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0月的旅途是去蹭大禹的德国的商务行,</p><p class="ql-block">我是plus one. 台风让25年10月1日,添了surprise.</p><p class="ql-block">经历了忐忑不安的合法"偷渡"去了河内(Hanoi),回程游了胡志明市。</p> <p class="ql-block">飞行途中,翻阅书籍、啜饮冰咖啡的片刻宁静,<span style="font-size:18px;">飞机上越式和西式都不错。</span>是旅程最初的序章。舷窗外云海翻涌,舱内暖光轻洒,心早已飞向那片红墙绿瓦的旧城深处。</p> <p class="ql-block">由于delay, 接不上转机,越南航空负责我们无签证出境,入住河内 Pan Pacific 马上book 车调整心态,一日游。</p> <p class="ql-block">落地后,由越南航空,VIP直过海关。机场背包与行李箱轮子滚过光洁地面,开启探索的第一步。步入老城区,街道两旁黄墙红檐的法式建筑与飘扬的五星红旗交相辉映,铁轨穿街而过,三轮车顶着红篷缓缓驶行,仿佛时间在此停驻又前行。独柱寺前,我在卷轴形拍照框中定格身影,一池碧水映着古刹飞檐,如莲花独擎于水面——据传此寺建于1049年,仿《华严经》所载“莲台承佛”之意,千年香火不绝。</p> <p class="ql-block">十月的河内,阳光温润,街巷间流淌着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气息。短短几日,我穿梭于市井烟火与历史回响之间,既在飞机上期待这座城市的温度,也于街头巷尾触摸到它跳动的脉搏。</p> <p class="ql-block">穿行于节庆般装点的街道,灯笼高挂,旗帜猎猎,人们笑语盈盈。无论是街角自拍的情侣,还是坐在传统门前休憩的身影,都成了风景的一部分。那些雕花木门、灰瓦石阶、墨字对联,无声诉说着东方美学的静谧与庄重。</p> <p class="ql-block">打卡了网红铁路咖啡</p> <p class="ql-block">而最难忘的,是味觉的记忆。从自助餐台上琳琅满目的水果甜点,到厨房铁板上滋滋作响的蕉叶烤鱼,再到盘中焦香四溢的牛排与绵密土豆泥,每一口都是风土的延伸。</p> <p class="ql-block">最后回望那座哥特式教堂,尖塔刺破晴空,彩窗流光溢彩。历史在这里层层堆叠,一如这座城,包容万象,却始终自有其韵律。</p> <p class="ql-block">回程经过西贡。</p> <p class="ql-block">粉红教堂</p> <p class="ql-block">粉紅色外觀搭配融合羅馬、哥德、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元素,令人驚豔</p> <p class="ql-block">西贡街市</p> <p class="ql-block">在装修中的圣母圣殿主教座堂建筑物的所有原始材料都是从法国进口的。包括教堂所用的红砖,直到今天红色的砖仍然没有褪色,其中瓷砖上刻有“Guichard Carvin, Marseille St André France”字样,说明了生产瓷砖的地区来自马赛。</p> <p class="ql-block">邮局也是旧时法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从洗头到按脚,十分解乏</p> <p class="ql-block">十分解压的cafe</p> <p class="ql-block">胡志明市充满矛盾与融合的地方。法国殖民地留下的建筑与当地市井烟火气没有冲突。妥妥的发展中城市。有街市,有书店一条街,不同的感观</p> <p class="ql-block">越南西贡(今胡志明市) 原名为“柴棍”(Saigon),17世纪法国殖民 时期改称“西贡”,因其位于湄公河三角洲西 部(“西”),且当地曾建有一座供奉天主教 圣人圣凯瑟琳(Saint Catherine of Alexandria)的教堂,法语拼写为“Cathédral e de Saïgon”,音译为“西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