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月29日,“国培计划(2025)”河北省中西部骨干项目县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如期开展,来自各学校教师齐聚一堂,在专家引领下开启了一场聚焦教学实践与学生成长的深度研修之旅。</p> 上午:深耕“教学评一体化”,破解学业质量提升密码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午的研修由陈红老师主讲,围绕“学业质量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为学员们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红老师首先带领学员回顾2022版语文新课标与2011版的传承与突破,重点强调新课标“建构标准化课程评价体系”的重要价值,让在场教师明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政策依据与核心方向。随后,她系统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学业质量的内涵,从“教什么”“学什么”“评什么”的逻辑关联入手,帮助教师厘清学业质量与日常教学的衔接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受学员关注的是实践案例分享环节。陈红老师以2023年石家庄市素质赛中“参赛教师自主命制阅读理解题”、2024年新华区四年级语文期末抽样命题为切入点,逐题拆解命题设计与学业质量标准的对应关系,直观展示如何将“教学评一体化”落地到课堂设计、作业布置与考试评价中,为教师们提供了可复制、可迁移的实践方案。</p> 下午:聚焦“积极心理学”,守护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的研修由单玉梅老师主讲,主题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小学生心理健康”,为在场教师打开了关注学生心理成长的新视角。</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单玉梅老师首先从积极心理学的起源、核心观点切入,对比传统心理学“聚焦问题”的特点,强调积极心理学“关注普通人幸福、挖掘儿童潜能”的核心价值,指出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能推动教学方法优化、师生关系改善与家校共育深化,为教育实践注入温暖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解析”环节,单玉梅老师用“4×4法则”,从情绪、身体、人际、学业四个维度评估,指导教师如何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预警信号,同时结合心理健康国标指南,明确“10条核心标准”的绿线与“6种立即干预情况”的红线,让教师掌握了科学的心理评估与干预边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单玉梅老师分享了“塑造小学生积极心态”的实践路径:顶层设计上,开设每周35分钟的积极心理课、每日10分钟的情绪晨会,将幸福教育融入日常;家长会创新采用“优势家长会”形式。以教师的积极状态带动学生正向成长,为教师们提供了兼顾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天的研修充实而深刻,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实践突破,到“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守护,专家们的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参训教师们纷纷表示,将把研修所学转化为教学行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深耕细研,在守护学生成长中用心用情,真正实现“研思笃行”,为小学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p>