是由市图书馆副馆长党宁讲述察哈尔抗日历史;二是各协作单位推荐离退休干部分享革命经历;三是参观“见证80周年·报答”主题展览。紧接着,老干部局的常科长发来微信,确认我能否参加。我当即回复:准时参加。</p><p class="ql-block">       说起来,市图书馆是在我退休后才建成的。老馆原在市中心,后来城市向南扩容,新馆便规划在了新城区。不知从哪一年起,我偶尔驾车经过市政府东侧,总能看到几栋造型别致的浅黄色建筑拔地而起,形似两块立在长城西大街旁的“海绵”。我和夫人常猜测这是什么单位,私下里便称它为“海绵楼”。后来才打听清楚,这是新的市图书馆和市博物馆。我一直想进去看看,却总因各种缘由未能成行。这次活动,正合我意,既能参与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活动,也能借此走进图书馆,一窥其“真容”,可谓一举两得。</p><p class="ql-block">        九月九日早餐后,我换上了白色短袖T恤和藏蓝色长裤,脚蹬黑色皮鞋,退休后许久没有这样正式过。我郑重地取出党徽,请夫人帮我别在左胸前。鲜艳的党徽在白衬衫的映衬下格外耀眼,令我心头一热。穿戴整齐,我便驱车直奔市图书馆。由于是首次前往,我只能依靠导航指引。</p><p class="ql-block">        进入院内,地上地下都有停车场。我正犹豫间,一眼看到了老干部第二党支部的冠成书记。他告诉我可以停在地上车位。停好车后,他也走了过来。我告诉他,这是我第一次走进这个院子。随后,我们一同沿台阶向下走去。</p><p class="ql-block">       眼前是一个三面环楼的地下一层广场,设计颇似南方建筑中的天井,图书馆与博物馆遥相呼应。广场中央有一片草坪,正北的矮墙上,“张家口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十二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老干部科的工作人员招呼大家在此合影。人群中,有老局长、老主任,有刚刚退休的老同事,也有现任的主管副局长、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和工作人员,场面亲切而庄重。</p><p class="ql-block">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我们步入负一层的报告厅。大厅采用梯田式台阶设计,风格现代,已坐了不少与会者。我选择了第一排靠中间的位置坐下。环顾四周,多是陌生面孔。身旁右侧的先生我不认识,便随口问了他的单位。交谈中得知,他是现任人社局的领导,我向他问及几位老同志,他都知晓。</p><p class="ql-block">        九点半,活动正式开始。大屏幕上滚动着本次讲座的主题:“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战全面胜利——兼谈张家口在抗战中的重要地位”。主讲人市图书馆副馆长党宁,声音洪亮,讲解脉络清晰。从九一八事变到抗美援朝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从张家口的地方史到人民的抗战历程,再到苏蒙联军的援华抗日,他娓娓道来。每一幅历史照片的展示,都配合着细致的讲解。台下的老干部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有人举起手机拍照记录。</p><p class="ql-block">       对于我而言,虽对张家口的抗战与解放战争史略知一二,但如此系统、全面地聆听,还是第一次。党馆长提到,1937年京津失守后,张家口随即沦陷,被伪蒙疆政权定为“首都”。事实上,早在1933年,沽源、康保两县便已沦陷。他沉重地讲述了张家口人民在抗战中做出的巨大牺牲与贡献:“抗日战争中,张家口地区被日本侵略者打死打伤军民约12万人,被烧毁房屋16万间(次),被掠夺铁矿石300余万吨,煤炭数千万吨,以及大量难以计数的粮食、牲畜、皮毛等各类物资。”“张家口人民有数万子弟参加八路军,10万人参加民兵。仅赤城、龙关两县,就有3千余人参加八路军,8千多民兵投入作战,牺牲的指战员、干部和群众达1.1万人。”最终,1945年8月23日,晋察冀部队光复张家口,使其成为八路军反攻中解放的最大城市,并被誉为晋察冀边区的军政文化中心——“东方模范城”。</p><p class="ql-block">        报告结束后,大家移步参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第二部分——“见证80年·报答”。展览以地方报社的发展历程为主线,真实记录了张家口的时代变迁。内容共分“浴火新生”、“春潮激荡”、“感恩奋进”、“融媒生辉”四个主题。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让人感怀,一幅幅生动的彩照令人振奋,它们共同展示了张家口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p><p class="ql-block">       其中,我尤为关注的是张家口报社的名称沿革。其最早的称谓是《张垣日报》。创刊以来,报社经历了多次社址变迁和报纸更名,先后使用过《新察哈尔报》《新张家口报》《冀热察导报》《北岳日报》《张家口日报》《察哈尔日报》《张宣日报》《长城报》等名称。而最具时代烙印的,当属《红色造反报》。看到这里,大家纷纷驻足,拿出手机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       两个半小时的报告与参观,在不知不觉中便结束了。我的心中五味杂陈,百感交集。若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此行的感受,或许展览结语便是最好的注脚:“八十年的岁月长河奔涌向前,张家口在历史的进程中焕发出独特的光彩。一幅幅珍贵影像,一个个生动故事,是记忆的容器,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张家口人民奋斗精神的生动写照,始终记录着与时代浪潮同频共振、与民族复兴同向而行的张家口故事。”</p><p class="ql-block">王素平(王贵...宁夏):二伯好文笔,您只要有活动,提笔一挥,一篇好文、章就写成啦</p><p class="ql-block">桥东贾成(河北):好文采、优秀。</p><p class="ql-block">幽静 (拒群)贵州:赞!佳作,美诵美编!学习欣赏!</p><p class="ql-block">长春刘向英(吉林):学习欣赏佳作</p><p class="ql-block">刘立刚 (吉林):老师好文笔,诵读好精彩,编审老师辛苦了!</p><p class="ql-block">六月荷( 黑龙江):点赞!中房马和君(河北):叙说抗日历史的同时温馨张家口今日的文代。</p><p class="ql-block">王爱国( 浙江):为韩凤昌战友的好文采点赞全国各地都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凝聚社会力量的重要阵地,对于培育时代新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希望( 河北):历史的见证,更是张家口人民奋斗精神的生动写照,始终记录着与时代浪潮同频共振、与民族复兴同向而行的张家口故事。欣赏佳作聆听美音</p><p class="ql-block">海纳百川(黑龙江):点赞美文美诵,点赞精美编辑!</p><p class="ql-block">郭增宏 (河南):虽已退休,党心不变。接受教育,感悟人生。铭记历史,珍爱当下。赞。</p><p class="ql-block">张建生(宣化...海南):韩秀才文笔下的张家口海棉楼,让我第一次听的入神。</p><p class="ql-block">韩凤昌 (河北):谢谢力军总裁的厚爱,在外开启旅游之行,不忘编审我的小文,佩服佩服!谢谢“开心果子”老师的美诵,让冰冷的文字有了温度!让静止的语言有了画面感!声情并茂的诵读让人陶醉!谢谢!</p><p class="ql-block">李军老乡(子.山东):心中有祖国,眼睛就会亮。党旗飘扬,指明方向。</p><p class="ql-block">奉献 (河南 ):点赞美文美诵,点赞精美编辑!</p><p class="ql-block">为了谁(安徽):欣赏佳作美诵</p><p class="ql-block">梦想成真(河北):美文美诵美制作</p><p class="ql-block">虎略龙韬( 甘肃):点赞美文美诵。</p><p class="ql-block">市老领导许主委留言:今天才第一次认真拜读了兄弟的作品:第一次走进市图书馆。兄弟的作品与其人一样,总是那么朴实,读起来朗朗顺口,听起来娓娓动听,随着兄弟作品的叙述,不由得就意境其中了。为兄弟的正直的人品和淳朴的文风点赞。</p><p class="ql-block">尚义县韩主任留言:我听了开心果子朗诵您《第一次走进市图书馆》的文章。文章通俗易懂,与时代节奏共鸣,不忘历史、牢记使命,当勤于工作、奋发图强。特别是文章结束一段内容:“一幅幅珍贵影像,一个个生动故事,是记忆的容器,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张家口人民奋斗精神的生动写照,始终记录着与时代浪潮同频共振、与民族复兴同向而行的张家口故事。”正能量多溢,体现了张家口市的文化底蕴之深厚,立地条件之重要,让更多人认识张家口、理解张家口、参与张家口的经济和社会发展。</p><p class="ql-block">武秀琴 (河北):八十年的岁月长河奔涌向前,张家口在历史的进程中焕发出独特的光彩。历史的见证,被韩哥又一次发挥的淋漓尽致,有时间一定去亲身感受。</p><p class="ql-block">绿叶 (山西):点赞。</p><p class="ql-block">稀望地(天津):	点赞。</p><p class="ql-block">满山黄遍(广东):点赞。</p><p class="ql-block">贾亮(老战友...河北):老同学虽已退休,但对党的热爱初心不变,对中国革命和抗击侵略奋斗的历程不忘。对我们张家口革命先辈门抗击侵略者牺牲的精神和事迹不忘,用强劲有利笔法和清析叙述笔尖告诉读者张家口的历史和经历。在这里我用热情手指为老同学老战友点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